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云峰
摘 要:從小學升入初中,學生會接觸新的學習科目。生物作為新增科目,其在考試中占有重要比例,如何讓學生快速融入生物課堂成為當今初中教育的重點、難點。經過基層教師多年的探索和總結,發現生活化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初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可以在課上高度集中注意力,從而認真聆聽教師講解。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建立清晰的邏輯思維,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生物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課堂效率
為了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物的課堂效率,幫助學生熟練掌握生物知識,教師可以將生活化教學引入生物課堂,從而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懂得生物知識來源于生活,并為生活服務。教師要突破傳統教育理念的束縛,展開多元化教學活動,充分利用教學器材,注重實驗教學,讓學生通過切身感受懂得理論知識存在的意義。
一、生活化教學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作用
生活化教學彌補了以往教學模式不注重實踐的缺點,改變了刻板的教學氛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改變學生原有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學會自我總結,有利于學生知識框架的建立。新的教育理念強調培養實踐性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不能僅停留在課本上,要對課本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讓學生熟練地掌握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于生活實際當中,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生活化教學的好處在于,其注重學生的自身特點,在教學時能迎合學生的喜好,尊重學生的發展規律,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中生正處于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好奇心是創新能力的前提,傳統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學生的好奇心扼殺于搖籃之中,不符合新時代的教育理念。生物作為一門實用性科目,其設立的目的是希望學生通過系統化學習理論知識,從而探索更深層次的生物奧秘。而傳統教學沒有達到其應有的目的,反而使生物教學變得片面化,讓學生以為學習生物就是為了應付考試,這種錯誤觀點的產生不利于生物的發展和進步,生活化教學可以改變這一教學現狀,大大提高初中生的好奇心,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其真正成為初中生物課堂的主人,讓其感受到較強的課堂參與感,增進師生之間的溝通,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平臺[1]。
二、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課堂的具體應用
1.貼近生活,展開具體化生物教學
初中生物的學習內容相對簡單,主要以與生活有關的生物現象為主,但對于剛接觸生物的初中生來說,抽象的理論概念使其難以建立清晰的思維邏輯,教師要注意及時與學生溝通,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從而制訂更為詳細的教學計劃,將教學計劃貼近生活,明確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目標引入相關生活案例,從而對理論知識展開具體化講解。例如,在講解“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這節知識時,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行為對先天性和學習性進行考慮,讓學生通過觀察周邊人的行為習慣明確區分什么是先天性、什么是學習性。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到輔助作用,在學生遇到困難時,要給予耐心的輔導和講解,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生活習慣需要日常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先天性行為是自出生時就有的,如嬰兒哭泣行為就是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與人們日常生活習慣養成的過程是一樣的,教師可以運用這樣的對比教學方式,使學生清晰地理解兩者之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進而貼近生活,展開具體化生物教學,使生物課堂內容變得豐富多樣[2]。
2.結合教材內容,展開生活情境化教學
生活情境化教學,顧名思義是將情境教學與生活化教學相結合,從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生活情境化教學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如講解“植物的生殖”,教師可以讓學生從家中帶來一些植物,如仙人掌等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然后讓學生從中取出一部分生物組織,將其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栽培,可以分為無土化栽培和有土化栽培。無土化栽培主要是讓植物組織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讓學生觀察其在水中的變化。有土化栽培則是將植物組織部分放進土壤中,學生觀察其在土壤中的變化,將兩者現象進行總結,進而發現植物的生殖規律,通過實踐操作獲得第一手學習資料。生活情境化教學使生物課堂從課本上走到生活中來,讓生物更貼近生活,改變了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生物思維框架,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實驗總結的過程也是知識鞏固的過程,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運用生活情境化教學,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進而使其在生物教學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結語
生活化教學豐富了初中生物的教學模式,使其從單一的教學模式變得多樣化,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效推動初中生物課的進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平臺。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展開具體化生物教學,使初中生物教學更貼近生活。
參考文獻:
[1]范婷婷.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8(25):122.
[2]李霞.淺析初中生物課堂生活化教學的實踐探索[J].文存閱刊,2020(25):102.
注:本文系南通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核心素養視域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的實踐研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