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穎慧
摘 要:幼兒園的自主游戲對于幼兒的成長發育非常重要。但是在不同的地區、老師之間,對于游戲的理解也各有不同,游戲的質量也良莠不齊,對于好的幼兒園的自主游戲的探索,是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的巨大力量。本文簡述了幼兒園自主游戲的基本概念,結合實例,分析了當前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常見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自主游戲的優化的方案。希望可以給教師在進行自主游戲的時候提供新的思路,讓游戲回歸本真,發揮其最大的功能。
關鍵詞:幼兒園 自主游戲 教師
幼兒時期,是成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在這一時期,孩子的大腦、思維、能力、身體都具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和可塑性[1]。在這一期間,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思維模式、培養好的行為習慣、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對于幼兒未來的成長發育都是至關重要的,可能會影響幼兒的一生。幼兒尚不具有足夠的分辨是非的能力,通過不同的自主游戲,教師可以引導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思維的建成,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教育意義。
1 幼兒園自主游戲
自主游戲指的是:幼兒教師通過不斷地創新教學模式和教育方法,來給幼兒營造一個生動有趣的游戲氛圍,從而吸引幼兒,讓幼兒陶醉在游戲之中,進而產生最初的對生活的感知和體驗的活動[2]。自主游戲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輔助,進行合理的指導。
好的幼兒園自主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好的自主能力和積極性,通過各種各樣的游戲道具、游戲類型、環境、場景、音樂等,不但可以讓幼兒沉浸其中,也可以寓教于樂,將適應于幼兒發育、認知的知識教給幼兒,引導幼兒養成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能力。
2 幼兒園自主游戲常見問題
幼兒園的自主游戲種類繁雜,質量也是良莠不齊,有許多常見的問題存在,這些問題往往會導致自主游戲的功能無法完美的發揮,甚至產生不同的負面影響。
2.1 游戲設置不吸引人
有些游戲在進行設置的時候,不能考慮孩子的興趣愛好,導致幼兒對游戲不感興趣,無法沉浸其中,從而不能積極地參與進去,也無法學習里面的知識和內容。
2.2 游戲自主性不夠
有些游戲在開展的時候,教師過分的注重幼兒的行為規范,而限制了幼兒的自主性。導致幼兒在規則內,無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應當大膽的讓幼兒自由的探索。如,在一次“警察抓小偷”的自主游戲中[4],兩個小班的幼兒因為沒有機會當警察,而和當警察的中班幼兒爭吵了起來。后來,小班的幼兒開始爭搶中班“警察”的帽子,導致了爭執,后來一個幼兒被推倒后哭了起來,推人的幼兒道歉后,并說把警察帽子讓出來才中止了爭執,后來,三人制定了規則,輪流當警察。在這一案例中,幼兒通過自己發現問題,并解決了問題。幼兒在游戲中產生矛盾和沖突都是難免的,教師應當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教師要做的是靜靜的觀察,當幼兒無法解決的時候,再進行介入,否則應當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主能力,去主宰活動,要對幼兒有信心。
2.3 教師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介入的問題
通常,幼兒園的自由活動有時間的限制,在這一時間段內,教師作為旁觀者和引導者,如果在介入的時候沒有把握好時機,就有可能打斷幼兒的活動節奏,導致幼兒的思路被打斷,并再不容易全神貫注的回到游戲狀態里。
此外,教師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雖然是旁觀者,但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幼兒自身認知水平不高,對于是非對錯沒有充足的判斷能力,所以教師要對幼兒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并在發生問題的時候,及時進行解決。
在游戲“我的水區我做主”中[5],教師通過玩水對于幼兒的誘惑力開設游戲,幼兒在參與上十分積極。從開始的單純的玩水,讓幼兒收獲感官上的快樂;到后來多樣化的玩水,以水作為游戲的材料,可以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后來,遇到了“水都流走了”的問題,引導孩子們發現原因是“出水口沒有堵上”,然后引導孩子討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參與者,觀察者,也是一個引導者和合作者,既沒有用操控性的思維去指導幼兒游戲,也沒有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引導幼兒們自己討論、探索來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辦法,教師則在必要的時候給予支持和幫助。這種好的教育引導,不但可以充實幼兒的知識和經驗,也可以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創造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全方位的發展。
3 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指導策略
戶外自主游戲可為幼兒提供更加廣闊的游戲空間,但是戶外具有較多的不穩定因素,會對游戲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在進行戶外自主游戲的過程中,對幼兒游戲安全進行保證是非常關鍵的。實際上,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也明確的指出,幼兒園必須在保證幼兒生命安全,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的前提上,開展其他工作。也就是,不管幼兒園是開展園內活動,還是開展戶外活動,都必須保證幼兒的安全。處于幼兒園的幼兒年齡都比較小,不管是生理還是心理的發育都還不完全,對外界的感知能力較弱,綜合協調的能力以及動作能力等都較差,不能對自己的安全進行有效保護,這就更加凸顯了戶外游戲地區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
