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政華
摘 ?要:小學語文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朗讀是讀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通道,有效的朗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和認知,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內容。本文主要闡述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朗讀能力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5-0161-02
【Abstract】The purpose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is to improve students'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Reading aloud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readers and authors to communicate their thoughts and emotions. Effective reading aloud can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cognition of the text and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aloud in primary schools,and explore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reading ability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Reading ability;Research
1.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普通話水平不高
由于學生的生長環境,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過多的使用方言,導致學生普通話水平不高,這對學生進行朗讀也有一定的影響。在地方小學中,學生會覺得說普通話特別別扭,甚至會招來其他同學的嘲笑,因此在教學中很少會有學生用普通話進行回答問題和交流。甚至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使用方言,很多教師都是當地人。尤其在農村小學,教師也許就是該村子的人,說普通話會顯得十分怪異,因此在教學中會用方言進行教學。這樣學生接觸普通話的機會就變得更少了,這種情況對培養學生朗讀能力有極大的影響。
(2)朗讀教學中缺少實際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感情理解,讓學生在理解文章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礎上,讓學生的朗讀變得更加有情感,然后在深情的朗讀中,對文章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知。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沒有重視朗讀帶來的教學效果,所以很多學生在朗讀課文時只是單純的將文本念下來,沒有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也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主旨含義,這種模式根本無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對朗讀教學并沒有太大的重視,朗讀在考試中也不占據具體的分數,因此在教學中會有一些忽視作用,影響朗讀教學的正常開展。
(3)朗讀訓練過于形式化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相對較差,所以在小學生的世界中,對一件事情的認知是從感性慢慢發展為理性。很多教師在朗讀教學過程中都過于形式化,對課本進行簡單的閱讀,只會讓學生對文中的故事情節產生興趣,無法讓學生了解作者思想感情。小學生的思想以及情感過于簡單,根本無法從中去更好的理解文章、進行朗讀訓練,情感意識薄弱讓朗讀變得沒滋沒味。形式化的朗讀教學,很難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也無法正確的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從而影響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4)朗讀形式單一時間不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夠朗讀的也只有課本內容,教師要求學生將課文內容進行朗讀,朗讀的形式非常單一,而且學生的朗讀時間也不夠充足,導致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朗讀的興趣,也無法發揮朗讀的教學作用。一般來說,在語文教學課堂中,對新課文的學習會進行簡單的朗讀,除此之外,再也沒有任何朗讀的時間和機會。朗讀的形式一般為輪流朗讀或者是獨自完成朗讀,也沒有其他過于豐富的形式,學生的朗讀興趣不夠,朗讀能力也自然不會提升。
2.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朗讀能力的策略
(1)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和熱情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想要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就要激發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和熱情,讓學生主動的進行朗讀并意識到朗讀帶來的意義以及作用,進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音樂,然后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文情境,讓學生在音樂的烘托下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然后讓學生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欲望和朗讀熱情。要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內心去散發對朗讀的喜愛和興趣,這樣才能讓朗讀教學變得更加有效,促進朗讀教學的有效開展。
例如:在學習《狼牙山五壯士》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播放一些相關的音頻資料,然后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中,那些勇士的英勇,感受到文章中那激情澎湃的感情,進而幫助學生進行,更有感情的朗讀,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讓學生能夠在富有感情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情感。文章所描繪出的五位壯士的英勇,要讓學生在音頻和視頻中去深刻的體會,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的情感認知得到提升,去感受到文章中的深刻情感,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朗讀,提升語文教學質量。
(2)加強朗讀教學的指導
小學語文教師提高自身對專業能力,創新教學理念,提高思想認知,要意識到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明確朗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幫助小學生理解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主要內容,而不是讀的好聽,表演給別人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己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想象力,進行富有感情的朗讀,明白文章的主要內容。另外,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新朗讀的方式,給學生營造新穎的朗讀氛圍,讓學生在多元化趣味性的朗讀教學過程中,提高自己對朗讀的學習興趣,鍛煉自己的朗讀能力。
