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瑩
摘? ?要: 創新創業教育不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而且有助于解決就業難題并促進經濟良性發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順應新時代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對于優化民辦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學方式,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分析了民辦本科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研究了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為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提供理論方面的借鑒。
關鍵詞: 創新創業能力? ?大學生? ?民辦本科高校
在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不斷轉變的背景下,創新創業能力已經成為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創新創業教育不但能夠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能夠解決就業難題,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的需要。同國內公辦本科高校相比,民辦本科高校的建校時間較短,受政策制約和經驗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仍面臨較多困境。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從多方面努力,加大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力度,促進人才培養質量提高。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經濟實力、創新能力、科技能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表現,人才數量和人才質量逐漸成為國家之間競爭的關鍵力量。高等院校應當加大對創新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國家發展進步對創新型人才的需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重要途徑。經濟進入新常態表明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逐漸由粗放型增長向集約型發展轉變,制造業逐漸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科技創新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民辦高等院校應當培養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創新精神、研發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實驗、實踐和實操等途徑提升學生對各項技能的熟練程度,通過參加比賽和畢業設計等方式倒逼大學生不斷提高創新創業能力。
(二)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民辦本科高校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為目標,此類人才的培養不但要關注理論知識的積淀,更要注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民辦本科高校將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置于重要位置,實現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我國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倡議,應用型本科高校應當響應時代的要求,加快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根據學校教學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策略,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理念。當前社會及企業要求各類人才全面掌握崗位要求、認識行業環境,全面了解各生產內容的流程和技術要領并積極從事新技術的研發,這就要求民辦本科高校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目標,加快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力度。民辦高等院校還應當增加實踐課程數量和實踐訓練強度,提高學生創新主動性和操作熟練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三)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社會中的人都想通過努力對他人和社會做出一定貢獻,實現社會價值。但是社會的不斷發展逐漸對各類人才提出越來越高的標準,這就要求大學生不斷提高能力水平,以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要。隨著高等教育入學率的不斷攀升,大學生的就業壓力逐漸增大,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形勢,高等院校需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培養,實現大學生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并緩解國家的就業壓力,為我國經濟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貢獻力量。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使大學生獲取發明、獲得榮譽、實現創業、贏得尊重,實現自身價值,要求民辦本科高校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提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二、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清晰性。經濟結構改革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量逐漸增大,大學畢業生人數的增加使就業壓力持續增加,一些民辦本科高校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例如創業基礎課程、創業講座論壇、創新孵化基地、職業生涯指導等。雖然這些活動在表面上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在本質上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民辦高等院校在創新人才培養定位和培養目標確定方面存在一定的誤區,最終導致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創新創業教育效果難以得到保障。民辦本科高校盲目追求創業教育,不能立足本校辦學特色與學生特點對不同專業設定創新創業培養目標,創新創業教育大多由零散課程拼湊而成,系統性欠缺,創新創業的培養目標并不明確。民辦高校不能根據實際需求和需要完成各項任務,創新創業教育難以達到理想效果。
(二)創業課程體系缺乏科學性。民辦本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尚不完善,有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與社會實際相脫離,有的創新創業活動與學生所學專業聯系不大,學生參加創新創業課程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多數學生表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實質性內容較少,并且在完成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學習之后,參加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機會較少,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性不強。民辦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刀切”現象,不能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也不能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同專業課程教育的有機融合,學生在本專業領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熱情難以得到有效提高,難以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創新型人才。此外,民辦本科高校不能有效利用網絡技術和社會資源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應用性難以得到保證。
