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瑩
摘 要:閱讀與寫作二者之間緊密結合,有所關聯又有所區別。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不能割裂二者之間的關聯性,而應當從二者的聯系入手進行教學,力求在讀寫結合中以寫促思、以寫促讀,這樣能夠深化學生語文課堂的閱讀效果,也能順利達到語文閱讀課堂上讀寫結合的教育目的,實現語文閱讀有效教學。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實施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之中引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降低語文閱讀教學的難度,順利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實現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充分把握讀寫結合的積極作用,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力求以寫促思、以寫促讀,在讀寫結合之中開辟語文閱讀教學的新空間。
一、邊讀邊寫,品讀文本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生的感受不同、經歷不同,閱讀的著眼點不同,所獲得的閱讀感悟也有所不同。為了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師就必須賦予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學生能夠進行三遍以及以上的自我朗讀或誦讀。同樣,為了保障閱讀的有效性,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邊讀邊寫,寫的內容為中心句、重點字詞、閱讀感受等。這樣的閱讀才是有效的閱讀,閱讀后學生才能夠對文本產生深刻的記憶,這也是學生閱讀方法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
如在學習《荷花》時,有的學生對文章中的“白荷花在這些大全盤之間冒出來”這句話中的“冒出來”進行了細致的勾畫,并且在旁邊批注“巧妙”二字,這便是學生閱讀時有效地抓住了重點字詞的表現;如在學習《林?!窌r,有的學生將“大興安嶺多么會打扮自己:青松做衫,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批注擬人手法。還有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行短句批注。在邊讀邊寫的過程中,學生深入品讀文本,實現了有效閱讀。
二、問題指引,深思文本
很多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效性不高,是因為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經常會受到阻礙,即不明白“怎樣讀,讀什么”。為了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在解決學生“讀什么”的問題上,教師就要利用問題的提出,給學生指明閱讀方向。同時要求學生基于閱讀活動進行對應的書寫回答,這樣能夠實現讀寫結合,也能夠讓學生在寫的過程中實現自我語言的整理,實現對文本的深度理解。
如在學習《背影》時,教師提出了如下問題,指引學生的深層閱讀活動,并且要求學生以書寫的方式對問題進行細致的回答:
(1)課文寫了哪些事?文章的主要事件是什么?又發生在什么樣的背景下?
(2)文章一共幾次寫到了父親的背影?分別是在什么樣的情景之下?
(3)作者用“背影”作為題目,好在哪里?
三個問題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學生以寫的方式完成教師提出的問題,實現了自我語言的有效整理,也實現了閱讀理解的有效訓練,保障了閱讀的有效開展。
三、仿寫續寫,理解文本
“以讀促寫”,閱讀是寫作鍛煉的重要途徑之一;“以寫促思”,寫作是閱讀理解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應當基于學生的閱讀活動,開展仿寫、續寫等活動,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加強對學生語文素養的訓練與提升。
(1)續寫性讀寫
對于小說、喜劇等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自覺地走入其中,并且會在閱讀后產生無限的延伸想象。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開展續寫性訓練,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感受與體驗進行二次創作,這樣能夠實現寫作鍛煉,同時在續寫的過程中再次強化了對閱讀文本的記憶與學習。如在學習莫泊桑的《項鏈》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人物性格特點,續寫女主人公在知道項鏈是假的之后的故事。
(2)反向性讀寫
反向性讀寫打破了原有的傳統思維模式,鼓勵學生以創新為武器“反其道而行”,能夠讓學生反彈琵琶、另辟蹊徑,實現新的閱讀視角和新的寫作思路的探索。
(3)生成性讀寫
初中學段所選取的語文課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獨具匠心且耐人尋味。很多教材之中都有著“藝術留白”,“此時無聲勝有聲”。教師可以基于這樣的留白,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進行生成性思考與寫作。如在《裝在套子里的人》中,結尾提道“確實,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卻還有許許多多,將來也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呢!”作者并沒有直接交代故事結局,而是留下了空白。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故事情節探析“套中人”的社會環境,讓學生進行生成性寫作訓練,其意義遠遠高于單純性的仿寫與續寫,是學生閱讀思維、寫作思維的升華。
四、有效閱讀,積累素材
閱讀是寫作素材積累的重要方法。很多學生反映在寫作的過程中“無話可說”,是因為“肚子里沒有墨水”。而通過反復多次的閱讀,學生能夠不斷獲取相關的寫作資料以及素材,能夠支撐學生寫作活動的順利開展。
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布置閱讀作業,并且引導學生讀寫結合。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優秀寫作素材、書寫閱讀感受,從而支撐寫作活動的開展,以讀促寫,實現自身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找準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聯,采用有效手段搭建二者之間的橋梁。在立足閱讀、推進寫作,立足寫作、深化閱讀之中打開學生的閱讀世界大門,深化學生的閱讀體驗,讓學生能夠徜徉文字世界,品味語言魅力,實現有效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健.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價值探索[J].中華辭賦,2019(5):56-57.
[2]劉玉.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實施[J].今天,2020(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