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華
摘 要:新課標理念下,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必須摒棄傳統的單向傳授、刻板枯燥的教學方法,改革教學模式,通過優化教學方法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要巧用游戲教學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實踐活動拓展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立足核心素養視角,讓學生學以致用。
關鍵詞:語文課堂;核心素養;教學策略;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8-0034-02
所謂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它與傳統教學模式下以分數為主的評判方式不同,更加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參與合作以及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具體到語文教學而言,它應當是一種內涵廣泛,以語文學習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核心素養所強調的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技能,更是幫助個體更好進入社會,不斷發展自我的綜合素養,既包括傳統的基礎知識與語言積累,又包括學生的人文素養、所掌握的學習方法、思維能力等。毫無疑問,語文學科可以說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最基礎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但立足于新時代下的新要求,在語文課堂中繼續采用機械呆板的傳統教學方式顯然已經難以滿足形勢需要。因此,教師應當以此為起點,著力改革教學方式,將核心素養的培養融入學生的語文學習中,讓自主學習成為學生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意義
在當前教學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對于語文教學而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教育部于2014年4月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這是“核心素養”這一新的育人目標被首次提出。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另一方面能夠著眼于學生未來的長遠發展,讓其獲得受益終身的綜合能力。小學階段,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綜合能力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的關鍵時期。作為學生時代跨度最長的一個階段,其對于個體發展所起到的作用既是基礎性的又是終身性的。與此同時,語文學科無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注重核心素養理念在語文課堂中的引領作用,如同一股清流注入到當前枯燥的教學模式中,是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契機。
二、核心素養引領下語文教學的優化策略
1.巧用游戲教學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高效學習的前提,學習熱情是學生全身心參與課堂的保障。于漪老師也曾說過:“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出來,教學就成功了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了。”因此,基于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游戲教學法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在語文教學中能夠有效融合的游戲多種多樣,識字教學中可以猜謎或編順口溜,古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無論是要求學生動口的或是動手的游戲都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歡樂對對碰”游戲的應用就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前準備好一個由各種偏旁部首以及文字組成的轉盤,在課上讓學生上臺轉動轉盤。通過多次轉動轉盤,學生就可以將轉盤上轉到的形旁和聲旁組合形成各種漢字。如形旁“氵”“馬”“女”“亻”就可以分別與聲旁“也”組成“池”“馳”“她”“他”這四個不同的形聲字。這種充滿童趣又極富智慧的拼字游戲,不僅能夠讓學生對形聲字是由形旁和聲旁兩部分組成的以及聲旁表音、形旁表示字義的類屬等知識印象鮮明深刻,還能夠讓他們在快樂的游戲中輕松地掌握一批具有規律的漢字。而且學生在玩這個游戲的過程中還可以不斷地開口讀各個生字,從而進一步熟悉并最終掌握它們。可以看到,將語文教學融入到游戲活動中,能使整個課堂充滿樂趣,這既符合學生愛玩好動的特點,又能讓學生保持對學習內容的高度關注,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運用游戲教學法的過程中,不應拘泥于某種固定的形式,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2.通過實踐活動拓展學習空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
自主學習意識也是核心素養培養中主要強調的一點,教師有效利用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是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方法。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內資源,還要將家庭、社區等課外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來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例如,一些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較少,但他們對于誦讀韻律詩文卻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開展“誦讀詩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圖書中找故事,或者通過觀察身邊的點滴尋找諺語、歇后語。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童話、古詩等內容的誦讀,并組織一些成語接龍類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最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再如,學生在進行語文寫作時常常存在不知從何寫起的問題,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缺少豐富的生活體驗。因此,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體驗生活的能力,有意識地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校期間教師可以組織一些集體活動,讓學生到附近的社區或者敬老院,為老人們服務。在下雪天,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堆雪人、打雪仗。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注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充分感受實踐過程中的樂趣。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家里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生活經歷,如幫媽媽洗碗、拖地,學著做一些菜,經常和家人一起去郊游等,這些體驗都可以成為他們寫作時的靈感和素材,讓他們有東西可寫,更樂意去寫。這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核心素養中所重點強調的。
3.立足核心素養視角,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無論是運用游戲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運用實踐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都能讓學生學以致用。身為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改革語文教學方法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當前的語文學習成績,更為了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扎實的語文基礎是學生進行進一步學習的保障,在語文學習中建立起來的核心素養是優秀學生的重要標志。這能夠讓學生擺脫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帶著飽滿的學習熱情、自主學習的意識去主動學習,使他們掌握更多的知識并學以致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推行核心素養對于新課程改革的落實與再升級意義重大。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語文教師能夠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拓展學習資源與途徑,注重規律,避免“填鴨式”的強制性教學與死記硬背,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意識貫徹始終,賦予語文課堂十足的活力。因此,語文教師要扮演好輔助者的角色,使學生真切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價值和積極作用。這不僅僅能夠使教學本身更加高效,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讓他們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核心素養,成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祖琴.基于學生語文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模式的構建[J].課外語文,2018(04).
[2]丁文靜,韋冬余.試論語文核心素養的含義、特征及培養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學模式理論的分析[J].現代語文,2016(06).
[3]張建榮.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甘肅教育,2019(16).
[4]王禮平.語文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與培養[J].山東教育,2017(27).
[5]趙思玉.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構[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