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年
摘 ?要: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中小學書法教育在培養學生的書寫技能書法藝術欣賞能力、審美情趣和文化素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要重點研究書法課堂教學,以課堂書法教學為切入點,探討書法教學的策略和方法,提高書法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小學;湘美版;毛筆;書法教學;教學策略;書法與寫字
【中圖分類號】G622.0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3-0041-02
【Abstract】Calligraphy is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rt.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writing skills,calligraphy art appreciation ability,aesthetic taste and cultural literacy. The school should focus on calli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and explore th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calligraphy teach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Key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Xiang us models;Brushes;Calligraphy teaching;Teaching strategy
1.中小學書法教學的特點
書法是漢字書寫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美麗瑰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書法教學應以古代經典碑帖為范本,通過筆法(包括起、行、收、提、按、使、轉),字法(包括大小、收放、擒縱、錯落、筆畫的連帶呼應關系),章法(包括整體布局、疏密、虛實、節奏、陰陽),墨法(包括濃、淡、枯、潤),感受漢字的天生麗質和獨創造型之美;書法更需要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兒童去傳承和弘揚,通過對經典碑帖的臨摹,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創新能力。其他科任教師,也要將書法融入到語文教學,甚至其他各科教學及學校文化教育活動之中。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漢字書寫運用規則,提高書寫技能。培養學生熱愛書法的濃厚興趣,掌握不同風格、不同書體點畫、結構和章法的不同特點并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特別是在這個電腦文字處理技術日漸普及的年代,毛筆書法這種傳統藝術形式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漸行漸遠。在這種背景下,開展書法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
開展書法教學,讓學生掌握書法的基本知識,提高書寫技能,提高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感受書法的無窮魅力。書法還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知因素,并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書寫工具美。書法以特制的毛筆,吸墨、存墨、吐墨成形為工具,以宣紙墨分五色為載體,蘸墨書寫,字可大可小、可粗可細,榜書大字丈余,蠅頭小楷,方寸之地可寫千言的特有表現力,書寫者通過指腕提按巧妙的配合、聚墨成形、積點成線,用各種不同的線條組成不同的文字。在輕重、疾緩、遲澀的不同用筆方法中展示無窮的魅力。毛筆用墨極其講究,可表現濃淡、枯潤、飛白、折釵股,屋漏痕、漲墨及墨分五色的奇特效果。第二,書寫載體美。毛筆書法以漢字的“以意象造型,追求形式美”,來表現視角張力。第三,結構之美。漢字點畫結構間的連接、搭配和組合,傳遞出中國的陰陽道易思想,具有動態平衡、錯落有致的哲學思想,生動地表現疏密相間的參差變化。第四,形式之美。書法有表現空間造型,計白當黑,“疏可以跑馬,密不可透風”,布局謀篇、虛實相生的藝術形式之美。利用線條的粗細、長短、曲直的變化,呈現出生命的律動,以至達到“感天地、泣鬼神”的目的。第五,意境之美。書法通過學生的精準臨摹,還原古人的書寫狀態,追求書法的意境和神韻,將書寫者感情的豐富變化淋漓盡致地訴諸筆端,剎那間完成跌宕起伏的感人作品,架起作者與欣賞者之間感情的橋梁。
2.中小學書法教學的具體模式
