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宇
摘 要: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以生動具體、靈活多變等場景的創設為主題,強調學生課堂體驗的新型教學方法,其直觀性、生動性以及趣味性等特點,受到廣大教師和學生青睞,成為學校英語教學模式構建中的重點教學改革內容。鑒于此,文章以情境教學法為切入點,圍繞其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詳細應用方法和路徑進行逐一介紹。
關鍵詞:情景教學法;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應用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在《語文教學二十韻》中提出過“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的論斷,可見情景在教師“教”和學生“學”中的重要性,情景猶如一場人生表演,學生可以在特定環境下體驗各種不同角色,使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掌握英語語法知識和技能。筆者通過理論聯系實際方法,在英語語法教學中創設不同教學和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獲得真實的英語學習體驗。
一、 借助名人效應,進行鼓勵教育
相較于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的英語知識和語法在難度上有所提升,學生學習壓力也越來越大,容易在學習過程中滋生倦怠、抵觸等不良情緒,針對學生學習情緒上的變化,教師可在課堂上引入著名人物成功案例。例如,借用愛迪生名言“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Success is one per 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 nine per cent perspiration.”通過介紹愛迪生在發明電燈過程中的不斷嘗試和堅持,助長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的動力,通過努力提升自身語法能力和學習水平。英語教師可借助各種成功案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主動融入英語語法知識的學習中。此外,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執行與實施,在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還應自始至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在運用情景教學方法時,同樣需要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徹底“解放”學生思想,不但有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語法知識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內在所潛藏學習能力,且在某種程度上可實現英語語法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的優化與改善。
二、 創設生動游戲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愛玩游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傳統教育理念認為游戲等同于貪玩,不利于學生學習,但是越來越多實踐證明,適當的游戲活動可以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效果。相較于刻板的“填鴨式”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增設一些具有趣味性、生動性的游戲活動,不但可為學生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而且可促使學生釋放天性,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游戲中更容易獲得成就感,更加直觀地感受和體驗不同情感。
英語教師可在語法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各種游戲情景。以“there be”句型教學活動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展前制作類似“盲盒”的箱子,在箱子內放置學生日常學習中常見的學習用品,如,圓珠筆、橡皮、直尺等,伴隨音樂按照擊鼓傳花形式讓學生接連傳遞盒子,當音樂停止由手持箱子的學生猜測盲盒中的物品,并要求學生在回答時采用“there be”句型。
師:音樂!開始
學生開始按順時針傳遞箱子。
師:停。
生1:Is there a pen in the box?
師:No!there is not a pen is the box.
音樂再次響起,傳遞至生2時音樂停止。
生2:Is there an eraser in the box?
師:Yes!There is.
學生在這種游戲化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興趣被徹底激發,并且在游戲中可以有目的性和有針對性地掌握相關英語語法,真正意義上做到“從玩中學”。
再如,在“What does it sell?”句型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將課堂打造成“購物中心”,準備好相應的道具模型,讓學生兩兩一組,一名扮演店員,一名扮演顧客,由“顧客”詢問:“What does it sell?”,“店員”回答:“It sells apples.”游戲過程中教師可以對不同道具進行位置上的調整,引導學生采用不斷變換句型,在超市購物情景和角色扮演過程中練習句型,實現對各種應有語法知識的有效掌握。
三、 關注心理,競中求效,創設矛盾情境
在中國,中學生年齡一般在12~18歲之間,該年齡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上均處于發育的關鍵時期,尤其在這個特殊時代背景下,每一個學生內心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這也是國家新一代建設者的鮮明特征。針對這一特征英語教師應將課堂打造成為具有強烈競爭氛圍的“擂臺”,充分調動學生主人翁意識和身處集體大環境中的自豪感和榮譽感,組織各種小組形式的知識競賽,在課堂中創設矛盾情景。
例如,在講解“Animals”一單元時,英語教師可在課堂組織開展辯論大賽,設立正方和反方兩大組,使學生選擇其中一方參與辯論。以“動物園對動物本身是否有利”為主題,使學生運用多種句型,如,I feel that.../I believe that.../I agree that.../I think/I disagree with...等語法,表達學生自身見解和觀點。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屬于理論知識輸出部分,在學生完成對課文的閱讀后,教師需為學生提供一個抒發和表達自我的平臺和空間,讓學生將課本上的知識轉化成口語,在口語交流過程中不斷熟練文中he kept/can hardly/provide... withbe suitable for 等詞匯的應用方法,實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自我輸出。通過課堂上的這種競賽方式,這種非單純語法的內容得以有效應用和鞏固,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一種有的放矢的效果。
四、 創設信息技術情景,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該教學方法集中了多種功能,如,視頻、聲音、圖像、文字、動畫等,將傳統課本知識以上述形式進行展現,可更加直觀、形象地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可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直接體驗課堂教學內容,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某種程度上與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特征和學習特點相符,對于英語語法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