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蕊
摘 要:語文是學習一切學科的基礎,然而初中古文又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和學生都感到比較吃力的一部分。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初中古文的教學方法和策略,望對廣大教育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古文教學;微課;策略
古文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歷史文化的載體。古文是我們中學必學的內容,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載體。由此可見,古文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幾種古文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分為以下幾點。
一、妙用微課
近幾年隨著網絡的飛速發展,無線校園網覆蓋面積正在不斷擴大,移動學習越來越受歡迎。微課就是移動學習的一種形式,它的移動性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多支持,也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保障,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移動設備隨時隨地進行更多知識的學習。
微課在古文的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桃花源記》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讓學生了解一詞多義,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意思也是不一樣的。當文中出現一詞多義時,教師應該重點進行講解,便于讓學生理解和加深印象,從而更好地理解古文。另外,“微課”在朗讀方面作用也非常大,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古文的閱讀。教師在微課中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朗讀技巧,也可以在視頻中進行示范朗讀,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學習教師抑揚頓挫的節奏和帶有感情地朗讀,有助于體會作者的感情,跟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進而體會到朗讀的樂趣。
二、課前預習指導
在課前的預習中,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進行預習。教師應該給學生做出預習指導,給他們指出預習的方向,提出具體的預習要求,然后讓學生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按要求獨立完成預習。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的時候,可以給學生設定預習目標,讓學生根據預習目標逐步完成;也可以提出幾個關鍵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預習,這樣更能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也能促進他們逐步完成預習目標。具體的預習步驟如下:(1)先讓學生閱讀。在預習之前先進行閱讀,不單單是閱讀古文課文,還應了解單元說明、課前預習和課文注解等內容。學生在預習的時候,教師應讓學生多注意一些課前的提示和課文注解,這兩部分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課文。(2)教師要讓學生養成查資料的好習慣,查資料主要是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和作者個人簡介等。學生通過查閱資料還可以學習生字詞,可以很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如果遇到難以理解、語法較多的字詞以及特殊語法現象,學生可以利用工具書和參考資料逐一解決。(3)理清文意。學生可以根據教師的提示,對整篇文章進行閱讀,先熟讀課文,再對課文中的內涵深入思考。(4)點評批注。教師要讓學生學會點評批注。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遇到關鍵詞和經典語句部分,要根據參考資料仔細琢磨和研讀,并對課文內容進行點評,這樣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
三、古文教學形式的活潑性
微課教學方式固然很好,但也不是萬能的,教師還應根據具體的文章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設計教學方式的時候應做到多樣化,提高活潑性。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上不僅需要的是知識型人才,更需要創新型人才,敢做、敢想、善于發現的人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必須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能力,讓學生多發現問題,勇于探索。教師在講解古詩時,當學生徹底掌握本文之后,可以再對他們的視野進行拓寬。可以再舉幾首跟課本古詩表達情感一樣的古詩,讓學生通過誦讀來分析它們的異同之處。學生通過不斷思考、分析,更能培養他們的質疑能力和智力,對提高他們的鑒賞能力也十分有益。另外,在古文的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利用情境進行教學,例如,創設生活化情境,運用多媒體進行展示等,這些方法都能激發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還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通過熟悉的、看到的,學生更能領會意境,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通過對初中階段語文古文的教學進行研究,對培養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學生的語文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古文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還需要我們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斷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多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探究以及創新能力,也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婁靜霞.淺談新課程背景下的農村初中文言文教學[J].中小學教育,2018(10).
[2]馬彩云.淺析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和策略[J].學周刊,2019(3).
[3]梁麗娟.初中語文古文教學的淺見[J].學周刊,2017(5).
[4]夏玲玲.鑒賞古詩詞感受樂趣[J].文理導航,2018(9).
[5]姚玉虹.淺析古詩詞賞析的方法和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