湘美版書法教材以《中小學書法教育綱要》為編寫依據,遵循書法教學的基本規律和中小學學生接受的認知特點,教學范本源自于經典碑帖,如選用顏真卿的《勤禮碑》等為教材,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合理地設計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提高學生掌控筆墨的能力。
(1)注重直觀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課堂中運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教學,引領學生直觀感受書法的內在之美。通過“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的原理,感受毛筆書寫時起筆、行筆、收筆的細微動作,體會點畫線條的粗細、曲直、長短的律動,張力及視覺沖擊力,感悟毛筆書法豐富的變化。同時,書法教師還可以通過實物投影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形式多樣,內容各異的書法作品。
書法教師,還要具有一專多能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能讓學生學會用毛筆或鋼筆對歷史經典碑帖精準臨摹,不僅包含外觀特征因素,還包括力度、動勢、輕重內在感受性的因素,也包括敏銳地感知毛筆書法作品的點畫特征,如:在學習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中,讓學生感受毛筆書法作品的起筆、行筆、行筆和收筆的力量感。在學習顏真卿的《顏勤禮碑》時,要把握漢字的點、橫、豎、撇、捺、折、鉤、挑等基本點畫特征,觀察到每一筆起筆、行筆、收筆的微妙變化及逆鋒起筆、蓄勢待發的特點及字正,體斜、主筆突出、粗細分明、典雅莊重、變化多端、銜接自然、神采活現并摻雜篆隸的韻味。如書寫“九”字,有些空間寫得相對窄些,有些空間寫得寬些,注意每個筆畫占用空間的大小,掌握空間布白的變化。
書寫“官”字時,寶蓋下面覆蓋著“?”字,五個橫畫要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寫“安”字時,則與“官”字形成鮮明的對比,“安”字的寶蓋頭要寫得相對窄些,不能與“官”字寫成一樣了,凸顯下面的“女”字,表示家中有女則“安”。在寫“公”字時,如:是一個看似簡單的字,要在上面短撇和斜點之間筆畫占據較大的空間,上面撇點與下面結構之間筆畫占據較小的空間,形成鮮明的對比,下面三角形結構要保持平衡,避免字重心不穩的現象。
(2)運用書法的圖式,激活學生的想象力
毛筆書法的造型“囊括萬殊,裁成一相”,追求書法特有的“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夫書之所達不易盡于名言,言之所通尚難行于紙墨”的藝術效果。書法教師可以在毛筆教學中引入具體圖式,培養學生的讀貼、摹貼、臨寫、比對、調整的學習手段,養成意在筆先,力求準確的前提下,將書法與大自然的萬物密切聯系,使學生充分感受書法與生活的密不可分,體會書法的內在因素,養成眼到手到,不能貪多求快,爭取把每個字臨寫到位,養成書寫后認真反思比對,找出問題的良好習慣。以湘美版書法教材為例,書法教師在講解楷書的基本筆畫時,要適時引入造型圖式,運用學生日常熟悉的自然萬物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以練習楷書“永”字為例,可以運用“永字八法”,“筆陣圖”的原理,將每個筆畫與自然現象或生活現象聯系在起來,用形象化的語言,把字帖字的筆畫動態,動勢與力度等相對抽象的感受性的因素具體地說出來,激發學生對書法的理解和體悟。如:點似人的眼睛要左顧右盼;橫有一種馬拉韁繩的力量;鉤短似跳躍;提像揚鞭打馬的姿勢;撇似女子用箅子梳發的動作;短撇猶如鳥雀頻啄等等。如,書寫“大”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站起來,將自己的身體擺成一個“大”字,通過手腳的動作和重心變化,體會“大”字的間架結構與人體構造的內在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又如,在書寫“子”字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書寫的“子”字,將其與鳥飛之形象聯系,想象和領悟“子”字所具有的鳥雀飛躍的生動姿態,從鳥飛之形中獲得書寫“子”的字勢和藝術造型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書法的韻味
學校要將中小學毛筆書法,納入課堂中,開足課時,保證學生有足夠地練習時間。讓學生在學習書法中,具有觀察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激發學習書法的興趣,將書法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能夠日常運用的能力,即學以致用。讓學生嘗到學書法有成功的甜頭,即學有所成。讓學生進入學習書法的佳境,增強學習書法的信心。
書法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審美要求。魏晉南北朝崇尚書法的神韻,即“晉人尚韻”。晉人有“積畫成字,積字成句,積句成篇,謂之文”的這一說法??稍凇短m亭序》中得到印證。王羲之的《蘭亭序》將書法的技巧和絕妙的文字、環境、和作者的豐富感情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全篇字勢靈動飄逸,娟秀清麗,將筆法、字法、章法、墨法的來龍去脈,起、收、提、按、使、轉、翻折,表現得淋漓盡致。章法特有的字勢造型的極富變化,具有立體感和生命張力。比如一個簡單的“之”字竟有二十多種不同寫法和字勢。整篇章法自然通暢,縱有行,橫無列,字與字,大小參差、長短搭配、錯落有致,集欣賞、臨摹書法的絕佳范本。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為其本人被尊為“書圣”,成為學習書法者追捧楷模和評價書法藝術的標尺。
