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正棟
摘 要:隨著地理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在校本課程中開展地理實驗教學成為突出地理課程“實踐性”特點的重要方式,通過實際操作和深入研究,對在校本課程中深入實施初中地理實驗進行思考,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校本課程;初中地理實驗;建議
校本課程為地理實驗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筆者在近兩年的時間里充分利用校本課程開展地理實驗,通過不斷嘗試改進和研究思考,對促進初中地理實驗校本課程開展和深入實施提出如下改進措施和思考。
一、努力提升教師的核心素養
當前,實施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教育已逐漸展開,對教師核心素養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水平決定著校本課程的水平,是校本課程開發的核心因素,特別是“初中地理實驗”校本課程這樣更側重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校本課程。教師的核心素養要求教師具備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目前,部分教師逐漸失去質疑精神與創新動力,直接影響著校本課程的開發,所以提升教師核心素養迫在眉睫。
二、編寫適合本校實際的校本教材
經過《初中地理實驗設計指南》校本課程在我校的實施,在實施和評價中仍發現教材中存在不合理之處,主要表現在:
1.選取的部分實驗偏難,不宜作為教學內容。
2.選取的部分實驗不貼近學生的實際,學生的興趣不高。
3.選取的部分實驗設計語言不夠精練。
4.選取的部分實驗設計不完善或其他因素影響,導致實驗效果不明顯或與理論知識相悖,繼而導致實驗失敗,甚至學生對相關知識學習出現“負遷移”。
根據以上發現的問題,在后續教材修訂中要對實驗內容進行再次篩選,選擇貼近學生實際的簡單、經典的實驗作為課程內容;教師要在實驗準備、實驗指導等方面做更多細化的工作,力求實驗科學、規范。
三、組建校本課程開發共同體
地理學科涵蓋自然與人文兩大方面,與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關系緊密。在校本課程開發中,課程開發者應該深刻考慮“三位一體”的理論,即學習者、社會和知識。要做到這一點,只靠地理實驗校本課程是不足以完成的,有必要組建“校本課程開發共同體”。這個共同體需要由與地理相關的多門校本課程構成:如野外定向校本課程、植物大發現校本課程、無線電定向社團、旅游與生活校本課程等(以我校為例),學生的綜合發展需要這些校本課程的共同參與與合作。在校本課程開發共同體中,有些學生既是“初中地理實驗”的參與者,又是“野外定向”的運動員,還是“Flash8設計與制作”課堂中駕駛“F22”遨游于“谷歌地球”中的“飛行員”;有些教師是“初中地理實驗”的組織者,同時還是“野外定向”的教練員……
同時,校本課程開發還需要融入家長和社區人士的力量,提供相關資源;在地理實驗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老生帶新生,共同成長;學生發現和設計更好的實驗或者完善實驗,在地理實驗校本課程中擔任重要角色。
校本課程開發共同體的成員要各司其職,又互相補充,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組織力量,保障各項校本課程的開發落地生根。
四、著眼AR地理等新型信息化教學在虛擬地理實驗中的應用
新課程改革明確要求深化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工智能、增強現實等現代技術深刻改變著教育和學習方式,智能設備的廣泛使用,使現代信息技術運用于課堂成為可能。筆者主要以“妙懂課堂”移動地理教室為例,嘗試了AR技術與中學地理教學的融合。
通過對AR軟件數據資源的挖掘和分析,不僅可以更好地突破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若干重難點,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較強的地理核心素養,增強了其問題意識和創新意識。盡管如此,也需明確,沒有哪一種教學輔助工具是萬能的,大量使用或者使用不當,就可能喧賓奪主,使課堂變為信息技術宣講課或者多媒體展示課。因此,教師應努力鉆研相關地理實驗類軟件,在操作熟練的情況下再將其運用于課堂輔助,真正提高課堂效率。
五、對“標準化地理實驗器材”的思考
在校本課程部分實驗教學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具作為實驗器材,而在學校尋找相關教具時能找見的教具卻寥寥無幾,大部分實驗教學都需要教師自制教具。教師在自制教具時就會因為各方面因素影響導致最后作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從而影響實驗效果。因此我們應考慮加大實物教具的開發研究并制定相關標準,使地理實驗教具生產和使用規范化、范圍的擴大化,使教與學在某種程度上變得更加直觀化、簡單化、科學化、標準化。再者可以通過考察引進市場化、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具學具輔助地理實驗教學。
六、“地理課堂教學”與“初中地理實驗校本課程”的再結合
本研究的初衷和出發點之一就是利用校本課程活動廣闊的空間和充裕的時間完成初中地理實驗教學的研究,在校本課程中師生共同完成了相關實驗的設計、操作、分析和總結,這為后期地理課堂教學相關活動開展提供了大量鮮活、生動的素材。在校本課程中拍攝的圖片、視頻經過處理后可用于課堂教學課件設計的素材、微課制作的實例。反之,在課堂教學中需要用實驗方式來探究、證明的課堂活動可以安排在校本課程中充分開展。“地理課堂教學”與“初中地理實驗校本課程”相輔相成,兩者緊密地開展和深入合作可以極大促進教學改革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旭.芻議AR技術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地理教育,2019(2).
[2]馬鳴五.自然地理實驗對初中生科學探究能力發展作用的實證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3]吉東.開設地理實驗課 實踐新課程標準[J].考試(教研版),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