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蓉

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是指原發于氣管、支氣管和肺的惡性腫瘤,其在全世界范圍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在迅速上升。肺癌的發病機制還沒有完全明確,但是有證據表明此病的發生與吸煙、空氣污染、職業致癌因子、飲食、遺傳等因素有關。肺癌一般在遺傳因素,以及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發病。
其中,吸煙是肺癌死亡率進行性增加的首要原因。已經被確認為可以致人類肺癌的職業因素包括石棉、砷、鉻、鎳、鈹、煤焦油、芥子氣、三氯甲醚、氯甲甲醚、煙草加熱產物,鈾、鐳等放射性物質衰變時產生的氡和氡子氣,電離輻射和微波輻射等。室內被動吸煙,燃燒燃料和烹調過程中產生的致癌物也會導致肺癌的發生。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癥等患者的支氣管上皮在慢性感染過程中會化生為鱗狀上皮,最終也會導致癌變。
因為此病絕大多數都起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源于支氣管腺體或肺泡上皮細胞者較少,所以肺癌為支氣管源性癌,包括鱗癌、腺癌、小細胞癌和大細胞癌等類型。
大多數的肺癌患者就診時已為晚期,咳嗽為最常見癥狀。患者早期常出現刺激性咳嗽,咳嗽呈高金屬音。腫瘤的生長部位、方式和速度不同,咳嗽表現不盡相同。腫瘤細胞生長在較大氣道時,患者表現為陣發性刺激性嗆咳、無痰或少許泡沫痰,繼發感染時痰量增多,呈黏液膿性,同時可有持續性痰中帶血。中央型肺癌大多都是痰中帶血或間斷血痰,偶爾還會有大咯血的現象。腫瘤會引起支氣管狹窄并造成部分阻塞,可能會令患者產生局限性喘鳴的聲音,也會導致聲音嘶啞,吞咽困難。
如果您出現持續咳嗽的情況不要驚慌,這種現象也有可能是肺結核、肺炎或是肺膿腫造成的。肺癌的治療手段有很多種,具體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病情,有計劃、合理地應用手術、化療、放療和生物靶向等治療手段,以最大限度控制腫瘤,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疼痛對于肺癌晚期患者而言很常見,不僅會讓患者感到難受,而且還會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影響。疼痛對身體、生理和心理方面造成的損害,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影響治療的實施和效果。有的患者會因疼痛沒有得到滿意的控制而失去耐心,甚至可能會放棄治療癌癥的機會。在生活中,醫護人員及家屬可以幫助患者使用適當的方法來緩解疼痛。
(1)體表止痛法:可以通過刺激疼痛部位周圍的皮膚,或相對應的健康一側的軀體來達到止痛目的。刺激方法包括按摩、涂清涼止痛藥等,也可用熱敷進行刺激,比如用65℃的熱水袋覆以濕毛巾蓋在痛處,來進行局部熱敷。每次熱敷20分鐘,可以取得一定的止痛效果。
(2)轉移注意力止痛法:可以根據患者的個人愛好,幫其創造條件去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還可以請患者坐在舒適的椅子上,閉上雙眼,想一想令自己愉快的事,每次15分鐘,一般在進食2小時后進行。
(3)放松止痛法:全身放松可令人產生輕快感,肌肉的松弛還可以阻斷疼痛反應。可讓患者閉上雙眼,做嘆氣、打哈欠等動作,也可以屈髖屈膝平臥,放松腹肌、背肌,緩慢做腹式呼吸。或讓患者在幽靜的環境里閉目進行慢而深的吸氣與呼氣,使清新空氣進入肺部,達到止痛目的。
首先評估患者的疼痛程度,然后根據結果遵照醫囑按三級止痛原則來給予鎮痛藥,并且要注意觀察藥物的止痛效果和副作用,如果發現異常要及時減量或停藥。在患者發生強烈疼痛時,可以適當加用鎮靜藥。另外,中藥輔助性緩解肺癌疼痛也是目前比較常用的方法,且效果較好。
癌癥患者大多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懼、焦慮、悲觀、失望等消極心理情緒,個別患者甚至還有輕生的念頭,因此家人應對其進行心理安撫,幫助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
(1)關愛關心:關心、幫助和支持晚期肺癌患者,是家庭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家人應主動熱情地關心患者,傾聽其訴說心中的焦慮,并表示理解和同情,讓其體會到他并不是在獨自承擔痛苦;幫助患者分析疼痛的反復性,解釋與疼痛有關的生物心理學問題;多與患者交談疾病以外的話題,轉移其注意力。
(2)暗示療法:醫生可以利用治療者的權威性使患者接受治療方案,從而解除心理壓力和負擔,使癥狀得以減輕。對于不同年齡、性格、文化水平、社會經歷、病程長短的患者,醫護人員應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內容,幫助其正確認識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認識到生命的真正價值在于質量,最終達到幫助其擺脫對死亡的恐懼和不安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