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沒有閱讀就沒有英語學習。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是英語其他技能教學的基礎。針對當前大學生表現出來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效率較低、閱讀能力較差等問題,筆者主要從跨文化視角下如何培養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出發,并結合當下大學生閱讀實際進行闡述說明。筆者認為:應根據學生實際逐步增加學生閱讀量,引導學生構建英語和漢語兩種知識體系并注意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運用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并培養學生的語篇閱讀意識,讓學生從整體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大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跨文化視角;問題及解決辦法
【作者簡介】宋艷,唐山師范學院玉田分校。
引言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英語教師不僅要給學生傳授英語語言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其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是一個重要方面,這一點應當引起我們英語教師的重視。在國際交流越來越密切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應當加強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并且在教學過程中將閱讀與跨文化背景有機結合,從而選擇有效途徑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讓學生通過閱讀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跨文化交際視角下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現狀;
1. 缺乏英語閱讀興趣。高職高專的學生經歷過高考,雖然他們早在小學階段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到英語,但是整體看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英語學習時間算起來十年有余,但是大部分學生平時讀書還是以中文閱讀為主,并不想閱讀英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學生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自身對英語缺乏興趣,那么學生不可能心甘情愿下功夫去學。長此以往,學生也就沒有了學好英語的欲望。
2. 英語閱讀能力較差,跨文化意識不夠。目前許多學生英語基礎不好,英語水平不高,無論詞匯量還是語法都存在問題。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由于在小學和中學時期英語學習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感到困難重重:生詞多、不懂詞意、句子劃分困難、抓不住重點、缺乏閱讀技巧、文章理解不到位等。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因此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面臨著較大的難題。此外,早在學生英語學習初期,由于部分學校英語教學方法不夠科學,詞匯教學方面教師只是要學生簡單記住單詞就可以,很多學生在記單詞時死記硬背,根本不對詞匯進行分析比對,總結規律。這樣的方式最終導致學生的英語詞匯學習枯燥單一,耗時多,但學習效率低下,學得慢忘得卻快。從語法角度看,英語語法與中文語法在句子成分位置和句子結構等方面有很大差異,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為對二者的差異缺乏足夠了解,不能比較異同,因此讀起來頗感吃力。而且很多學生在英語閱讀過程中喜歡運用中文的方式對英語逐字逐句翻譯,沒能注意到中文和英文在文化背景和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所以感到文章讀不通順,或者單詞都認識,但就是讀不懂,不知所云。由于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差,學生普遍不喜歡閱讀英語書籍。對于他們來說,大學英語閱讀文章篇幅長、生詞多、句子難,如看天書。如果再有課后練習,不會做的題加上做錯的題太多,做對的題寥寥無幾,會嚴重地打擊他們的自信,令他們對英語閱讀既厭煩又恐懼,根本沒有任何興趣。
二、跨文化視角下大學生英語閱讀存在的不足
1. 忽視英文和中文兩種語言詞匯語法的構建,不注意英漢表達方式差異。英文和中文在詞匯和語法等方面各有各的特點,二者有很大的區別又有很多聯系。我們在英語閱讀過程中時常需要將兩種語言進行比對,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熟悉英文的詞匯和語法體系、了解英語國家人們的表達方式,而且漢語也盡可能掌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不難想象,一個連母語都表達得語無倫次含混不清的人,我們也無法指望他二語理解表達好到哪兒去。事實上,學生對英漢兩種語言知識系統的構建很不到位,許多學生根本沒有認真系統地學習過語法,詞匯也是學得很不扎實。其次是文章表達方式的差異。英語民族的思維表達方式更加直接,在情感的表達上都是直奔主題,常常會在文章的第一句或者第一段表達自己的意圖,從而根據文章內容進行主題說明,彰顯主題與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漢語民族則更強調辯證分析,對內容進行重點描述,最后來表達文章的主題。
2. 沒有制訂科學周密細致的閱讀計劃。英語閱讀憑三分鐘熱度,不能持之以恒、循序漸進,或只在考試前才讀,平時不讀書,臨考抱佛腳。
3. 忽視閱讀技巧訓練,過分依賴手機。不會閱讀是大學生英語閱讀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學生一提學英語,就是背單詞或者做題。大部分學生除了忽視語音訓練、單詞讀不準之外,閱讀過程中拿到文章見詞就查,根本不進行猜詞練習,不抓文章大意,不找主題句,不區分事實與觀點。一遇到稍微難一點的內容,許多學生并不是反復閱讀,認真理解,而是圖方便,拿起手機上網“一搜了之”。這是很多學生英語閱讀沒有長進的一個重要原因。
