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生理和心理上都在經歷快速成長,心理會變得敏感,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負責人,需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學生在遇到困難時能夠及時與教師溝通尋求解決辦法,教師也應當注意根據學生的狀態及時引導其人生方向,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在其獲得進步時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在情感上做學生的后盾。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階段;班主任
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者,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能只根據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來了解學生,還要深入班級,通過與學生和各科教師交流,了解學生狀態。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學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就需要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身體狀況和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及個性,通過情感教育,保護好初中生敏感的內心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學生可以健康成長。下面將就初中班主任如何通過情感教育進行班級管理進行探討。
一、尊重學生個性與人格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時刻銘記,學生是獨立與教師頭腦之外的客觀存在,不受教師的意識控制,具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教師不應該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指揮學生做事,而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引導學生。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是如此,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發展的青春期,已經產生強烈的自尊心,希望可以得到他人尊重,班主任應當時刻注意在對學生進行管理時,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建立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同時,要注意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迥異的生活環境造成了學生與其他人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教師不能用一個標準來看待所有學生,應當注意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點,通過深入了解學生自身實際情況來理解學生平日的行為,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
例如,初中學生張某,打架斗毆且屢教不改,班主任通過對其進行家訪,深入了解了學生情況后,發現學生家長早已離異,與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由于年紀較大,無法照顧到學生的心理健康,導致學生缺愛,想要獲得關注,經過繼續觀察,班主任發現學生其實心地善良,懂得尊重他人,會保護弱小的人,班主任與學生談心,告訴張某他是個好孩子,其實心地善良,打架斗毆也是為了保護自己,不過可以選擇其他方式,驚艷大家,例如通過努力學習,豐富科學文化知識,提高成績,在幾次交流以后,張某的行為有了較大改變,學習逐漸走上正軌。
二、關注學生思想變化
青春期的學生受發展規律影響,情緒變化較為極端,心理上比較脆弱,還容易有叛逆心理,這個階段的教師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隨時關注學生的思想變化,在發現異常現象后及時幫助學生調整。而要做到隨時關注學生變化,就要求班主任利用課余時間,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對班主任的恐懼,才能深入學生內心,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要。要注意,班主任在聊天時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做法,并根據自己的判斷,以委婉的方式幫助學生[1]。
例如,初中學生李某,在進入青春期后,變得愛打扮了起來,開始學習化妝、染頭發,甚至還有戀愛的趨向,家長反映學生在家里表現得脾氣火爆,和家長交流時喜歡頂嘴,班主任在對學生現在的情況有所把握后,有針對性的和李某進行了一場談心,通過談心,班主任了解到了學生內心的實際想法,表達了自己對對方做法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和學生聊一些學校以外的事情,例如大學和工作,告訴學生現在其實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去綻放自己,通過激發學生對外界精彩世界的興趣,讓學生明白當前階段的主要任務還是要努力提升自己,才能有一個更美麗的未來。
三、平等對待學生
素質教育中明確提出,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傳統的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關注學生的分數,對分數高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而對分數低的學生則是批評,甚至嘲諷,用現代的教育觀點來看,這十分不利于班級后進生的發展,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不能依據某些標準,對學生區別對待,更不能因為某些原因,對學生持有偏見,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合適的關注。
例如,班主任在接手班級時,會對學生的基本家庭情況和身體狀況作初步了解,當面對家庭比較困難的學生時,班主任可以在深入了解學生后,盡自己所能提供幫助,保證學生的正常生活與學習,而在面對一些身體上有缺陷的學生時,班主任可以私下與班級里有話語權和號召力的學生進行交流,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做到不歧視、不欺負,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能夠及時提供幫助。在面對排擠現象時,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或者活動課,舉行一些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們通過換位思考,感受弱者的心情,引導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尊重、善待每一個人。
四、強化思想教育
初中階段的學生,受身心發展階段的影響,會對外界一些看起來“酷”的事情產生好奇心,例如網吧、逃課、游戲等,甚至去模仿,這就要求班主任重視班級的思想教育工作,通過班會、晨會、課外活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思想走上正軌,也可以通過心理活動課,讓學生充分認識自身,了解自己,明白自己的目標和價值,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來放松自己,而不是一味盲目從眾,要注意,在進行思想教育時,教師切忌只顧灌輸而不考慮學生實際情況,以免引起逆反心理[2]。
例如,班級里有些學生看到其他班級的學生逃課去網吧躍躍欲試,班主任在觀察到這一現象時,可以在班會的時候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分析為什么游戲吸引人,在學生明確大家玩游戲是想要尋求刺激或者尋求關注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方式來滿足學生這方面的心理,例如讀書、運動,學生在有了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后,自然不會隨意盲目從眾。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班主任需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多關注學生的內心,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變化,在不好的苗頭出現的時候及時掐滅,在學生本末倒置的時候及時撥亂反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成長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洪兵.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初探[J].魅力中國,2020,(4):258.
[2]成忠瓊.淺談初中班主任情感教育方法[J].小品文選刊:下,2020(3):020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