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角色扮演,讓不同的學生讀不同的內容,也可以讓學生進行齊讀,男女讀等形式,活躍朗讀課堂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進行有效的學習。其次教師還要在朗讀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指導作用,觀察學生的朗讀狀態,避免小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普通話不標準,停頓不合理,感情不恰當等問題,規范學生的朗讀習慣,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例如,在《少年閏土》的朗讀中,就可以進行角色扮演,讓學生進行更好的朗讀,從中去深刻理解課文,提高朗讀的能力。
(3)傳授朗讀的技巧
在培養小學生朗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傳授給學生朗讀的技巧,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形式中掌握朗讀的方法。教師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材內容選取恰當的朗讀方式。比如:在學習一些簡單的文章是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快速的自我閱讀法,讓學生快速的了解文章大意,而反復詠讀法可以讓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提高小學生的語感,而詠讀法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不同的朗讀方法發揮的作用也不同,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朗讀方法,讓學生進行朗讀。
教師還應該加強朗讀訓練,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可以在課內課外都能進行有效的朗讀。比如說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優秀的課外資料讓學生進行朗讀,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狀況,制定合理的朗讀目標。傳授朗讀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體驗到朗讀帶來的魅力。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散自己的思維,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想象自己正處于真實思維環境中,然后再對文章進行朗讀,增加朗讀的效果。
(4)信息技術輔助朗讀教學
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去輔助學生的朗讀,促進學生的朗讀能力。在教學中要確保自身的朗讀能力,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模范。朗讀需要學生發音標準、普通話標準。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普通話教學,潛移默化下讓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得到提高。與此同時,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朗讀教學,促進朗讀能力的有效提升,讓學生的參與興趣得到提升,積極地面對朗讀教學,讓學生的信息素養還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例如,在《月光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去檢測學生的發音是否標準。讓學生錄制一段內容的朗讀,并在多媒體中進行轉化,檢測學生的發音是否標準。其實就像現在的手機的語音轉化功能也可以進行簡單的檢測,看學生所朗讀的內容是否能夠完全轉化成功。在這種趣味性的方式下,學生的朗讀興趣會得到提高,同時讓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會更加友好。還可以每日用電子產品給教師發送一段語音,并對其檢測,讓學生的訓練興趣和訓練方式得到改善,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語文發音和朗讀能力,讓小學語文的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促進語文教學的進步與改革。
(5)優化朗讀評價體系
在語文朗讀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是不可避免的。教師要在日常的語文朗讀教學中,積極的引導學生,讓學生對朗讀教學的積極性得到提高。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開展合理的朗讀評價,這是提升學生朗讀能力的關鍵途徑。評價的體系和語言以及方式都需要得到注意和完善,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評價的有效性。小學生本身的身心發展尚不完善,有效的評價往往比批評的價值要大得多,所以教師要善用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例如,在全班進行朗讀時,有名學生的朗讀過于快速,其他學生跟不上,導致整體的朗讀效果變差。這時如果教師點名批評該學生,會讓學生的自尊心受損,讓學生的朗讀意識降低。所以要避免這種做法。可以通過鼓勵評價的方式來讓該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自覺改正。教師可以說,某某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較大,想必是在課前認真學習了,這一點值得其他學生學習。但是在朗讀中要等等大家,這樣才能提升整體效果。用鼓勵評價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朗讀能力。
3.總結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要意識到朗讀的重要性,并在教學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培養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能夠通過深情的朗讀去靠近文章作者,并感受作者的情緒。但是目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要發現教學中的不足,努力提高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加強朗讀的指導,傳授朗讀的技巧,讓學生在朗讀中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彭立云,劉璐.淺談小學語文課堂上朗讀能力的培養[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04)
[2]唐雪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8(10)
[3]高學雷.不與文本“熱戀”是讀不出感情的!——基于語文朗讀教學的文本解讀[J].小學語文教學,2020(11)
[4]王紅.讓每位學生都成為朗讀者——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思考[J].全國優秀作文選(寫作與閱讀教學研究),2020(02)
[5]李花花.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A].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貴陽會場)論文集(三)[C],2020
[6]沈文梅.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朗讀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9(29)
[7]陳玉米.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方法[J].華夏教師,2017(21)
[8]徐廣標.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2)
[9]王洋. 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知識文庫,2020(07)
[10]何雍胤.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措施分析[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