4. 英語閱讀死磕課本,閱讀量小、閱讀面窄、跨文化意識不夠。死記硬背是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通病。拿到英語書,每學到一篇文章,先把詞匯表的生詞背下來,然后再看課文,學完課文做練習,再背習題,按部就班,這是大學生英語閱讀的普遍模式。這樣刻板的學習方式會直接導致閱讀興趣缺失,閱讀效率低下,限制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升。筆者發現,學生學英語,除了學習課本或者完成老師布置的練習題,業余時間基本不主動閱讀。課余時間,學生玩手機、刷微信朋友圈的多,很少主動閱讀英文報刊文章,甚至主動閱讀中文,以開闊視野,提升文化底蘊。英語閱讀包羅萬象,涉及領域非常廣,需要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語言知識基礎,更要進行大量的閱讀,有很寬的知識面、較強的文字功底和文化底蘊。顯然,學生做得十分不夠。
三、跨文化視角下大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
1. 英語教學過程中科學有效地融入西方文化,加大閱讀量。英語學習不僅包括詞匯和語法的學習,了解文化背景同樣重要。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文中涉及的語言以及文化特點。教師可先讓學生查閱文章背景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在此基礎上教師加以補充,并對涉及的中西方文化知識進行分析講解。這樣學生可以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表象和本質有充分了解,閱讀能力有進一步提升。
首先讓學生多讀,中文和英文都要讀, 首選經典,同時也包括名人傳記和科普類讀物等。通過加大閱讀量,讓學生積累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和監督,培養學生記筆記的習慣,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這樣的方式對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在英語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知不斷提升,跨文化意識不斷增強。其次,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實現文化背景的全方位展示;或利用電影、微視頻等多種視聽方式,將中西方文化圖片資料、影像資料等向學生展示,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2. 引導學生構建英漢語法知識體系, 注意英語詞匯內涵在中英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異。
英語閱讀中主要涉及詞匯、語法和文化背景。語法是學生英語閱讀的主要障礙。許多學生表示看不懂文章,除了生詞以外,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理解句子結構,詞匯都了解,句子卻看不明白;還有時英文意思好像大致理解了,但前后文又聯系不起來。這種情況的出現,從本質來說,是學生對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掌握得不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構建語法知識體系,不但要構建英語語法體系,還要構建漢語知識體系,并注意二者的區別和聯系,這對英語閱讀非常重要。
除了要構建中英文各自的語法體系并不斷進行比對,還要引導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內涵以及相關文化背景有充分的了解。語言所蘊含的文化,可以通過詞匯來集中體現,不同民族的習俗、價值觀以及行為標準等都可以通過詞匯精準體現。因此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要讓學生注意到這一點,使學生對英語詞匯內容以及延伸的文化有充分理解,并且突破文化障礙,讓學生更順暢地進行英語閱讀。比如“adult” 一詞,中英文就有很大不同,在漢語中通常指成人,即“成熟的人”,而英語中卻是年齡達到18周歲的人。所以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詞匯內涵進行有效的延伸,使學生對不同的文化背景進行正確的分析認知,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從中西方文化差異角度對詞匯進行正確分辨,這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及提升非常重要。
3.增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加強閱讀技巧訓練,提高語篇分析能力。語言離不開文化,英語閱讀實際上既要求學生以中英文兩種語言基礎知識作為基礎,又要求學生有較深的文化底蘊,不但英文流暢,中文也盡量學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注意閱讀技巧的學習和運用,把文章作為一個整體,加強對語篇進行分析,提高語篇分析能力,真正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寫作風格和寫作特色等,真正把文章讀懂、讀透。
結語
沒有閱讀就沒有英語學習。大學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教學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閱讀教學是英語其他技能教學的基礎。針對當前大學生表現出來的閱讀興趣不高、閱讀效率較低、閱讀能力較差等問題,我們可以從跨文化這個視角出發,根據學生實際逐步加大學生閱讀量,引導學生構建英語和漢語兩種知識體系,并注意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運用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并培養學生的語篇閱讀意識,讓學生從整體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靳靜波.跨文化交際視野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路徑探究[J].黑龍江工程學院學報,2020,34(6):68-71.
[2]陳潔.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大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J].海外英語,2020(19):112-113.
[3]顧衛星,孫倚娜,張莉,張卓.校本大學英語課程的英語應用能力培養路徑研究——兼析蘇州大學“英語應用能力培養模式”[J].外語界,2019(3):15-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