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宇
(昆明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昆明 650000)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關于落實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關政策,這也就意味著將大學生的創業朝一個新的高潮發展。高校大學生的創業教育也隨之興起并且變得越來越普遍。當前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的,創業教育也是高校促進自身及所培養的人才的發展的一個新的方向與目標。
1.創業教育的認知有所偏差
目前,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都取得了一定顯著的成效,但是事實上,大多數的高校在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對其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認知程度遠遠不夠,是有所偏差的。同時高校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目的認知也不夠全面,并且對于創新意識的樹立、創業能力的歷練等方面的教育涉及較少,創業教育的體系還是不夠完善。在進行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也高校未能發揮出自己的引領與導向作用。
2.創業教育的實踐較為薄弱
當前雖然各大高校組織一系列的講座、課堂教學等方面來加強宣傳大學生創業活動,但是這些形式的開展僅僅是局限于理論階段層面,只是在理論方面暢談創業教育相關知識,未能和創業實踐所緊密地聯系起來。另外,高校缺乏穩定的創業實踐平臺,空在紙上談兵根本不會收到應有的效益,學生更是難以提起對創業實踐的興趣。
3.創業教育的師資相對匱乏
在我國,創業教育發展的時間還比較短,我國的創業教育又缺少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所以,專業教師相對較少。在創業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更多的只能是對于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而不能因材施教,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給予適合學生指導和建議。傳統的理論授課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
1.主體作用發揮不明顯
對于創業教育,大學生們則更是只是一味地被動地去接受創業教育的課程,對于有關創業教育的實踐,也是持消極被動地去參加的態度,從而導致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效率低下,成效不高。他們并沒有意識到創業教育對他們的意義,也沒有發揮自己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應發揮的主導作用,未能積極的配合高校安排的創業教育的知識學習以及創業教育的實踐活動。
2.大學生自身的能力不足
創業對大學生的能力和知識的要求都是很多的,同樣對創業者的要求比較嚴格。大學生要有創業的素養,比如任勞任怨,迎難而上等。對于知識,創業是需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的。對于頭腦,有的大學生缺乏理性思考問題的能力,這會導致創業失敗。除此之外,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對于創業也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創業有一定的風險,有的大學生害怕面對失敗,不想創業。
3.大學生創業的動機單一
在很多的大學生的心里,他們創業的動機可能只是因為找不到自己滿意的工作才會去選擇創業,或者有的人是盲目從眾,還有的即使選擇了創業也并不覺得接受創業教育是必要的,只注重實踐,忽視理論知識的學識。他們的目標定位不清晰,動機也不明確。因此,他們更加不會重視創業教育。
1.對創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在許多高校輕視學生創業教育這一環節,沒有提起應有的重視程度,很多高校它們并沒有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建立專業的大學生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或者由于高校自身的限制,對于創業教育的認識程度不夠,重視程度也不夠創業教育的體系不完整,從而導致創業教育的進展緩慢,效果不明顯。
2.對創業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夠
創業教育的建設的投入需要是很大的,創業教育需要人力和物力的支持。關于師資力量的投資,很多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并不是專業的,他們本身對于創業教育也是不太了解,只是單純的照著書本內容教授,缺乏專業的培訓。還有高校對于創業教育只是理論的教授,缺乏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很好的實踐的平臺,對于學生的創業教育缺乏妝業行的指導。
1.環境影響選擇
對于大多數家長而言,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家長也會把自己的這種思想潛移默化的灌輸給孩子,這就導致創業教育無法深入發展,無法進一步完善創業教育。而就社會而言,當今的趨勢是考研熱,其次是教師和公務公務員,很多大學生都不會去選擇創業。那么,無論是準備考研,還是其他,都會占用大量的時間,花費大量的精力,所以他們無暇創業,自然也就不重視創業教育。
2.創業精神不足
