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彩瓊
摘 要:游戲是常用的體育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可根據課程內容合理選擇游戲內容,根據天氣情況靈活選擇游戲場地,根據學生的客觀情況設計游戲競賽環節、確定游戲難度,以此發揮游戲的教學價值,為學生終身參加體育鍛煉奠定基礎,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體育;游戲;興趣;教學價值;學科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7-0136-02
體育課程是增進學生健康的重要途徑,對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青少年時期是心智成長的關鍵階段,如何以有效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課程學習,對于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科素養至關重要。而體育課程的游戲教學具有趣味性強、內容豐富以及較高的參與度等特點,與學生認知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十分契合。基于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經驗,在課程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方面,積極利用游戲資源,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活動,并基本形成體育鍛煉習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究合理運用游戲教學,提升學生體育素養的策略。
一、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游戲項目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選擇游戲內容時要明確以下幾點。第一,游戲本身是為體育教學服務的,要避免出現為使用游戲教學方法而生搬硬套的情況,否則就違背游戲教學的初衷。第二,體育課程的游戲教學要以相關的教學指導綱要為基礎,然后在此基礎上制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第三,要根據具體課程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游戲項目,以提升游戲教學的實際應用效果。
例如,在進行“跳躍”相關教學時,為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的教學目的,教師可以選擇“跳方格”游戲輔助教學。在游戲之前,教師在地面畫一些小方格,并給學生示范游戲的規則,即把沙包扔到某個方格里,然后按照一定的順序跳格子。教師還可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改進游戲方式,如增加游戲靈活度,或改變格子的排列方式,以提升游戲的整體趣味性,引導學生體驗運動樂趣。這種以“跳方格”游戲進行的體育課程教學,與單純的重復跳躍練習相比,不僅能提升運動效果,還能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掌握相應的運動技能,并增強體能,最終達到提升學生體育學科素養的目的。
二、根據天氣情況靈活選擇游戲場地
體育課程以戶外活動為主,教學過程當中難免會遇到雨、雪、大風等極端天氣,此時,部分教師會選擇取消體育課,讓學生在教室自習,或由其他學科教師開展教學活動,而這無疑會影響體育課程的正常教學,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積極性。針對特殊天氣,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F有的教學場地,靈活開展體育課程教學,盡量避免天氣因素對體育課程的不利影響。
例如,教師在進行100米跑的室外體育教學時,突然下雨了,此時可以創新體育教學形式,將活動場地轉移到學校走廊,發散思維,將100米跑轉變成具有趣味性的室內往返跑游戲或雙龍戲珠游戲。雙龍戲珠游戲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組,在每組中,后面的學生將雙手搭在前面學生的肩上或抱住腰,最前面的學生為龍頭,最后面的學生為龍尾?;顒拥囊巹t是每組的龍頭去抓另一組的龍尾,以此讓學生充分活動各關節及韌帶。需要注意的是,室內環境不同于室外環境,教師選擇的體育游戲項目不能太激烈,以防止摔倒。
三、根據學生的客觀情況設計游戲競賽環節
體育課程的教學目的,不是把所有的學生都培養成為運動員,而是通過身體練習,讓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與方法,增進健康,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和能力。在運用游戲法開展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發展需要,從游戲內容設計到競賽環節設計,始終以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注重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學習方法,并學會體育學習。因此,在設計游戲競賽環節時,教師可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實際學習情況為基礎,確保競賽環節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又能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發展體能,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競走”時,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開始前,以“籃球傳球”游戲作為導入環節。首先將所有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籃球傳球競賽,對于游戲的獲勝方可以給予口頭或物質獎勵,對于游戲中落后的小組可以采取表演節目等象征性的懲罰措施,以此加深學生對“競技”的理解,讓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并樹立正確的競賽勝負觀,以培養勝不驕敗不餒的意志品質。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參與“籃球傳球”游戲活動的熱情,引入競走的教學內容,給學生講解競走的發展歷史、動作要求、經典動作、比賽規則,讓學生全方位了解競走比賽項目,并與已有的體育經驗和生活經驗相聯系,以此激發、培養學生參與競走運動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四、根據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合理確定游戲難度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要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特別要關注體育基礎較差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他們的自尊和自信,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地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將分層教學與游戲教學有效結合。分層教學本身是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身體素質、學習情況以及體育知識掌握能力的基礎之上的,具有針對性,可以有效避免傳統“一刀切”教學方式的諸多弊端。這樣的體育教學活動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也充分考慮不同學段學生的體育學習基礎、身體特征、體能發展敏感期和心理發展特點等,有利于提高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提高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并可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經驗,讓學生學會體育學習和鍛煉。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基于學生的基本狀況,如運動技能、身體發育等情況,將學生分成高、中、低三個層次,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不同的體育游戲項目。例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體能有限,心智的發育也處于發展階段,對此,教師可以設計整體難度相對較小、活動量適合低年級學生實際的、對運動技能要求相對較低的游戲類型,諸如“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這些游戲的運動量適度,不會對學生造成身體傷害。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提升游戲的難度以及運動的整體強度,可以設計“拔河比賽”“蛙跳”等類型的體育游戲,以此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這些游戲本身還具備競技性,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課程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運動興趣與需求,教學內容的選擇和設計應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為重點,并與學生已有的體育經驗和生活經驗相聯系,激發與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诖?,教師可在體育教學中引入游戲教學法,并根據課程內容合理選擇游戲內容,根據天氣情況靈活選擇游戲場地,根據學生的客觀情況設計游戲競賽環節、確定游戲難度,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和體能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芳.基于創新角度下小學體育教學方法的思考[J].小學教學研究,2019(33).
[2]王順民.淺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天津教育,2019(32).
[3]張宏魁.小學體育專業化與興趣化教學實踐[J].青少年體育,2019(02).
[4]隋顯濤.淺談核心素養下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與注意事項[J].當代體育科技,2019(31).
[5]劉靜.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法的引入與實施[J].田徑,2018(02).
[6]傅淑英.論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9(18).
[7]殷兆平.基于游戲的小學體育項目教學探究[J].體育風尚,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