(三)創業師資隊伍缺乏完備性。民辦本科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不足,創新創業教育師資結構合理性欠佳。民辦本科高校在師資招聘過程中對創新創業教師的投入計劃過少,在招聘過程中對教師的創新創業專業知識和能力考察不足,對各專業的師資隊伍建設缺乏長遠規劃。一些民辦本科高校中的創新創業教師由其他課程教師兼任,這些教師缺少創新創業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創新創業教育缺少深入研究,難以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兼職教師由于缺乏創業經驗和創新意識,在授課過程中僅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難以對學生創新創業進行系統和科學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難以有效提高。
三、民辦本科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明確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是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重要前提,也是培育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和創新創業能力的必然要求。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各層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首先,學校應當面向全體在校大學生開展基礎課程教育,使全體大學生認識創新創業教育,樹立正確的創新創業觀念,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其次,對具有創新創業意識的學生進行深層次的理論知識教育,通過理論教學,學生掌握相關財務知識、法律知識及優惠政策等內容,為創新創業打好基礎。最后,對已經形成創業項目計劃或者開展創新創業行為的學生,學校應當選派專業教師給予幫扶和指導,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創業實踐中,最終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體系。總之,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多層次的創新創業培養目標,通過精準化培養和模塊化教育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
(二)科學規劃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民辦本科高校應當科學規劃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可以通過創新創業測評和大數據技術選擇富有價值的教育課程,也可以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聽取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意見與建議,使創新創業課程體系逐漸成熟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所選課程應當符合學生的特長、興趣和愛好,課程體系的設定應當結構合理且豐富,既要包含“創業基礎”“創業管理學”“創業心理學”等基本課程,又要包含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創新方法、創新案例、創新能力培養、創新成果轉化等選修課程,使得課程體系真正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創新創業能力。民辦本科高校還要根據自身發展特色和專業設置,開設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創新創業教育。學校可以利用校友及教師開拓資源并豐富各專業的創新創業案例庫,為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方向借鑒和經驗支持。學校應針對不同專業開設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課程,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學習內容的有機結合。教師應當將自身科研課題、專業領域科研創新成果、行業創業成功案例等內容引入教學,豐富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前沿性和實踐指導性。
(三)加強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一支專業化和多元化的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保證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良好效果。學校要利用好本校在職優秀教師資源,還要利用好知名校友和成功創業者等資源,建立一支由校內教師和校外教師共同組建的多元化教師隊伍。民辦本科高校應當為在職教師提供多樣的創新創業培訓機會,鼓勵在職教師努力學習并參加企業實踐鍛煉,形成扎實的理論知識功底和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將自身創新創業經歷作為案例向學生講解,在授課過程中與學生良性互動并提供創新創業思路和經驗。民辦本科高校應當聘請校外知名專家和企業家組成兼職教育團隊,主要開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教育,為在校大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培訓和服務。此外,民辦本科高校還應當轉變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課程改革和教學方法改革,不斷提高創新教育教學質量。
(四)校企共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創新創業交流平臺,為學生提供經驗交流和心得分享的機會,同時加強交流平臺同校外機構的良性溝通,與其他高校和校外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并實現資源共享,也可以建立微信群、貼吧等平臺供學生互助、交流和學習。平臺可以邀請知名校友和企業家進校開展沙龍、論壇等活動,分享他們的創新創業經歷、經驗和成果,培養大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業熱情。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在政策支持、經費保障和設施管理等方面為學生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提供便利,平臺可以通過舉辦創新創業大賽、創新創業基金項目等活動,在全體學生中形成創新創業的熱潮和氛圍,優秀創業團隊可以推選參加學創杯、挑戰杯等全國性的科技創新大賽。民辦本科高校應當建立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提高為創新創業學生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平臺可以建立創新創業學生檔案,對學生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定期跟蹤和指導,為其提供技術指導、資金支持和資源推薦,幫助學生進行專利申請、工商注冊、成果轉化、產品營銷和稅務管理,對學生講解行業信息和法律政策,給予創新創業學生正確引導和全面幫助。
參考文獻:
[1]劉靜,李斌,潘韜文,陳曉雪,刁云鵬.大數據時代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策略[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20(9).
[2]黎恒桿,林丹萍,王玉林,朱德良,蘇晴微.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教學改革研究——以武夷學院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4).
[3]何敬業.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11).
[4]田潔.雙創背景下民辦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知識經濟,2019(6).
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華宇工學院2020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產品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模式構建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JG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