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
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綱要》明確了課程思政建設的總體目標和重點內容。《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一核心點,圍繞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素養、憲法法治意識、道德修養等重點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系統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法治教育、勞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堅定學生理想信念,切實提升立德樹人的成效。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推進高校黨的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渠道,高校黨的建設工作與“課程思政”建設深度融合,是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既需要發揮黨在高校的領導核心作用,營造“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又必須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的政治引領。
通過對2020年度遼寧省黨建一般課題“新時代‘課程思政融入高校黨建工作實踐研究”(2020GXDJ—YB066)的基金項目的分析,我們得出一個結論:面向新時代,加強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更好地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就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把“課程思政”建設作為學校的一項重要任務,確立“課程思政”建設在辦學中的重要地位,把思政課建設擺上重要議程。
高校教師黨員既是教師又是黨員,他們在高校教育教學中承擔著教學科研的重要工作,是貫徹落實“三全育人”的重要推動者。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黨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的領導,必須夯實高校黨建工作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在教工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能夠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激發調動教師黨員在教育教學中融入思政教育內容,更好落實“三全育人”,創新“課程思政”模式。
“課程思政”要發揮各類課程與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并形成協同效應,最終將思政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有一些教工黨支部,對基層黨建與“課程思政”是作為兩項工作來落實的,對二者的內在契合性理解不夠深,二者的雙融雙促作用沒有發揮出來。還有一些教工黨支部,在落實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制度時,對教師黨員管理相對寬松,對“課程思政”的教育理念貫徹不到位,落實不夠細致,導致個別黨員在推進“課程思政”工作中理論相對薄弱,主動性缺乏。
推進“課程思政”在高校基層黨支部,特別是在教工黨支部中的建設,是貫徹“三全育人”工作的措施之一。要在高校教工黨支部有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必須形成一套科學合理的架構體系。當前,在基層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的工作中,相關制度體系沒完全建立起來,對教師的評價和激勵機制尚未健全。長此以往,可能出現重科研職稱,輕思政教育的局面。
推動“課程思政”建設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也是一個不斷創新的過程,不能墨守成規。一些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工作重視度不足,認為大學生思政教育應該是輔導員和思政理論課教師的工作,專業課教師的主要責任是把專業課教好。此外,由于一些專業課程的限制,導致“課程思政”在專業課教育中開展效果低于預期。
基層黨建與“課程思政”是相輔相成、協同配合的,但由于各基層黨支部對“課程思政”的理解和實踐有差別,導致“課程思政”建設在不同支部呈現的效果不同,一些反響較好的實踐探索沒能及時推廣,這也導致“課程思政”對基層黨建促進作用發揮不明顯。
教育工作必須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的有用人才。要實現這一偉大歷史任務,高校教師和學生黨支部必須積極發揮黨支部的政治宣傳作用。教工黨支部要引導教師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旗幟鮮明地擁護黨的領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原則,對黨忠誠,做到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愛黨,發揮好政治引領作用。
高校在黨建和思政教育工作中,要根據時代特色改革創新,樹立協同創新的教育觀念,不斷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整合高校黨建資源,不僅要鼓勵黨性修養好的思政課教師多上黨課,也要支持理論素養高的黨務工作者適時出現在思政課堂,形成開放性和科學性相結合的黨建和思政工作體系。
在基層教工黨支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必須充分調動基層黨支部、學管黨員教師、專業課黨員教師的力量。以教工黨支部為主導,突出組織引導和制度建設,建立完善基層黨支部推廣“課程思政”的教育制度、學習制度、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用制度來規范教師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的實踐。要將“課程思政”理論、立場、方法等融入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中,定期開展專題學習、研討,準確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本質和內涵。學管黨員教師充分發揮對學生了解的優勢,推進基層教工黨支部黨建工作探索與實踐,及時收集和反饋學生對相關舉措意見和建議,推進基層教工黨支部與“課程思政”建設的深度融合。
在教工黨支部開展“集中學、試點推、總結思、成果固”四步工作方法,深入持續推廣“課程思政”建設。集中學,就是定期組織黨員集中學習,準確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理論和本質;試點推,就是對取得一定創新成果和工作亮點的教工支部,在一定范圍內推廣,積極有效探索經驗;總結思,就是通過學習、調研、專題研討等方式,定期梳理總結教工黨支部的經驗和做法,為下一步工作提供參考;成果固,就是通過制定制度、發表論文、推廣典型案例等方式,對具有一定建設意義的“課程思政”模式進行成果鞏固。通過這四個步驟,進一步推動教工黨支部的“課程思政”建設。
高校的教工黨支部是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政治力量。教工黨支部要在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深入探索,切實創新教育工作方法,與社會各界保持良好的溝通機制和溝通效果,爭取得到社會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只有這樣,才能著力構建高校教工黨支部創新機制,率先實現黨員教師在課堂中的價值引領,進而通過黨員教師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向全體教師輻射,為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