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露萍
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勞動與技術課程變得越來越重要。本文就勞動與技術課堂上,如何提升學生的技術素養展開探討,希望能夠給教師教學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勞動與技術;課堂;技術素養
為了提升小學生的技術素養水平,提高小學生的生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從長遠角度出發,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為學生學習創造條件。通過對學生更加系統的勞技教育,不斷發展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學生能夠在實踐勞技中找尋快樂,在快樂中動手勞技。
一、結合教材進行技術講解,讓學生依托模仿完成任務
在小學基礎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勞技知識滲透,不僅能夠塑造學生的生活素質,還能熏陶學生的學習意識。為了提升技術素養,教師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知識內容,對各種勞技方法進行系統性的講解。通過讓學生認真觀察教師勞技過程,不斷促動學生在模仿中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首先,教師需要充當課堂學習的引領者,不斷引導學生學習勞技知識。通過在教學中,植入一些趣味化、生活化元素,在激發學生勞技興趣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其次,教師應把握勞技動作的難易程度。通過對學生進行更加直觀、立體的知識講解,幫助學生認知整個學習過程,從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尋勞技情懷。再次,教師應在勞技教育中,增添一些情感元素。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從多角度思維勞技過程,從而從根本上鍛煉學生理論與實踐能力。最后,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學習。通過給學生做標準的動作示范,不斷糾正學生的動作錯誤,從而使學生在模仿過程中,找尋正確的勞技方法,促進學生提升勞技素養水平。
二、保證師生之間的協同性,增進技術運用的時效性
眾所周知,勞技課程是培養學生思維、動手能力的重要學科。它對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塑造作用。為了使學生更加熟練地勞技,提高學生勞技的綜合素養水平,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協作。通過加強師生的互動效果,培養師生之間的默契,才能在鍛煉學生勞技能力的同時,增進師生之間的友誼,從而使教師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首先,教師應在勞技課堂中,對學生滲透一些合作學習的方式方法。通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突出共同學習的益處,將學生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從而鼓勵學生思考勞技實踐過程,幫助學生分析勞技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逐步提升技術運用的時效性。其次,教師應重視挖掘教材內容。通過將生活性、趣味性、神秘性等特點有機地融入在一起,不斷創新更具色彩的課件。通過與學生一同探究勞技知識,使學生配合教師教學,更加主動地學習勞技知識,積極參與勞技活動。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你在勞動的過程中發現了哪些以往不知道的事情,又有哪些趣事。最后,教師應重視依托合作互動的形式,開發學生的勞技思維。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展示各種優質的勞技作品,與學生分析作品內涵,從而在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的同時,使學生在分享中積累知識。
三、帶領學生探究學科知識,幫助學生解開思想束縛
為了提高學生的勞動技術水平,教師需要從內部打破學生的思維,格式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使學生準確定位學習方向,更好地掌握勞動技能。首先,教師應依據新課改要求,準確認知勞技課程教學的價值意義。通過結合豐富的教學資源,以及自身的教學經驗,不斷構建出一個完整的、健全的知識體系,從而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創新勞動技術方法。教師在選擇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要求其教學方式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始終做到以學生為主,將學生的想法變成教學中的重點。只有接受了這種教學方式,學生才能理解勞動的意義、勞動的美,在勞動的過程中不會頻繁的抱怨,而是認真的勞動,通過勞動發現自己的不足。其次,教師應做好備課工作。通過將本節課的知識內容細致化,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觀察到教師勞技的每一個環節,從而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動手實踐,創作出優質的勞技作品。最后,教師應開展有蘊意的勞技活動。通過利用一些優質的評價語,鼓勵學生參與活動,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積極表現自己,不斷錘煉勞技作品的創作能力。
四、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促進學生自主創新勞技方法
提升技術素養,發展技術能力,是新課改下勞技教學的必然要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勞技知識,提升學生創新、創作能力,教師需要轉變教學方法,不斷突出學生的學習地位。通過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勞技習慣,不斷促動學生體驗和感悟勞技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收獲更多的靈感。首先,教師應重視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通過采用“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不斷鼓勵學生學習勞技知識,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學校、家庭生活的雙重影響下,將所學的知識落實到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往有很多學生不理解勞動的意義,是因為學生在家里,家長僅僅注重讓學生了解學習的重要意義,卻忽略了勞動的作用,導致很多學生在學校雖然接受了勞動教育,在家庭中卻很難將其應用在其中。不僅如此,還有些家長認為在當前讓學生勞動是一個錯誤的事情,認為學生需要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學習上,勞動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導致學生的勞動意識逐步下降。教師應該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認知學生適當的勞動并不會耽誤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會讓學生感受到勞動的美好,促使學生更珍惜生活中的美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其次,教師應本著“育人”的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勞技教學。通過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收獲知識和情感,促進學生運用勞技知識豐富生活。最后,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通過運用信息技術等手段,給學生講述勞技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關懷、指導下,踐行勞技知識。通過開展相應的競賽活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比賽過程中,展示自身的勞技能力,以及學習其他同學的勞技經驗,從根本上促進學生突破自我和提高自我。
結語
總之,勞技是一門小學生必備的基礎課。它對塑造學生學習、生活習慣,提高學生思想境界,都有著重要的推進作用。為了切實提高學生勞技素養,教師需要從多角度出發,思考勞技方法的可行性。通過創設更加質量、效率的教學方法,不斷將技術知識傳授給學生,促進學生提升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