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
摘? ?要: 如今人們越來越注重學前高質量課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學前教育的舞蹈教學提出了越來越多的標準與要求,致力于多方位、有針對性地推動幼兒素質教育發展,不斷發揮出幼兒舞蹈創編的優勢與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學前教育課程教學發展當中占據一定的有利地位。
關鍵詞: 幼兒舞蹈創編? ?現狀認識
幼兒舞蹈創編涉及的學科領域是十分廣泛的,在實際的講堂講習運用當中,存在一定的難點與困境,如教師無法高效地根據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與心理發展需求等進行教學,缺乏一些相應的富有新意的教學方法,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幼兒舞蹈創編的發展。本文從對幼兒舞蹈創編的現狀認識、現下意義及在學前教育教學當中的體現等方面進行了探討。
一、幼兒舞蹈創編的現狀認識
(一)不能夠有效地結合幼兒的身體條件
以人體作為表現的輔助工具,通過動態性的肢體語言與藝術語言等,掌握一定的音樂節奏,彰顯出人體動作造型的協調與平衡,或者舞蹈的隊形、畫面等的一致連貫,為視覺、聽覺等感官帶來一定的沖擊,傳達出需要表示的內在精神情感與人格品質,能夠最大限度地將這些思想情感活動融入人體行動的表現當中,這是舞蹈藝術的特征。幼兒舞蹈教學同樣如此,需要對幼兒的身體整體的協調性與平衡性作出一些要求與調整,才能夠真正發揮出幼兒舞蹈創編的積極作用,但在現實授課當中,一些教師不能夠有效地結合幼兒的身體條件,不能夠很好地指引幼兒發掘自己的身體優勢,對幼兒舞蹈創編具備更高的積極性與自信力,不能有效彌補一些課程設計與實施方面的不足,給學前教育舞蹈教學造成一些不利影響。
(二)缺乏充分的教學方法
幼兒舞蹈創編體現了更強的綜合性,既需要兼顧各個幼兒個體的多方面差異性,又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手段,進行更加深刻的自我考評與反思,逐步提升幼兒舞蹈創編的可行性與準確性。然而,在實際講堂講習中,幼兒舞蹈教學缺乏一定的靈活度與彈性。對幼兒而言,缺乏有力的教學手段,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對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學習興趣與認可,可能會極大地降低幼兒對舞蹈創編的好奇心與欲望,而不愿意自主參與到舞蹈課堂學習當中。對教師而言,沒有運用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會阻礙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限制幼兒舞蹈課堂創編的優質與強化,不利于教師職業素養的提高。
二、幼兒舞蹈創編的現下意義
(一)促進幼兒對舞蹈課堂的認知
幼兒舞蹈創編應當幫助幼兒對舞蹈教學具備基本的認知與熟悉,而不是教授過多的、過度復雜的舞蹈知識及動作,使幼兒舞蹈創編課堂變得煩瑣枯燥。幼兒舞蹈的動作創編是相對簡單且較為統一的,能夠有效幫助幼兒理解并記憶舞蹈動作,充分提升幼兒身體的協調性,令幼兒對舞蹈課程學習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并培養出一定的學習興致。同時,教師幫助幼兒創編一些簡單的隊形設計,鼓勵幼兒積極地跟隨音樂的節奏作出一些舞蹈的造型,推動幼兒在合作學習模式當中,漸漸學會初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對團隊精神具有一定的初步感知,并通過不斷的舞蹈學習激活邏輯思維,進一步了解舞蹈課堂。
(二)提高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課堂質量
幼兒舞蹈創編開展的意義在于幫助幼兒初步掌握幼兒舞蹈的基本概念知識,同教師協作完成對幼兒舞蹈動作的恰當創編,同時利于教師更加高效地對幼兒在舞蹈課堂教學活動當中的表現進行合理的監督與組織,全面提高學前教育舞蹈課堂教學質量。一是幼兒處于好奇心相對強烈的年齡,對于新奇的事物容易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幼兒舞蹈創編符合當下幼兒身心發展實際需求,更加貼切幼兒生活實際。二是在與幼兒一同完成幼兒舞蹈創編的過程當中,教師對舞蹈題材的選編、音樂的選取、形式的選擇等有更加明確的方向,積極開展幼兒舞蹈創編課堂教學工作。
(三)推動幼兒綜合素質能力的強化
幼兒的綜合素質能力在學前教育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舞蹈創編恰好有利于幼兒全面強化綜合素質能力。一方面,教師可以在舞蹈題材的選取、音樂的選擇方面,更多地貼近幼兒的實際身心發展需求,更容易進入幼兒舞蹈課程學習當中,充分發揮出幼兒的表現能力,編創出更加容易被幼兒接受與理解的舞蹈編排方案,為培養幼兒個體的舞蹈意識,以及自我肯定與認可的自信力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教師為幼兒舞蹈創編注入一定的活力與趣味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幼兒不斷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及參與自主性,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及合作精神。
三、幼兒舞蹈創編在學前教育教學當中的體現
(一)促進幼兒與教師的課堂互動
