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歆潔

[摘 要]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習作又是其中最好的途徑,如何通過習作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和義務。作為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當注重想象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關鍵詞]想象力;習作;童話;科幻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1)16-0090-02
想象力是創造力的源泉,如果缺少了想象力,我們就不可能有那么多燦爛的創造發明。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素質,培養和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是重要的途徑之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強調,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日常的習作中學習“運用聯想和想象”,鼓勵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描寫“想象中的事物”,寫“想象作文”。
習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表現,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調動記憶、觀察、思維、想象等功能來反映客觀世界的。要想寫好客觀世界的不同事物,更需要豐富的想象力。
毋庸置疑,相比之下,孩子的想象力更為豐富。他們常常天馬行空般地想象,讓大人們嘆為觀止。魯迅先生就曾經贊嘆過:“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處,想到昆蟲的語言,它想飛上天空,他想潛入蟻穴。”由此可見,孩子不缺少想象力,只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被“常識”所羈絆,所磨滅。
小學作文既要“腳踏實地”,又要“仰望星空”;既要引導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描寫下來,又要引導學生在觀察、體驗的基礎上,展開大膽的想象,隨心所欲地寫出自己的奇思妙想。學生每進行一次這樣的習作練習,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鍛煉,生命體驗得到一次提升,創新的萌芽便一次又一次地破土而出。因此,指導學生寫好想象作文,可以有效地增強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進而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一、從看圖入手,想得開闊才能寫得精彩
在小學階段,看圖作文是非常常見的習作形式。在看圖作文中,我們通過一幅或者幾幅圖畫,指導學生還原出畫面所反映的生活場景。
不過,圖畫雖然來源于現實生活,是現實生活的縮影,但圖畫所反映的現實生活往往是平面的、靜態的、無聲的,要想把圖畫寫活,就要借助想象力來豐富畫面內容,變“平面”為“立體”,變“靜態”為“動態”,變“無聲”為“有聲”才能把畫面反映的現實生活演繹得生動真實。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看圖作文不但是文字的說明,且可以開拓學生的想象。”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沒有了學生的想象,看圖作文就沒有了飛翔的翅膀,飛不高,更飛不美。
因此,在看圖作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把淺顯易懂的或者比較抽象的圖畫展示在學生面前。先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觀察,讓學生說一說在圖上看到了什么。在互相交流分享的同時,邊聽邊想,抓住畫面中關鍵因素,多維度地思考,多層面地想象,把觀察、思考和想象緊密結合起來,在聽說想中對學生想象力進行立體訓練。
在一次看圖作文中,我向學生展示了這樣一幅圖片:在公園的一張長椅上,一名小學生正在看書,旁邊一名流里流氣的小青年蹺著二郎腿,手里夾著一根香煙,噘著嘴吐著煙圈兒。長椅旁邊立著一個牌子,上面是禁止吸煙的標志。
我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上都有什么,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小學生的眼神和吸煙青年的坐姿,通過這兩個細節來分析兩個人物的心理活動。接著,我讓學生說一說畫面上的人物分別在干什么。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小學生是怎么勸說男青年的”“男青年怎么說的”“故事的結局是怎樣的”等問題,讓學生通過想象來補充、豐富畫面的內容。
學生們的對話描寫非常精彩,緊扣了人物的身份和畫面上所表現出的神態、動作。對于結尾也有各種預設:有的是小學生以理服人,男青年慚愧認錯;有的是小學生勸導失敗,引人深思;有的是二人的爭吵引來了公園管理者,公園管理者賞罰分明……
畫面是靜態的、有限的,可學生們的想象是鮮活靈動的、無限豐富的。不同的思維過程,編寫的故事也不一樣,看著幾十篇內容豐富、各有特色的習作,我仿佛看到了幾十顆標新立異的心在怦然而動。
二、 從內容起步,跳出文本再創造
所謂的“再創造”就是在原有的故事基礎上,重新組織語言,借助自己的想象,進行演繹的過程。