3.1 提高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主體作用
1.游戲內容的自主性
教師應當因材施教,合理的開放幼兒的自主性,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幼兒自主選擇游戲的材料、項目等。通過選擇喜歡的內容,幼兒更容易沉浸在游戲之中,并在游戲中,可以通過互換角色、交換材料獲得更多的體驗,也可以豐富幼兒的內心情感和社交能力、合作能力等[5]。
2.解決問題的自主性
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不管是幼兒之間的矛盾沖突,還是游戲本身的困難,教師都應當讓幼兒自己嘗試去解決,如果在解決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或者解決方式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應當予以合理的引導,引上解決問題的正軌即可。如果沒有其他的問題,教師不應當過多干涉幼兒的游戲,以避免打斷幼兒的游戲思路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或產生依賴性。
3.2 科學介入游戲過程
1.介入的態度積極
一個人的態度決定了其的行為,教師的態度也就決定了其的行為。教師的介入態度會對幼兒自主游戲的結果造成較大的影響。積極的態度會促使幼兒的游戲更加圓滿,消極的態度會導致幼兒消極的對待游戲,導致結果失敗。近些年,我國針對學前教育也出臺了多項制度,如2012年出臺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其中就有提到“以人為本”的原則,提出要尊重幼兒的權利,要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這些制度的實施促使幼兒園教師逐步的改變了自身的教育觀。在幼兒進行戶外自主游戲時,教師需具有積極、認真、復雜的態度,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去對待幼兒的自主活動。教師需明確,幼兒是一個自然人,是發展中的人,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的存在具有獨特的價值。同時,教師要知曉自己介入到幼兒自主游戲的重要影響,教師要清楚的對自己進行定為,教師充當了參與者、傾聽者、支持者、指導者等角色??傊?,教師要秉承積極的態度,在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基礎上,對其的戶外自主游戲進行正確的指導觀察,保證游戲的有效性。
2.介入的時機要恰當
所謂時機恰當,就是指教師要根據自己的判定和分析,在幼兒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準確把握指導觀察的時間。在實際的戶外自主游戲過程中,教師介入時機的準確性會對整個游戲的結果造成關鍵影響。而要想保證實際的恰當,教師就必須具有較強的觀察能力,和決策能力,教師需準確的判定是不是需要介入到幼兒的游戲中,對幼兒進行指導?這個時刻介入對幼兒自主幼兒會不會產生影響?教師還需具體的去把握時機,保證自主游戲的有效性。
本文總結認為,教師介入指導幼兒恰當的時機可有以下幾個節點:幼兒游戲時與伙伴出現沖突不能自己解決;獨自一個人沒有參與到游戲中;幼兒主動向教授尋求幫助;幼兒在做某個游戲時,受到阻礙不能更好的進行;自主游戲的現場出現混亂;戶外出現不安全因素,影響幼兒游戲的進行等。
3.3 有意識指導幼兒多樣化游戲形式
戶外自主游戲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教師要有意識的去指導學生開動思維,開展多樣化的游戲形式。處于幼兒園的幼兒盡管年齡較小,但是確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模仿教師、模仿同學等。在實際的游戲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模范他人進行游戲的情況,這無疑就會降低戶外游戲的效果。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對幼兒進行有效的指導,讓幼兒開展多樣化的游戲。例如,在開展球類游戲時,有的幼兒看到其他人再玩背對背運球的游戲,就紛紛效仿,最后促使大部分幼兒甚至是全體幼兒都在做一樣的游戲,這樣顯然是無法達到游戲效果的。這時教師就可指導幼兒開展跨下運球、趕球等多種形式的游戲,幼兒可互相交換游戲方式,新鮮的游戲方式會促使幼兒更具有游戲的動力。
4 總結
幼兒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心,無時無刻不想探索和發現新的東西。幼兒的自主游戲對于其身心發展都很重要,如何通過自主游戲,來培養幼兒好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等,是每一個幼兒教師都應當重視和思考的。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應當寓教于樂,在游戲中,指導幼兒去自主的探索未知的世界,去感知這個世界的溫度,去感知生活的美好。對于幼兒來說,這不僅是美好的生活體驗,也是未來發展的基石。
參考文獻:
[1] 葉水胡.嬰幼兒的智力開發和早期教育[J].中國保健食品,2017:61.
[2] 何桂金.論幼兒園自主游戲的持續性開展[J].教育觀察,2018:89-90.
[3] 方雪芬.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好玩的梯子”案例分析[J].廣西教育,2019:75-77.
[4] 曹玥.靜心觀察,細心發現,耐心等待——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案例反思[J].《好家長》,2018:81-81.
[5] 張文芳,馮秀明,王珊,李冉,張亞凡,張琴琴.幼兒園自主游戲中幼兒的主體作用研究[C].2018.
[6] 陳青青.淺談幼兒園游戲環境的創設與自主游戲的發展[J].中華傳奇,2019:161-161.
廈門市湖里區五緣第一幼兒園五通分園 (福建省廈門市 3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