唐建軍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內容有利于在小學生的知識啟蒙時期灌輸相關德育教育理念,為小學生未來人生道路的走向奠定正確的根基。雖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政策響應了我國新時代發展要求的時代號召,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道德教育需求,但是我們仍要注重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教育政策進行相關思考,本文主要探索了目前小學數學中德育教育的意義及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增強德育滲透的有效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德育滲透;橋梁;方法
德育教育作為小學教育的重要環節,其注重學生思想道德方面的培養。基于科學合理的德育教育,來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并在日常行為中表現出來。當下的德育教育主要涉及:道德認識、情感以及行為的引導、意志的培養等等。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學生通過對知識的不斷學習與積累而逐漸形成自己特有的道德觀與價值觀,所以在學生求知學習的前進道路上,更要重視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滲透管理工作。
1.小學數學教學與德育教學相融合的障礙
1.1德育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口號響,執行力不夠
在數學基礎的學習中,及時的摻入相關品德教育的內容在小學數學應用題和其他計算題教材中,已經開始側重于啟迪教師積極主動加強品德教育的相關內容,小學數學滲透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深入教師的內心。但實際教學時,小學數學教學的中心思想還是更注重知識的掌握,認為這些是思想政治老師的任務,與數學老師無關。部分執行力度較好的數學教師大都傾向于品德方面的立意,無時無刻不在向小學生傳達注重自身品德修養的重要性。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問題普遍存在小學生的相關教學內容中,但是德育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相融合口號響,執行力度依然不夠,這個問題值得思考與探究。
1.2教師更注重小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忽略德育的滲透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理解不全面,對于計算技巧沒有很好地掌握,所以教師更注重小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養,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培養。在學生遇到數學相關計算問題和應用問題時,由于沒有足夠的數學知識支撐,并不能靈活的進行知識的運用,致使學生不能對題目進行正確解答并且做題速度緩慢,所以造成學習興趣喪失,從而造成教師更注重知識和興趣的培養,而忽略德育教育在這方面的滲透。學生年齡小,對于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強,但是對于德育和品格方面的培養卻是十分關鍵的年紀,同時是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年齡階段。
1.3教師講解題目較快,圍繞數學知識點,感覺無法滲透德育內容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般機械性的講解知識,沒有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出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興趣,使學生跟得上教師的講解速度,讓教師更深入的進行技巧的講解,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知識的理解,部分教師感覺無法滲透德育內容。
2.搭建數學與德育的橋梁,數學教學滲透德育的重要意義
2.1義務教育階段培育的必須要求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具體的是非對錯沒有清晰的認知,只能是由成年人告知學生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教師應幫助學生從小樹立符合普遍認同性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從而使他們遠離犯罪的深淵。其次,許多家長更多的是用言傳身教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但是有許多方面是日常生活中難以涉及或是父母不方便對孩子進行教授的,例如男女關系等方面是日常家長所避諱的。再者,也有許多農村家庭中的父母的表達能力不足以支撐父母對孩子的道德教育,這個時候就需要發揮教師的職業素質,運用教師的專業知識對孩子進行補充性質的道德教育。
2.2社會主義人才培養的要求
市場經濟在我國得到了深入的發展,而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的標準也在不斷上升,除了人才必須要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之外,還更加看重人才是否具有良好的德行,甚至對人才道德方面的要求已經超越了知識專業素養方面的要求。思想品德這一因素已經逐漸變成了市場進行人才選拔的主要指標。根據我國社會主義人才的培養,要從小學階段抓起,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這樣才能夠在未來培養出符合市場標準的優秀人才。
2.3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學生的要求標準也在不斷上升。學校教育也開始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方面的培養。不僅要在知識學習方面重視,還要抓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對其進行正確三觀的培養,促進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積極發展。對于小學生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小學生道德觀念的學習與積累,奠定堅實的思想品德基礎;有利于從小塑造小學生相對完善的道德觀,在學習和生活中發揮更多的品德魅力;有利于小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等等。對家長來說,有利于孩子人格的健全,培養、完善孩子自身的內在道德美。對老師來說,有利于貫徹落實老師本身“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增強老師的職業魅力與教育成就感。對社會來說,有利于在社會中培養注重道德修養的良好氛圍,為社會的前進發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對國家來說,有利于推動國家新時代道德人才的培養步伐,為國家民族振興和全面發展注入新鮮力量。
