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淑芳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身體健康程度越來越受到關注,尤其是現階段青少年身體素質不斷下降,體育鍛煉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熱門話題。在當今教育形勢下,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和師生的關系已經發生了變化,不再是傳統的教師單一的向學生進行知識傳授的過程,而是變成了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主動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進行體育知識訓練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小學體育;師生關系;有效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3.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13-0181-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egree of physical health,especially at this stage the physical quality of young people continue to decline,physical exercis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Peoples Daily life. Under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situ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room has changed. It is no longer a traditional process of teachers imparting knowledge to students,but a democratic,equal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teachers should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novate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E knowledge train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The elementary school sport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Effectively build
作為小學體育教師,師生關系對我們的授課質量效果更佳,產生明顯的影響。因為體育是一門以實踐課程為主的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共同進行游戲活動比賽,彼此分享著體育課程學習的快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對于教師的課堂教學,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體育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導者,應該首先端正課堂教學態度,以自己的教學態度關心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也要認真分析病根,本著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的原則,和學生處理融洽的師生關系,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就會以極大的熱情上好每一節體育課。
1.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都是對學生進行規范動作的示范,然后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動作展示進行模仿訓練,這樣的教學方式容易導致學生喪失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無法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和教師之間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更多的是通過嚴謹的教學態度,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而學生更多的是懷著敬畏之心來接受所學習的體育知識,這樣的師生關系無論是在課堂上或者是課余時間都過于單一,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積極活躍的進行知識的學習,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受到局限。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促使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教師根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解答,互相交流,讓不同性格不同觀念的學生都能夠在課堂上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有利于學生在教學帶領下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訓練,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激情,把更多的時間交還給學生進行實踐練習。體育上課的環境主要集中在室外,相對于其他課程而言,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機會也會更多,同時通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專業技能,增強學生的體質,還有助于學生通過運動緩解心理方面的壓力,讓學生擁有健康的學習心態。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提高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效果,有助于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掌握,同時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性格特點,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的不同閃光點,盡可能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2.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和諧師生關系構建的策略
(1)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給予學生足夠關愛
小學體育教師需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基礎,在小學體育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的本質就是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進行學習內容的呈現,這樣的教學方式比傳統的灌輸式教學理念,更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符合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學習為根本并且轉換教學思路,以學生的視角關注班級中的每一位學生,主動了解班級中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日常生活中的愛好,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之下,構建輕松快樂的課堂學習氛圍,通過教師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關愛,學生對于體育訓練學習的積極性也能夠明顯得到提升。例如:體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的了解清楚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愛好,并且為其制定分層次的針對性教學課件,盡可能在課堂教學前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通過溝通多夸贊學生,并且關注他們的穿著。如果鞋帶系不緊可以提醒學生系緊鞋帶,還可以在課前小游戲的過程中,積極的和學生進行互動起來,教師可以參與到踢毽子、丟手絹等相關游戲環節。通過教師積極主動參與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這樣他們就能夠有信心在教師的帶領之下,學好體育知識,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2)創新課堂教學理念,改進課堂教學方法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授給學生相關的體育技能,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課程教學的過程中要緊密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結合創新式的教學理念,通過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傳統的體育知識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針對學生所學習的具體內容,教師對學進行示范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不夠明顯,課堂教學氛圍比較壓抑,難以發揮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創新自己的課堂教學理念,將被動式的教學變為學生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成為當前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教學因素,能夠在教師的主動建構之下,重新樹立良好的師生合作學習關系。例如:在“壘球擲遠”這一課教學中,在進行相關知識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拉一條彩繩,要求學生投擲超過這條彩繩,學生們會思考,我該如何使力才能讓壘球超過彩繩,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在課堂上的熱情會迅速高漲起來,對于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提升。學生在進行投擲壘球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自己是如何投擲的,分析自己的動作演示,并且提問:如何才能讓壘球投擲的更遠?此時學生會帶著問題進行嘗試投擲,經過反復的觀察與訓練,學生會得出相關的技巧,在投擲時,不能是大臂帶動小臂,而要用直臂,且上下協調,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創設課堂學習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構建,需要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下完成。興趣是學生進行體育知識學習最好的老師,針對不同的體育訓練內容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合理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訓練的過程中,為重新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搭建課堂教學的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針對不同的體育訓練內容和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的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針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的實際情況讓學生展開小組合作互動交流,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例如:教師在對小學階段學生教學“花樣跳繩”時,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扎實的掌握基本功,教給學生腳上的相關技巧,首先一定要確保前腳掌著地,然后雙臂要自然下垂,手腕兒進行搖動,尤其是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打好跳繩基礎的關鍵階段,教師要由其糾正學生跳繩的動作技巧,避免學生在跳的過程中,由于動作不到位而出現勞累或受傷的情況。通過對學生進行動作技巧糾正之后,然后讓學生通過分小組,兩兩之間互相糾正動作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由教師對學生進行點評,拉近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教師能夠很融洽的和學生之間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4)教師規范自己行為,樹立良好學習榜樣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想和學生之間友好和諧相處,首先就需要向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需要向學生證明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更應該不斷的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身作則,為學生的學習樹立良好的榜樣。在平時對學生進行動作技巧展示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動作的標準性,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模仿教師的相關動作進行練習,為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學習,樹立良好的榜樣。例如:教師在對學生教學體操運動時,教師一定要要求自己做好每一個動作,每個動作都要符合正確的標準,盡力達到完美。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有自己衡量的標準,按照教師的完美動作進行練習,教師在課堂上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個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都會在頭腦中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就會加深對于教師的喜愛,也有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同時教師在和學生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盡量規范自己的語言,不用過分命令的口氣對學生進行訓話,命令的口吻讓學生對于教師產生敬畏害怕的心理,而和藹可親的語言則會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更能深得同學們的喜愛。
(5)教師尊重學生心理,給予學生關心照顧
小學階段學生心智尚未發育成熟,對于小孩子而言心理還是相對比較脆弱的,需要教師和家長對孩子進行關懷,許多心理學家在研究的過程中表明,情感教學能夠更有效的加強學生的身心發展。作為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具備優秀的職業精神,對每個孩子的體育訓練都要抱有認真負責的心態來教書育人。在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動作技能的訓練要有充足的耐心,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四肢比較靈活,但有的孩子身體素質本身就比較差,學習的效果也會因人而異,這和先天條件有一定關系。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耐心,對于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不應該通過打罵,讓學生加強訓練,而是通過鼓勵和尊重學生的心理,不要讓他們在進行訓練過程中產生負擔。另外體育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充分的利用體育器材的價值,可能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一定傷害,因此教師對于班級中所有的孩子要進行關心和照顧,不責罵或者是用嚴厲的語言進行刺激學生,而是要尊重關心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從而加深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
3.結語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需要教師更新自己的課堂教學觀念。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學生樹立榜樣,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和學生多接觸,多交流,尊重學生的個性心理,給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進行關心和照顧。只有教師投入全新的熱心,才能夠更好的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要不斷的完善自己和提高課堂教學,學生也應該積極配合教師,共同營造情感課堂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擁有健康的體魄,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雪萍.小學體育課堂如何構建陽光和諧的師生關系[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8(001):92
[2]張美娟.淺析小學體育教學中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策略[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4):109
[3]宗煒.和諧體育課 師生巧互動——論小學體育課堂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新課程,2020(40):90
[4]劉翀,劉怡.新課標下構建小學體育教學和諧師生關系的探討[J].新校園(中旬刊),2018(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