進行再創造的途徑很多。可以給一個未完成的故事續寫新篇,可以把一首詩改寫成一篇記敘文,也可以單純地借用原有人物形象進行全新的演繹……但不管是怎樣的習作練習,都可以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通過想象拓展思路。為了尋求與眾不同的故事情節設計,學生思維就會無限制地發散。
在學完《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之后,我引導學生進行續寫練習。有的學生順著故事繼續順延,寫了那個宋國人回到家受到親朋好友的奚落,無顏見人,最后郁郁而終,臨死之前,告誡子孫一定要遵循自然規律,違背自然規律的人一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有的學生則反其道而行,寫宋人回到家后,深刻反省自己,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發憤讀書,努力學習耕種知識,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業專家”……
不管怎樣的情節構思和設計,既出乎意料,又在合理想象之中,字里行間閃爍的是學生想象創新的火花。
此外,讓學生根據課文進行改寫訓練,也是一種激發想象、培養創新能力、提高作文能力的好辦法。
在學完盧綸《塞下曲》之后,我安排了一個改寫練習。在改寫之前,先帶領學生一起配樂吟誦了這首詩歌,又讓學生結合畫面敘述了詩歌的大意。然后,提出了改寫要求:以自己為主人公,把這首詩歌改寫成一篇短文,描寫準備出征追擊敵人的情景。許多孩子的改寫都非常成功,不僅借助滿天的風雪表現了“我”和戰友們不畏艱險、勇追殘敵的精神,還細膩地刻畫了自己的心理活動,真正把“我”融入了故事之中,出現了不少的佳作。
續寫也好,改寫也罷,都是在原有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借助想象再創造,訓練和提高學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徑,值得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嘗試。
三、借童話起飛,讓想象力長出翅膀
敢想才會有創造,敢于想象是創新能力的不竭之源。童話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正是通過豐富的想象、夸張和風趣生動的語言縮寫故事,它打破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局限和羈絆,讓學生在想象的世界里暢游。它所描寫的雖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與事,但它以現實為依據,又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密不可分的,在現實生活基礎上表達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和對假惡丑的無情鞭撻。童話所表達的情感,愛憎分明,促人深省,催人向上,將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著名童話作家洪汛濤曾經說過:“要開發少年兒童幻想之力,提倡孩子們寫童話——這是時代項目提出要求,是社會向我們提出的要求。”
鑒于此,我們在小學習作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寫童話,在童話創作中,不斷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有一次,我給出了《“磨蹭大王”變身記》這樣一個童話習作題目。不指導,不提示,全憑孩子們自己想象進行寫作。孩子們在習作中,不僅對“磨蹭大王”的磨蹭表現寫得趣味橫生,令人捧腹大笑,還把“磨蹭大王”轉變的原因、經過和結果交代得非常清楚,涌現出一大批優秀習作。
有時,我還會隨便給學生幾個看似毫不相關的事物,如“兔子、老鼠、西瓜”“老虎、足球、猴子”“書本、小鳥、羽毛球”……讓學生根據老師給出的關鍵詞語,通過想象創編故事,把它們緊密聯系起來,寫成一篇內容豐富、情節生動的童話故事。
不要懷疑學生的想象力,你給他們多廣闊的天地,他們就能給你多大的驚喜。
四、借科幻練兵,讓想象飛得更高更遠
除了童話,小學生還有一個非常感興趣的題材,那就是科幻作品。不論是穿越到過去,還是穿越到未來,都是小學生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在分享交流中,他們的想象力、創造欲都得到了很好的張揚。如果在我們的習作教學中,多多地引入科幻這一習作題材,一定能有助于學生想象力進一步提升。
學完《飛向藍天的恐龍》這篇科普短文之后,我給學生布置了《拯救恐龍》這篇幻想類的習作,要求學生以自己為主人公,駕駛時空穿梭機穿越到恐龍生活的時代,阻止恐龍滅亡。
雖然主要內容已經限定,但學生交上來的習作卻大相徑庭,情節設計遠遠超出我的預設,讓我不禁為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贊嘆不已。
平時引導學生多讀科幻類書籍,多看科幻類影視作品,在日常的習作中,再多多安排一些科幻類習作,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習作激情,更能使他們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想得更遠,想得更深,想得更奇特。
想象是創造力的源泉,是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突破口,通過習作培養學生想象力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作為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應當注重想象的指導,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