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戀
摘要:平湖市通過20余年研究實踐,采用建立松樹檔案、鉆孔注藥、病死木清理、松褐天牛動態監測、跡地改造等綜合防治,徹底消滅市區松材線蟲病,拔除疫區疫點。
關鍵詞:松材線蟲病;防治對策;綜合防治;成效
自2000年發生松材線蟲病至今,平湖市從毫無防治經驗到打贏防治攻堅戰,多年來總結防治經驗,不斷實踐摸索,研究出了建立松樹檔案、鉆孔注藥、病死木清理、松褐天牛動態監測、跡地改造等綜合防治方法,取得明顯成效。
1 平湖市松材線蟲病發生情況
2000年9月松材線蟲病在平湖市九龍山發生并蔓延,松林大范圍發病,松林面積占比大幅減少,2000~2015年15年時間病枯死株數約10萬余株,其中2002~2006年5年時間每年死亡1萬株以上。當時,平湖市沒有相關松材線蟲病防治經驗,防治形勢嚴峻。
2 平湖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措施
平湖市林業局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溝通,研究學習防治方法,編制《平湖市松材線蟲病除治方案》。2015年,平湖市在繼續采用林相改造、綜合除治的基礎上,突出重點,對林區內松樹采用阿維菌素注射保護防治措施,收到了較好的防治效果。在2015年試點有成效后,2016年度全面實施,2016年秋季松材線蟲病疫情普查資料顯示,死亡松樹有了較大幅度的減少,病枯死松樹僅有51株。
2.1 病死木清理
每年秋冬季,平湖市林場組織護林員對林區病死松樹開展清理工作,確保在每年松褐天牛羽化前(3月前)全部處理完成。原則上采用連根挖除,不能連根挖除的,對病死木采伐伐樁高度不超過5厘米,嚴格做到無松木枝丫殘留,確定專門車輛,規定運輸線路,統一運往桐鄉市大華人造板有限公司作無害化處理。
2.2 林下清理及跡地改造
每年春季冬季,平湖市林場積極組織清理林下枯枝、藤蔓、雜草等,確保林下整潔,對發生區內發病跡地及時進行森林撫育和補植造林工作,選種了香樟、櫸木、檫樹、木荷等闊葉樹及省廳贈送的浙江楠、南方紅豆杉、金錢松等珍貴樹。經過多年的林相改造,原來的純松樹林變成了闊葉混交林。
2.3 松褐天牛動態監測
從松褐天牛成蟲羽化初期開始,在陳山和瓦山等松樹集中區懸掛誘捕器100套,每隔3~5天檢查記錄一次,直至羽化完畢,收取誘捕器集蟲罐中的松褐天牛,將被誘捕的松褐天牛取回實驗室作分離線蟲的檢驗,確定是否發現松材線蟲。引誘劑采用FⅡ,每隔一個半月至兩個月更換一次,確保引誘效果。
2.4 鉆孔注藥
每年2~3月,平湖市林場組織開展松樹鉆孔注藥工作,采用1%的阿維菌素微囊懸浮劑,每瓶藥劑容量為25毫升,在松樹基部用穿孔器打小孔,孔徑7毫米,深4~5厘米,45度角傾斜,將盛藥小瓶斜插入,任藥液緩慢進入樹體。每株2~3瓶。每兩年注藥一次。
3 平湖市松材線蟲病防治成效
平湖市經過20年艱苦奮斗,總結防治經驗,不斷優化防治方案,取得明顯成效,近3年已無松樹死亡。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保留下來的松樹生長良好,都以混交林形式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灣林區、黃山嶺林區、柴枝口林區一帶。通過林相改造,豐富了九龍山原有植物種類,使原來單純的松林變成了以香樟、木荷、楓香為主的混交林,加上下層珍貴彩色樹種的補植,不僅豐富了山體植物種類,還有利于自然群落的生成,保護物種多樣性,優化生態環境,美化九龍山森林景觀。同時,促進九龍山森林旅游業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間接經濟效益明顯。2019年,省林業局發文拔除九龍山森林公園松材線蟲病疫區疫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