幼兒舞蹈的創編在教師講堂講習當中是一個雙向傳遞和輸送知識信息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具有扎實的專業技能與職業涵養,充分調動幼兒參與積極性,還需要根據幼兒實際心理與身體發展特征,不斷完善幼兒舞蹈創編,在講堂講習當中實現有效的互動,幫助幼兒解決更多舞蹈學習中的困惑與難點。譬如,在創編幼兒律動的過程當中,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與不同身體發展的特征,實現幼兒與教師的課堂互動。小班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的舞蹈動作解析,跟隨一些非常簡單的音樂節奏,模仿一些比較單一重復的舞蹈動作,教師可以更多地令幼兒放松地融入舞蹈的共同創編當中,令幼兒對舞蹈具備基本的感受力與模仿能力。中班幼兒可以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之下,伴隨一些節奏感強一點的音樂旋律,嘗試一些有起伏變化的舞蹈動作,可以對這些復合性動作產生一定的興趣并及時消化,提高模仿能力與應變能力。大班幼兒可以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地學習一些更具表現力與張力的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律,全面提高肢體協調能力及與教師互動交流。
(二)激活幼兒的自身思維
教師鼓勵并積極地指引幼兒,融入幼兒舞蹈課程教學創編過程當中,能夠有力地激活幼兒的思維邏輯,幫助幼兒強化認知能力、模仿能力、身體協調能力、思考能力、創新意識等,為幼兒的長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利于幼兒充分地將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律結合,體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及價值觀。譬如,在創編幼兒集體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動作統一、結構簡單、節奏輕快、富有情趣的舞蹈,便于幼兒靈活變換隊形,作出舞蹈造型,如圓舞、輪舞、自由隊形舞等,在結合短小的音樂伴奏與隊形的組織上,激活思維邏輯,不斷感知舞蹈的美妙與樂趣,在集體合作學習過程當中,強化團結同學、熱愛集體的精神品質,為人際關系交往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幼兒的個體協調性發展
舞蹈是一種可以調動人體全身技能的運動,幼兒舞蹈的創編都是從強化幼兒的個體協調性出發的,逐步發揮幼兒的身體條件優勢,不斷幫助幼兒實現肢體協調的調整與進步,為幼兒輕松的學習環境,使幼兒更加全面地融入幼兒舞蹈創編課程學習當中。譬如,在學習基本舞步的時候,教師要尊重幼兒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合理創編出適合幼兒學習的舞蹈動作。小班幼兒可以學習小碎步、雞走步等一些比較基礎簡單的舞步,對身體的協調有基本的控制能力,中班幼兒可以學習踏掂步、踵趾步等略微復雜的舞步,能夠嘗試更好地協調肢體表達,大班幼兒可以學習娃娃步、進退步、交替步等復雜的舞步,對自身肢體協調有更加充分的認識與了解。因而,合理創編幼兒舞蹈,在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當中具備重要的地位。
(四)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在學前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幼兒舞蹈創編,鼓勵并指導更多的幼兒樂于融入舞蹈課程教學過程當中,創設出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力推動幼兒自主實現對學前教育舞蹈創編的認識與理解,在真實的講習情景當中感受更加豐富、更加巧妙的幼兒舞蹈創編實施過程,增強幼兒對學前教育舞蹈的喜愛與求知欲。譬如,教師可以借助網絡信息技術為幼兒顯示更加豐富的舞蹈學習內容,激發幼兒對舞蹈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肢體語言為幼兒顯示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鼓勵幼兒理解并模仿,營造較為積極的舞蹈教學環境,為幼兒學習教師創編的舞蹈動作奠定一定的興趣基礎,利于推動學前教育舞蹈的講堂講習。
四、結語
幼兒舞蹈的創編體現了幼兒的純真性與模仿性,是一個綜合性比較強的發展過程,在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當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了解幼兒舞蹈創編現狀之后,教師需要與幼兒共同配合、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充分地、高效地體現出幼兒舞蹈創編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楊春苗.幼兒舞蹈創編能力培養模式初探[J].戲劇之家,2019(32):191.
[2]田雪.幼兒舞蹈創編課程的教學解讀[J].科教導刊(電子版),2019(35):133.
[3]宗欣.淺談幼兒舞蹈的創編[J].魅力中國,2019(44):225-226.
[4]岳生菊.淺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發展策略[J].讀與寫,2019,16(28):242.
[5]劉宇.學前教育舞蹈教學課堂中課堂整合模式分析[J].魅力中國,2020(15):140-141.
[6]羅曦.關于幼兒舞蹈創編的幾點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9(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