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梨梨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與新課程標準的持續深化改革,在教育中進行德育的滲透已經成為當前教育體系的一項重要任務,然而長期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缺乏在教育過程中滲透德育的經驗。由此帶來的是初中階段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接受德育。而初中階段是學生教育生涯的過渡階段,在此階段進行德育的滲透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念,樹立正確的“三觀”意識。基于此,就在主題班會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策略進行簡要探討。
關鍵詞:主題班會;德育滲透;策略
當前正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這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的意義。將德育滲透到初中階段的教育過程中,有利于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在初中主題班會活動中進行德育滲透。這樣有利于教師管理班級事務,有利于學生正確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提升學生對良好道德品質的認知。對在初中主題班會活動上進行德育滲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主題班會的現狀
1.初中主題班會形式單一
因為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的影響,當前初中階段的大部分班會形式具有單一化的特點。班會時,仍然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這樣的班會模式不能有效將德育滲透進來,長期下去,會使學生逐漸喪失對班會的興趣,教師也就無法有效地進行德育滲透。另外,即使有的教師有意在班會中進行德育的滲透,也往往局限于講述幾個關于德育的故事,并不能使學生受到有效德育。
2.對班會重視程度不足
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學校、教師甚至家長都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在德育方面有所疏忽。而在有限的班會活動中,大部分時間也是教師在講述如何提高學習成績,對德育方面內容很少有提及。這樣班會就成了教師間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工具,不利于學生德育的發展。
3.教師對主題班會把握與設計不足
大多數教師對開展主題班會的把握與設計缺少掌控能力。長期下去,班會成了一種“擺設”。比如,在主題班會上,教師講完了該講的內容之后,便開始讓學生自主學習,而不會嘗試著去開展一些其他的教育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讓班會成了課堂的一部分,不利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德育的滲透,對學生今后的學習、發展也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在主題班會上進行德育滲透的措施
1.要在班會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無論是主題班會還是普通的班會,都應當將學生放到班會主體地位上,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班會的過程中響應學生的需求,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班會主題的確定。教師設置的各個環節應當按照學生喜歡的內容進行。總之,主題班會的設計要符合學生的意愿。這樣的班會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參與班會的積極性,讓班會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從而達到進行主題班會的目的。
2.對主題班會進行合理的規劃
在班會的具體內容上,可以讓學生參與設定,但是教師應該對整個班會的大方向有一個清晰的定位,如初中階段總共三年,在這三年中總體上要完成怎樣的任務,每一個時期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在每一節班會上應該怎樣進行德育滲透,教師應該有一個合理完整的教學規劃。但是有需要的時候,教師需要適當進行調整。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以此避免班會上學生的盲目學習。
3.教師可以適當開展實踐活動
主題班會開展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類似于傳統的班會之外,教師應當創新班會開展的形式,從而讓學生更愿意參與班會。班會創新的形式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教室內班會開展的創新和教室外實踐活動的開展。在教室內開展主題鮮明、形式新穎班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各種以德育為主題的辯論賽活動,可以是小組與小組之間的答題競賽活動等,總之形式是多樣的,但宗旨是讓學生能夠在班會中受到德育。在教室外開展實踐活動的形式就更多了,可以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可以進行各種公益活動等。課外實踐活動一般是最能吸引學生的班會形式,也是能夠使德育效果最大化的教育形式。
4.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主題班會的德育滲透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師可以在主題班會上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德育的滲透,如結合多媒體技術將一些關于德育的視頻、音頻、圖像呈現在學生的眼前,同時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觀念。
綜上所述,在目前的初中主題班會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和學生的興趣進行有機結合,帶給學生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主題班會活動,以便更好地點燃學生參與的熱情,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的內容,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賈萍萍.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德育工作[J].考試周刊,2016(99).
[2]張曉英.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策略[J].教育界,2015(9).
[3]崔明.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班級德育工作[J].西部素質教育,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