創業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在于單純的理論與實踐的教育,也是要培養一種精神。在創業的過程中或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都需要在實踐的過程中解決。由此,可以培養出大學生知難而上,不退縮,不氣餒,勇往直前,吃苦耐勞的精神。很多學生不能將其與創業教育實現很好地配合,從而使創業教育沒有能很好地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創業教育也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3.知識掌握不夠
創業知識是包括很多方面的。大學生對學校舉辦創新創業教育活動認識不足,參與性、積極性不高。有的大學生接受創業教育知識的途徑,就是僅僅局限于高校所開創相關創業課程的理論學習,大多都是書本上的內容,或者認為創業教育就是教你如何去開辟屬于自己的事業:一家店或者是一家公司,而他們對創業教育的內容缺乏充分和深入的了解。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且龐大的工程,需要加強學習。
1.將思想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
對于創業教育,高校要進行深入的學習,了解創業教育的內容,體系,建立完善的創業教育的模式。另外,還可以將思想教育與創業教育相結合。高校應轉變傳統的就業思想,鼓勵學生選擇創業,積極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樹立學生的創業意識,作為一種思想灌輸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創業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創業的教育,而同時也是一種素質教育與精神教育,轉變學生具有的傳統的就業觀念,幫助學生拓寬就業渠道,實現課程建設體系化、合理化,提高創業教育通達性和普及性。最后,還可以了解大學生們的創業意愿,與大學生們進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們不愿選擇創業的原因,幫助他們分析創業的利弊,揚長避短。
2.加大創業教育的投入力度
高校有必要建立一個專門的指導機構和團隊,引進高素質專業老師,不斷加強,不斷完善創業教育的優質師資隊伍,高校加大對創業教育的人力物力的投資,以更專業的師資隊伍對當代大學生創業教育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另外可以高校開展技能大賽,組織參與創業教育的老師在技能大賽中相互學習,溝通合作,以便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課程更加生動,進一步調動學生參與創業實踐活動的積極性。不僅如此,高校還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為學生提供創業教育實踐項目的合作關系。另外,對于創業教育的課堂理論學習,可以探索多種模式,不要只是單純地進行理論教學。
1.端正對創業教育的態度
大學生要重視創業教育這件事,從根本上扭轉自己的觀念,認真地對待創業教育,不要應付差事,要意識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主動參與創業教育課程知識的學習,踴躍參加創業教育課程的實踐項目,端正自己的態度。不要單純一味地依靠學校和教師接受創業教育,也不要認為創業教育與自己無關。在接受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可以主動地去看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查閱一些相關資料,進一步加深自己對創業教育的理解,努力完成學校的創業教育的理論課程的學習。在創業教育的實踐問題上,應該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的安排,發揮自己在學習以及實踐過程中的主體作用,認真完成學校提供的創業實踐的項目,珍惜每一次機會,多積累經驗,多鍛煉自己。
2.科學規劃學業和職業
大學生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來干什么,要有一個具體的規劃。首先,要有一個詳細的學業規劃,具體到每一個學期每一個學年的安排,要做什么,怎么做,認真努力完成學業,科學規劃大學四年,充分利用時間,多學習一些知識,豐富自己。其次,要制定一個職業規劃,思考自己是畢業的時候想干什么,是否會選擇創業。如果選擇創業,想怎么創業,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對于自己的能力也要了解,自己有哪些優點和缺點。關于創業所需的能力,要積極的接受創業教育,在此過程中加強我們自身的能力,彌補自己的不足,取長補短,歷練自己,為以后的創業或者工作打基礎,全面發展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
3.將專業與創業教育相結合
大學生不要盲目地去接受創業教育。無論學什么專業,如果選擇依靠自己的專業優勢創業,都是要接受創業教育的,學習創業的流程。可以仔細地分析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重點學習創業教育中對于專業學習有幫助的部分。將在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活動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自己所學的專業。在接受創業教育的同,鍛煉自己的能力,找到所學專業與創業教育的共同點,將二者有效地結合起來,以專業為方向,以創新為目標,必須結合專業的發展前景,在專業知識的學習中結合創業教育知識的運用。
現在,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尚處在一個探索的過程,在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國內許多專家學者也對我國目前開展大學生創業教育出現的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通過對我國當前大學生的創業教育所存在問題進行研究,提出對策,這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有著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