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慰



2020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比較嚴重的階段,教師暫時離開了熟悉的三尺講臺和一方黑板,這給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在這個特殊時期,廣州市教育局集結全市優秀師資,制作了一批線上教學課程,通過有線電視、網絡電視(IPTV)以及網絡平臺等渠道免費向全市師生開放。有了線上教師,筆者作為原任教師,如何利用好廣州電視課堂的資源,如何將課堂從“三尺講臺”移步“礪云平臺”,發揮“雙師”的作用,讓疫情下的學習保證教育教學質量?本文從補、調、查、推四個方面談談筆者在二年級數學線上教學的一些做法。
一、補
1.補缺處
二年級的線上課堂僅有短短的20分鐘,很難將所有知識點都兼顧到,那么,就要充分利用線上學習后的10分鐘時間“練習與思考”進行補缺。
如,對第三單元《圖形的運動(一)》的教學設計進行研讀后,發現沒有把“對稱”“平移”“旋轉”進行一個對比,于是,利用數學閱讀時間(圖1布置任務),把三種運動作為閱讀材料(圖2)通過具體例子一起呈現,讓學生看到三者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事物運動方式的理解。
又如,第二單元的《平均分》,線上學習是沒有安排課本的主題圖的閱讀,因此,讓學生通過我校“德興礪云智慧平臺”獲取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師用書后附 “多媒體資源”的動畫課件(如圖1),讓學生根據任務單(圖3)對分東西的情境進行有序觀察。圍繞“他們分完了嗎?”“他們分東西時有什么特點?”進行觀察、描述,積累分東西的經驗,初步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補薄處
對數學教學而言,不能僅僅停留在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上;對學生而言,不能僅僅停留在聽課的層面上。線上學習,無法看到學生的整體參與和課堂的反饋,因此,必須補充一些相應的任務,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意識。如,“對稱”一課,通過線上的學習,學生已經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了軸對稱圖形的特征。于是,線下便布置(圖4)“找一找生活中的對稱現象”“剪出和課本不一樣的對稱圖形,再告訴家長,你是怎么做的。”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有著同樣運動方式的事物,剪一剪對稱圖形,親歷和體驗多了,學生的理解也深刻了,也讓教學變得厚實了。
二、調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作業與課堂教學同樣重要。但作業本來就是一種操作方法,不能僅限于書面。二年級不適合留書面的課外作業,因此,需要對作業內容的形式進行調整,以更好地為線上學習服務。
1.調整作業內容
從學生獲取知識的角度而言,作業安排不能僅僅成為鞏固課堂學習的工具,還應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也為了讓學生感受到作業內容和形式的豐富多彩,設計了“和家長說一說”“調查自己書包的資料”的任務(圖5),讓學生自己制定統計方案,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完整過程,培養初步的統計意識。
2.調整作業形式
作業形式的多樣化更能激起二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匯報中完成作業”“動手中完成作業”“實踐中完成作業”“游戲中完成作業”應作為二年級學生的作業的主要形式。因此,在學完《平均分》之后,安排“和家長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布置數學游戲“把一幅撲克牌平均分成3份、4份、6份,分的過程要說清楚分什么、怎么分”(圖6)。學生結合動作,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在運用中提升對除法概念本質的認識。
三、查
課堂學習中,學生在干什么?教師不清楚,如果家長不在身邊陪伴的話,學生的學習活動就更加難以控制。教師無從知道學生是否認真聽課,因此,要對學生線上學習的效果進行檢查。
如,設計“畫一畫”(圖7、圖8)把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的知識用圖畫的方式,讓家長、教師、同學了解。
又如,還可以設計一些選做(圖9、10、11)的任務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并以此檢查學生對線上課堂的課是否聽懂。
四、推
1.推送分享資源
教育部門推送了很多優質的免費教學資源,可作為學校在線教學的補充,幫助孩子科學高效地完成學習。因此,任課教師可選取豐富多彩的、趣味性濃的內容,采取不限于在線直播教學的靈活多樣方式安排學生開展學習。
如,讓學生通過我校“德興礪云智慧平臺”獲取人教版小學數學教師用書后附 “多媒體資源”的動畫課件(如圖12、13、14)再次 感受“平均分”的兩種方法(等分、包含),體會平均分兩種情況:雖然方法不同,分的過程也不同,但是從結果看,本質是相同的,都是平均分。
2.推送優秀作業
“作業評語”不但是作業批閱的方式,更是師生交流的渠道,它所產生的教育教學效果,比說教要強,向學生推送有教師評語的優秀作業,給予學生鼓勵的同時,是師生交流的很好機會、也是生生交流的機會,更給了其他學生借鑒或者榜樣的作用。
如,學習了 “剪一剪”,看見學生的作品,給予大大的贊之外,附上評語“你能說說你是怎么剪出來的嗎?” (圖15)“整個過程很清晰”,都是換個角度告訴學生,教師除了關注結果,還很關注過程。
特殊的時期,特殊的教育教學方式,給教師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共克時艱的當下,廣州市教育局重新定位“教”與“學”,創新性地開啟“互聯網+托底教育”新模式,這既是抗擊疫情的應急之舉,更為廣大教師提供了優秀的資源,除了發揮“廣州電視課堂”以及其它教學資源的優勢,任課教師更需要合理、合適、精心、科學地設計,從補、調、查、推上下功夫,最大限度發揮“雙師”課堂的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