3.新課標下小學數學德育滲透的策略
3.1 重視小學數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我國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被歸類于一種自然學科,教師通常也重視的是讓學生通過數學學習增強其對數字的計算能力以及對問題的邏輯思考能力培養,并沒有過于重視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并且,有很多教師以及學生并沒有真正的明確在數學課堂上德育滲透所具有的必要性。所以,必須要去改善現如今的小學數學課堂德育教育現狀。教師自身要明確德育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老師們首先要做到尊重學生,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在過去,老師常常把學生尊重老師與否當作判定同學是不是一個有道德的學生的條件,相對應的老師也要求做到尊重學生,比如老師要做到尊重一個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努力成果、尊重學生的成績、隱私以及自尊心等等,讓同學們能夠體會到老師的親近和可靠。老師還需要在日常生活之中正確的指引同學們進行正常的社交和學習,明辨利弊和對錯。讓學生們明白身為一個國人需要盡的義務,樹立起為國家和集體爭光的思想。其次老師們還要建立起良好的德育教學課堂。老師可以在教室外的走廊墻壁,校園的各個角落里設置展現班級和個人風采的公告欄,比如好書互換、讀書分享交流會,名人名言等,打造一股濃濃的知識氣息和德育校園教學相結合的氛圍。
3.2以教學興趣為橋梁進行德育滲透
教師應當去尋找出教材中所蘊含的有利于進行德育教育的資源。要讓課堂顯得有活力充滿積極性,就要讓學生自己從內在的想要動起來,參與到課堂當中來。一個有趣的教學情景對與學生的學習動力是極為關鍵的。它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能動性的有效途徑,使課堂上的教學更加的高效。在學生的能動性調動起來之后,這樣便促成生成性資源的形成,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情景中思考以及聯系實際。在課堂中有討論的知識點,教師合理利用不僅僅只局限于課堂的教學內容,還讓學生向外拓展,這其實便是生成性的教學資源。
3.3加強實訓課程,開展實踐活動進行德育滲透
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夠得到更多的知識,實訓課程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缺的,有很多知識都必須要通過相關的實踐,才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接受。教師也能夠運用實踐的方法來開展德育活動,可以讓學生通過活動提升自身的修養。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有關統計的知識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己思考一下,平時寫作業通常要用多長時間用完一根鉛筆。其次,再去統計班級里的每一位同學,一個月一共能夠用掉多少鉛筆?再告訴同學們,每制作一根鉛筆所需求的樹木材料為多少?這樣才可以讓學生明白要保護環境,從自我做起。節約每一根鉛筆,通過運用自己的力量為環保做貢獻,從而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
3.4創新教學模式,以生活化教學模式得以滲透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也在不斷的對自身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師運用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可以有效推動學生學習興趣的上升。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學會運用先進的思想來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進行德育教育,同樣也要創新相應的教育方法,比如運用生活化教學。在學生所熟悉的有關數學知識的生活中滲透德育,比如當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年、月、日的概念時,可以組織學生通過這三個時間周期給自己寫下一段話。就像下個月的自己比這個月的自己也在學習上會有怎樣的進步呢?通過這種比較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督促學生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
3.5通過學習心得來關注學生變化,展開德育教學
可以增加學習心得體會交流環節,貼近學生的想法,感受學生們不同的態度和觀點,走進同學們的內心世界,這樣就可以做到及時發現同學們思想或者生活學習上面的問題和困難,及時給予一定的援助和開導,樹立正確的三觀和德行品格。老師們需要把學習心得交流當成是德行教育的一個必要且重要的階段,在這個環節之中可以迅速發現問題的根源,及時解決相關的問題。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需關注學生在德育學習中的需求,督促他們及時修正自身的不良之處,加強學習的發展。在課堂上學生有了思想的自由,學習氣氛就會更加的活躍,從而更加有效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了解學生自身情況時,應注意教學方法的實施。在老師和孩子之間建立并實施了定期的思想活動,通過靈活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德育方面的滲透,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為社會培養出知識與德行共同具備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汪瑩艷.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2):44-45.
[2]李小平.淺談小學數學教育中德育滲透的方法和途徑[J].學周刊,2020(21):25-26.
[3]王文敏.小學數學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