書法教師還要引領學生通過書法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仔細揣摩毛筆書法作品的藝術風格和特點,深入挖掘毛筆書法作品的內在意蘊,從而加深對毛筆書法作品的審美理解。以鐘繇的小楷作品《宣示表》為例,讓學生體會毛筆書法作品中的剛柔相濟的點畫特征,感知書法自然錯落的章法,領略書法中散發出來的濃厚醇古、雍容端莊的優雅的獨特魅力。唐代是中國書法的巔峰,涌現出了像歐陽詢、顏真卿這樣的書法大家,創作出大量的流傳后世的經典書法作品。比如顏體楷書作品《顏勤禮碑》就是其中的典范。學生臨摹學習這本字帖時,要理解通篇作品的氣勢磅礴、沉雄渾厚的藝術個性,感受書法筆畫的粗細變化,寬博厚重的藝術特點。
(4)增強學生的審美表現力
書法教師要為中小學生提供寬松、自如的書法學習氛圍和環境,精心創設豐富多樣的書法練習活動,激發學生練習書法的熱情,并在書法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毛筆書法練習過程中產生的獨特認知和理解。教師要適時給予學生指導示范和鼓勵,允許學生在毛筆書法練習活動中大膽表現自己的思想,鼓勵學生將毛筆書法練習與生活相聯系。在書法練習的過程中,教師無須過分追求毛筆書法的盡善盡美,而要鼓勵學生掌握毛筆書法的筆畫基本形態,了解毛筆書法練習時的起筆、行筆、收筆的基本法度,適當添加國內外當代書法藝術作品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鼓勵學生采用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書法創作,使學生的書法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5)讓學生明白書法與寫字的區別
書法教學讓學生養成日常書寫,就是提筆練字時,讓學生捕捉到書法作品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內在表達的意境之美,開啟中小學學生快樂的書法之旅。以經典碑帖為標尺,反思并能評述自己及同學的書法作品。把臨摹是否精確,像與不像,結體是否工整作為觀察和評價的抓手。不同書體的特點并讓學生真正明白寫字與書法的根本區別在于:寫字僅具形質,貴在實用,書法不僅具有形質,還賦予情性,書法作品感動人處在于情性。這樣寫出的作品才能精彩動人。
3.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學書法教學要結合中小學生的興趣和特點,使學生意識到提筆就是練字時,通過采用多樣化的書法教學實踐,培養學生對書法練習的熱情,從不同角度入手的學習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書法豐富的想象力和表現力,讓學生捕捉到書法作品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內在表達的意境之美,開啟中小學學生快樂的書法之旅。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書寫體驗,以經典碑帖為標尺,反思并能評述自己及同學的書法作品。把臨摹是否精確,像與不像,結體是否工整作為觀察和評價的抓手。讓學生認真觀察,發現不同書體的特點及書法家風格的差異性,鼓勵學生把自己發現的差異特點,自己組織語言將其說出來。最終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將從觀察感受評價中獲得的經驗運用自己的書寫實踐中,并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和體會書法作品,豐富自己的書寫實踐內容。同時,還要在練習毛筆字的時候,體會毛筆字與鋼筆字之間的區別,如鋼筆無八面出鋒、無法展示虛實、無法表現粗細變化的局限性,但學好了毛筆書法,可大大提高鋼筆字的日常書寫能力,學生會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學生容易養成提筆就是練字時,大大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書寫能力、想象能力和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同時,通過書法教學,讓學生明白寫字與書法的根本區別在于:寫字僅具形質,貴在實用,書法不僅具有形質,還賦予情性,不但實用,還具有欣賞收藏的價值。書法作品感動人處在于情性。書法中的每一個點畫能正確地表現起、行、收、提、按、使、轉,才能使每一點畫,賦予情性。這樣寫出的作品才能精彩動人。這是中小學書法教學的根本目的。
參考文獻
[1]法蘇恬.核心素養視域下的中小學書法教育的思考[J].中國教育學刊,2020(03)
[2]耿國華.中小學書法教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J].書法教育,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