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綿綿
摘 要:幼兒園是孩子離開父母接觸社會的第一步,是幼兒人生中的啟蒙階段。幼兒園的孩子自控能力、理解能力都會更弱一些,這個時期的幼兒對學習是沒有概念的,通常不能夠主動地去跟隨教師的說法進行學習,數學這樣一門比較困難的學科,對于幼兒來說,學習起來難度也相對更大。文章針對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的應用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化教學;數學教育;應用
一、 引言
幼兒園是孩子學習階段的啟蒙階段,幼兒園的學習內容不會很難,但對幼兒的興趣培養、思維模式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的時候幼兒某一方面能不能有長遠的發展,幼兒園的啟蒙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幼兒園時期的數學培養對于幼兒以后小學、初中以及高中數學科目的學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游戲化教學可以有效地幫助幼兒園教師進行數學教育,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下面將針對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的幾點應用措施進行了講解。
二、 游戲化教學對于兒童幼兒園學習的作用
(一)應用游戲化教學,消除幼兒園孩子的厭學情緒
幼兒作為家庭的重點,上幼兒園之前一直在父母的陪伴下成長,突然離開父母親人難免會產生恐懼、無助的心理,這個時候再讓他們學習,效果肯定是適得其反的,幼兒產生厭學心理是必然的。這個時候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就能夠幫助幼兒園教師解決這一難題。幼兒通過玩游戲漸漸地放下對陌生環境的恐懼,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逐漸減輕幼兒對于學習的抵觸情緒,最后消除幼兒的厭學情緒。
(二)游戲化教學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潛能的激發
很多時候學習與游戲都是被放在了對立面的存在,人們往往覺得學習就要認認真真地學,玩就要開開心心地玩,這是對大班的幼兒來說的,而對于小班幼兒來說,玩游戲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不同的游戲形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激發幼兒對于不同科目學習的興趣,幼兒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游戲中,可以挖掘幼兒在某一方面的潛能,比如在進行創造性的游戲的同時,幼兒的想象力、發散性思維會得到鍛煉。再比如在進行感官刺激性游戲時,幼兒的感受能力,反應能力,運動能力也都得到了鍛煉。
三、 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數學教育中的幾點應用
(一)在藝術課程中運用游戲化教學開展數學教育學習
在幼兒教育階段,幼兒并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但是,數學教育課程是很抽象的,如何將抽象的數學教育變成形象的課程教育是幼兒園數學教育的目的。這個時候,藝術課程就可以幫助幼兒園教師解決這一難題。藝術課程是幼兒園必備的一門課程,是為了能夠培養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能夠用藝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想法的課程。將數學教育融入藝術課程中,更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數學學習的主體意識。比如在美術課程上,可以讓幼兒將0到9這10個數字打亂順序列出來,然后將形象化的圖片做成小貼紙,然后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想象把10個小貼紙圖上自己喜歡的顏色,然后在把形象相似的小貼紙貼到相應的數字上,比如小鴨子的小貼紙,幼兒園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去給小鴨子涂色,有的涂黃色的,有的涂粉色等等,但無論涂什么顏色的,幼兒園教師都要給幼兒一定的鼓勵,讓幼兒對做這件事有興趣,涂完色后,教師引導幼兒把涂完色的小鴨子貼到數字2的位置,讓幼兒在動手的同時能夠認全十個數字。需要注意的是,幼兒的動手能力不是特別強,在做這種美術類小游戲時,一定不要讓幼兒接觸剪刀一類的危險工具,避免發生危險。
(二)在體育類課程中運用游戲化教學開展數學教育學習
體育課程的設立對幼兒有著很多好處,既可以鍛煉幼兒的身體,強健幼兒的體魄,又可以培養幼兒的交際能力和協調能力,還可以促進其智力發育。將數學教育融入體育課程,可以使幼兒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力更強,增強幼兒對數學學習的動力。例如在體育課程開始之前,可以引導幼兒排成一隊進行報數,然后依著這個順序進行投籃游戲,這樣幼兒一方面學習了如何查數,另一方面也對這幾個數字印象深刻。然后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并為幼兒講解,投進一個球得一分,這樣在互相競爭的過程中也可以學習一下最基本的加法,在游戲中即鍛煉了自己的手眼協調能力,也提高了社交能力,同時還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地記憶下來,使數學教育更順暢地進行下去。因此在體育課程中運用游戲化教學對數學教育的學習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樣應該注意的是,在體育課上更容易受傷,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幼兒的行動,以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
(三)在文化類課程中運用游戲化教學開展數學教育學習
比起藝術課和體育課,文化課程比較單調,內容比較死板,如果單純由教師進行講解,幼兒既不能專心聽課,也不能理解課程的內容。這個時候幼兒園教師可以運用一些小游戲來引導幼兒學習數學知識,將一些生活中的實際情境引入幼兒園課堂,引導幼兒在課堂上角色扮演,進行數學科目的學習。例如在“學習加減法”時,幼兒園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小卡片當作人民幣發給幼兒,卡片上面有相應的面值,面值不要太大,讓幼兒算算自己有多少錢,然后準備一些小玩具,標上相應的價格,讓幼兒拿自己手里面的“人民幣”去湊夠玩具的錢數,然后兌換玩具。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會去利用自己手中的數字進行加法的計算,在游戲的過程激發了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文化課中運用游戲化教學學習數學知識能夠增強課程的趣味性,鍛煉幼兒對數學課程的實際應用能力,并且激發幼兒對于數學學科的學習興趣。
(四)運用情節類的游戲開展幼兒園數學教育學習
情節類游戲是將一些故事情節引入游戲中去,讓幼兒在做游戲的同時能夠投入故事場景中去。運用情節類的游戲開展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學習,有助于幼兒邏輯思維的培養。例如在玩“小動物捉迷藏”這個游戲時,幼兒園教師可以將不同的小房子標記上1到9的數字,然后將小馬、小狗等9個小動物分別放入不同的小房子里面,然后問小朋友們,小狗在第幾個小房子里面,這樣對幼兒識數,數數的訓練有很好的幫助。再例如在玩小蝌蚪找媽媽的游戲時,幼兒園教師可以給小朋友們身上標上不同的數字,然后給每個幼兒頭上戴上小蝌蚪的頭冠,老師頭上戴上青蛙的頭冠,然后跟小朋友們講一到兩遍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然后開始游戲,當老師說道幾號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幼兒就可以指出身上貼有這個號碼的幼兒,而這名幼兒就可以去抱住他的青蛙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