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福元
摘 要:具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助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括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可以從要求學生字跡規范工整、書面語言富有文采這兩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可以從要求學生口頭表達言簡意賅、多使用禮貌用語這兩方面入手。
關鍵詞:語文教學;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書面表達;口頭表達
中圖分類號:G421;G623.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7-0054-02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學生學習語文的最終目的是提高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而語言表達能力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語言表達能力主要包括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有效策略,既注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強化,又注意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語言表達能力概述
1.書面表達能力
書面表達能力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形式之一,主要指學生通過文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等。在語文教學中,書面表達能力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例如,平時課后作業及期中、期末考試等,都對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書面表達能力主要有以下兩點特征。第一,語言使用的規范性。書面語言是非常嚴謹的,不僅要具備一定的文采,更要講究語言形式的正規性和嚴密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進行書面表達時都是寫大白話或口頭用語,這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面語言。第二,書面表達能力非常看重書寫。由于書面表達是通過文字的方式傳達個人思想,所以在書面表達過程中文字的書寫表現非常重要。不妨以學生的作文為例,假設兩名寫作整體能力比較接近的學生以同一主題寫作文,其中一名學生的字跡規整,而另一名學生相對凌亂,這樣就會讓閱卷教師對他們產生不同的印象。即便這兩名學生的作文質量不分伯仲,但在閱卷教師的心中肯定是字跡規整的學生更占優勢。
2.口頭表達能力
與書面表達能力居于同樣地位,并在學生求學之路上扮演著重要角色的另一項基本能力就是口頭表達能力。語文作為學生的母語學科,在日常生活中和與他人展開人際交往時會被充分利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母語人人會說,貌似簡單,實則不然。口頭表達能力也是一門比較復雜的藝術,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簡單。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強化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理論化、系統化地向學生傳授口語表達相關知識,切實增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1.培養書面表達能力的策略
(1)字跡規范工整。書面表達能力在學生語文求學之路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提升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讓學生做到字跡書寫規范工整。這不僅是提高書面表達能力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任務。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的字跡書寫規范工整呢?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第一,教師要對學生的字跡給予足夠的關注。一直以來,很多教師認為做好書寫工作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但是很多學生并不具備高度的學習自覺意識,并未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這時,就需要教師參與進來,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注和指導。教師可以要求全班學生統一練習楷書,即使部分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未能達到專業的楷書書寫要求,但在寫字過程中也能做到橫平豎直、字跡清晰。第二,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字跡的規范工整,不僅能夠體現學生良好的書寫能力,更能彰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需要學生數年如一日的堅持。因此,在書寫方面教師要鼓勵學生堅持下去,把練字當成一種樂趣,成為一種習慣。
(2)書面語言富有文采。書面表達能力除了包括字跡規范工整外,還體現在語言的文采方面。與口頭表達相比,書面表達更能考查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語文作文考試中,語言的文采性和辭藻的華麗性是文章檔次的重要參考因素之一。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的書面表達做到語言富有文采、言辭華麗、詞藻豐富。要想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展開教學。第一,多種修辭方法的使用。修辭方法的使用可以使整篇文章的表達效果得到質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多使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方法。同時,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大膽使用修辭方法。當學生出現用詞錯誤或用語不當時,教師應當耐心指導,而不是嚴厲批評。這樣,才能讓學生大膽實踐,并在實踐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應用能力。第二,對言辭華麗的認知要準確。一個句子無論多么華麗,都始終不能改變這個句子的表達含義,更不能左右這個句子在整篇文章中的地位。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言辭的華麗性只是寫作的一種輔助手段,只是為了使文章錦上添花。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也沒有必要為了刻意追求詞藻的華麗性而耗費大量時間,以免舍本逐末。教育學生運用修辭手法和詞藻來修飾句子的同時,教師更需要做的是要求學生夯實自己的寫作基本功,如觀點表達要直接、修辭手法使用要恰當、觀點論證的案例引用要合理、整篇文章寫作中不能存在贅筆,等等。學生只有達到上述要求,才能真正提高自身的書面表達能力。
2.培養口頭表達能力的策略
(1)表達要言簡意賅。提升口頭表達能力,首先要做到的是實現口語表達的直接性。言簡意賅地說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是口語表達的重要特征之一。為了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以以課文《窮人》教學為例,在這篇課文的教學工作接近尾聲時,可以用口語表達形式把這篇文章的概括性內容向學生展示出來,如:“《窮人》這篇文章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它主要介紹了女主人公桑娜在得知鄰居西蒙過世之后,把她的兩個孩子帶到自己的家中撫養,桑娜的丈夫回家后認同了桑娜的做法。”學生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以及對教師最后的概括性口頭表述的了解,可以加深對書面表達語言和口頭表達語言這兩種語言形式的認識,能夠理解口語表達具有語言簡練、目的直接的特點。
(2)多使用禮貌用語。人際交往離不開口頭表達,所以在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人際交往中的細節,如注意禮貌用語的使用。禮貌用語是口頭表達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與他人交際時需要講文明、講禮貌,多使用禮貌用語。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效果,還能彰顯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時代新人應具有的良好品質。引導學生使用禮貌用語,培養學生講文明、講禮貌的習慣,可以讓學生從與親人的相處過程入手,培養學生對親人的感恩意識。在生活中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與他人交往時都很注重禮貌,但是面對把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父母,卻很少表達出感謝、感恩之情。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與父母進行語言交流和交往時,更要注重禮貌用語的使用,讓學生知道:當父母為自己付出辛苦、付出關愛時,要表達自己的感謝和感恩之情;當自己犯錯時,要向父母道歉,表達自己的歉意。教育學生對父母講禮貌,就是在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塑造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德育與文化課教育的有機結合,這也是廣大教師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因此,語文教師要正確認識語言表達能力的基本含義,并針對書面表達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真正實現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從而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小欽.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6).
[2]徐翀.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J].文學教育,2018(06).
[3]康曉棠.語文教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提升的路徑選擇[J].語文建設,2016(35).
[4]萬曉霞.大語文教學觀下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J].語文教學通訊,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