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飛
【摘要】本文以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為例,首先闡述“研學后教”核心理念以及課堂教學改革背景,然后陳述了在“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背景下“五步教學法”的具體內容。
【關鍵詞】研學后教;五步教學法
在番禺“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的浪潮中,作為學校教導處主管教學教研的負責人,筆者帶領全體教師認真學習“研學后教”理論,深刻領會“研學后教”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元素,并進行了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改革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文重點論述“研學后教”背景下構建的“五步教學法”。
一、“五步教學法”植根于“研學后教”課改理論
“研學后教”是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局近年來著力開展的一項課堂教學改革。它以哲學實踐論、以教育學、兒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以“研學課堂”為主陣地,以“研學問題”為核心,以“研學案”為抓手,以“合作探究”為形式,凸顯學習過程中“研”的效能,實現課堂教學“研——學——教”一體化,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說具體點,所謂 “研學”,主要是教師在研究了教材、課堂和學生的基礎上,提出引導學生學習內容、目標、方法的“研學案”,學生在“研學案”的指引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習得知識與方法。
“后教”則針對學生研學后存留的問題與困惑進行交流展示。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教師進行恰當地點評和拓展。“后教”不是單一地教學生,應該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結合,也不是單一教知識與技能,而是引導學生如何研學,即學會學習的方法。“研學后教”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實現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研學后教“五步教學法”植根于“研學后教”課改理論,五個主要環節分別是:鋪墊——引學、研學——自主、點撥——展示、練習——實踐、訂正——測評。
二、“五步教學法”運用于“研學后教”課堂教學
“五步教學法”在“研學后教”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分五個步驟:
第一步:鋪墊——引學。這一步具備兩個要素,一是要提出研學任務。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的方法很多,可以是舊知引學、情境引學、談話引學、故事引學等,只要是便于教師提出學習任務,能夠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都可以嘗試。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整理和復習”中,特創設了一個生活中的主題情景——招聘會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教學真正回歸生活。
第二步:研學——自主。這一步是針對引學環節提出的研學任務進行研學。研學形式包括個體研學、同桌研學和小組研學。研學的方式根據研學內容和研學情況具體而定。學生獨立思考是研學的基礎。這個環節要求教師要加強巡視,以便及時了解研學情況,及時發現問題,決策下一步組織全班學生展示交流時點撥的程度。
第三步:點撥——展示。點撥這一環節是在學生研學反饋后進行,目的是達成共識。本環節首先組織全班學生對研學內容進行展示、匯報和交流,然后在交流碰撞中產生思維的火花,在這個環節教師要針對研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最后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學生與學生的互動中達成共識。例如,每節課在展示環節給學生們搭建了以小組為單位上臺進行“展示”的平臺,展示時以展示的學生為主,其他學生進行點評、補充、糾錯和提醒。此環節要求教師要適當地進,勇敢地退,掌控課堂效果。只在學生理解不透切、不全面時,教師才進行點撥、指導。在知識的重點、難點、易錯點,教師要進行重錘敲打,讓學生多重復幾遍,強化理解。由于時間有限,每節課只能請1-2個組上臺展示,參與率極低。為此,在展示前特別增加了彩排環節,這樣一來全體學生都各就各位在組長的帶領下全體參與進來,同時解決了正式上臺匯報展示時學生敘述不流暢、不熟練的問題。
第四步:練習——實踐。這個環節中的練習要有層次,由易到難,盡可能讓每個學生獨立思考解答,訓練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學生做練習時,教師要注意巡視,了解每個學生的練習情況。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整理和復習”課時,利用主題情景作為背景貫穿整個課堂,針對能力層次不同的學生,題目的難度也要有所不同,要求也要不斷地產生變化。為了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做對基本題,特設計了基礎題給學生進行練習。為了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強化重點還特設計了變式題給學生辨別對錯、糾錯。為了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吃得飽,有所提高,最后特設計了難度大的拓展題開拓學生的視野。
第五步:訂正——測評。這一步是查缺補漏的環節。批改形式:以六人小組為例,先由正副組長互相批改確定正確答案,再由兩個小組長分別幫兩個組員批改,正組長及時統計出現的問題,然后正組長快速向教師匯報情況,教師了解了全班掌握知識的情況后,會重點關注沒有掌握好知識的學生,讓這部分學生獲得及時的幫助。幫扶形式:教師幫助為輔,同學幫助為主。這樣一來需要幫助的學生獲得了及時的幫助。幫助別人的學生在給別人講述一遍知識后,不但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還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知識,同時也增強了互幫互助的意識,養成了助人為樂的好習慣。
“五步教學法”把創設情景與教師導學,學生研學與教師參與,學生展示與教師點撥,學生練習與教師引領,學生檢測與教師評價融為一體。在“研學后教”課堂中,每一步的運用都是為學生的研學服務,給予了學生充分自主研學的時間和空間,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體現了“把時間還給學生、讓問題成為中心、使過程走向成功”的“研學后教”核心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