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俊
摘要: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不斷推進,課程也發生許多變化,新課程的推出是教育改革的一大成果,其的出現是為了改變傳統教育中不適應現代教學的部分,改變枯燥乏味的教育教學模式,打造煥然一新的教學體系。這就需要初中語文教師要在以新課標為前提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盡最大努力創新和優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制定新的教學策略。采取多種形式,新穎的教學措施來提高學生對學習初中語文的專注性和積極性,主動參與課堂之中,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的文化素養。本文主要就初中語文教師如何在新課改背景下開展多元化教學模式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
引言
隨著新時代的發展,傳統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弊端已經顯露出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且固定,一套教學模式不停的被使用,教學觀念的落后陳舊,教學評價方式過于死板缺乏能動性,一連串的弊端導致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學生,學生壓根提不起興趣,致使教學質量大打折扣。因此初中語文教學在新課改背景下打造多元化課堂的必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一、澆灌式到自主型的轉變
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最本質的一個特點就是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此,作為授課主體的初中語文教師就應該轉變自己原有的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理念,創新教育模式,使之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想要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課堂的多元化,務必要求教師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學生成為整個課堂的主角,在老師的循循善誘下,學生自主深入課堂學習,加深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創造一種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勇于發言,對教師教課內容有問題的部分大膽質疑,師生共同探討理解。此外營造一個輕松自在的課堂氛圍也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將枯燥的知識點用幽默風趣的方法表達出來,適當運用多媒體技術,從而提高學生對學習初中語文的熱情。此外,教師循序漸進的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大膽發言,學生感覺到課堂的趣味性也就會主動融入初中語文學習,課堂的教學質量也越來越高。
二、自主型到探究式的過渡
新課改理念下,初中語文老師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深入了解學生喜歡的教學方式,在不改變教學內容目標的基礎上,盡可能的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路徑傳授課本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也應該根據他們的特點,因材施教式的進行分層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邀請學生自主演繹情景劇,體會文中人物情感,組織學生小組活動等多元化教學方式,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增加師生,生生關系和諧,使學生在不同的教學模式之下,可以學到不一樣的知識點,有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是教學方式的多元化,更是學生學習的多元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會感到過于枯燥,還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也是語文綜合素養培育的最佳時機。
例如教師在講解《桃花源記》一課的過程中,作者對桃花源進行了細致生動的描寫。因此,為了更好地展現桃花源記的場景,教師可以在互聯網上尋找一些與文中桃花源相似的圖片和影視資源,讓學生可以通過這些視聽結合的資料更好地學習桃花源記的內容。在接下來的課堂中,教師就能輕松的對學生進行一步一步地引導:“你覺得在桃花源記中作者筆下的的景致具有著哪些特點?”“如果你是桃花源記中的主人公,你會想留在那里度過一生嗎?”這一系列問題結合學生所見所聞,可以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學習的動力不斷的挖掘和領悟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層意思。這種探究式的學習可以讓學生更快掌握文章的內涵,從而加深印象。
三、探究式到創新型的升華
探究式學習的前提是以學生為中心,如果僅僅是有探究式遠遠不夠,這就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俗話說:“窮則思,思則變,變則通”。近現代以來:人們根據鳥類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根據變色龍、枯葉蝶的生存保護發明了戰爭中的迷彩服;受蝙蝠的啟發發明了雷達等等。然而,學生的想象力無窮無盡,這就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使他們主動去思主動去創。例如:在小組情景式活動探討研究時,教師可先拋出幾個相關問題,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己去如何完美的完成這個活動,促使學生在一步步探究的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以及萌發出新的思路,鼓勵學生一遍遍進行嘗試探究。不管結果如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是思維能力的突破,更有助于學生養成自信心和挑戰心,更能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人才是國家的財富,教育是治國的根本,世界各國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創新的競爭以及教育的競爭。只有從小鍛煉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培養創新精神,才能推動科技的發展,促使經濟快速增長,建設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我國的綜合國力才能不斷增強,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發展主權!
四、思政元素無聲式浸潤
學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中華文明的核心,是我國的一種軟實力文化。因此,在新時代課改下,教師需要結合時代背景,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潤物無聲式融入到各學科教學之中。如今,學生不再以成績論英雄,那么,這就需要教師明確“為誰教”“培養什么樣的人”等目標,充分發揮教師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養,不斷積極進取及時充電,提高自己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務必落實好立德樹人任務。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挑選思政元素素材,通過課堂案例的分析,小組合作探究并整合,引導學生全方面的分析問題,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了解中國并體會中華民族的歷史成就,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增強民族自豪感,從而養成一種積極健康向上的心態,進而推動學生對我國各方面文化與成就的深度認同。這不僅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提高,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懷!文化興則國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無聲式浸潤,方能在學生心中撒下責任擔當與使命的種子。
五、豐富拓展教學內容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本的知識點也要有的放矢,抓住重難點進行傳授,并對一些知識點進行拓展,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課外閱歷,不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再現內容,將課本內容延伸拓展,以滿足學生對新事物了解的需求,學生在欣賞課外知識的同時,既增加了知識量,又能深入理解閱讀內容。在這過程中,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更得到了提高,開拓了視野,體會到了語文學科的博大精深,如此下去,教學質量將有明顯提升。教師通過豐富教學內容,不僅適應了新課改理念,還能引導學生把書中的知識和課外知識結合起來,加深理解,從根上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重燃學習興趣。
結束語
在新課改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去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原有落后的教學模式,創造一種全新的教學理念,營造輕松舒適的教學課堂。在教學方式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對癥下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整堂課的教學質量,培養好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掌握更多能力,也讓初中語文教學進入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周誠.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課外語?文,2018,15,(12):88-88.
[2]王小丹.當前新課改背景下關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創新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26,(8):35-36.
[3]黃國鑫.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新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585,(5):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