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瑞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大數據
摘 要:嵌入式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隨著網絡數據規模的不斷擴大及新興技術的不斷出現,高校用戶對圖書館有了更復雜、更具象的要求。文章針對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用戶對圖書館服務的便捷化、個性化、專業化、智慧化要求,提出了相應的服務策略,以期優化高校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5-0072-03
1 相關概念
1.1 嵌入式學科服務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嵌入式學科館員概念(指融入用戶場景,以用戶為中心,以滿足用戶需求為目標提供圖書館資源和服務的圖書館員)[1]被提出,隨后嵌入式學科服務應運而生。在國外,嵌入式學科服務最早流行于20世紀英美大學圖書館,是一種以大學科為對象,由高級專門服務人員進行對口服務的學科館員服務模式,60—70年代學科館員服務模式達到了較為普及的程度[2]。1998年,清華大學圖書館首先實行學科館員制度,標志著嵌入式學科服務正式在我國實施[3]。但是,相較于國外發展成熟的嵌入式學科服務,我國嵌入式學科服務的發展相對仍然滯后,且未形成統一的概念。
劉穎等[4]指出嵌入式學科服務是一種包括資源建設、機構重組、服務設計等的新型服務模式,其目標是嵌入用戶物理或虛擬空間,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知識服務。嚴玲[5]將嵌入式學科服務劃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廣義是指以用戶需求為服務中心,圖書館員嵌入學科一線,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開展實時、全面、個性化的信息化服務;狹義是指圖書館員針對某一特定學科,實時、科學、全方位地為用戶提供信息化服務。初景利等[6]指出嵌入式學科服務要求圖書館員將用戶視作合作伙伴,根據用戶需求嵌入用戶教學科研過程,利用圖書館資源與服務,主動為用戶提供實時、全面、有價值的信息服務,以輔助用戶更好地開展教學科研。孫丹霞等[7]指出嵌入式學科服務以用戶需求、學科發展為服務目標,學科館員既可嵌入物理和虛擬空間,又可嵌入用戶的學習、科研、教學過程提供嵌入式服務。總之,嵌入式學科服務是以用戶服務為中心,高校圖書館員嵌入用戶教學科研過程,主動了解用戶需求,分析用戶喜好,線上線下相結合,全過程、全方位地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專業化服務的新型服務模式。
1.2 大數據
大數據一詞最先出現在計算機行業,隨后流行于金融、科研等各行各業。研究機構Gartner認為大數據是利用相關軟件在網絡中進行抓取、整理的數據集合,需要進行專業化的處理才能體現其決策力、洞察力等價值。大數據具有4V特征:Volum(數據龐大)、Velocity(更新快速)、Variety(結構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這4種特征也將其與傳統意義上的海量數據區分開來,大數據既包含了海量數據的內涵,又指出了大數據具有更加復雜多樣的結構形式,綜合考慮了數據產生、處理快速的特性以及需要專業工具篩選處理才能體現其更高價值的能力。
2 大數據環境下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意義
2.1 提升圖書館在高校中的地位
隨著網絡技術、移動技術、云計算技術、虛擬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資源分布越來越廣,信息查找途徑也越來越多樣化。高校用戶更傾向于隨時隨地獲取自身所需信息,更希望在教學科研過程中及時得到學科服務的支持。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陷入瓶頸,其服務價值逐漸被削弱,在高校發展中的地位也逐漸被邊緣化。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提出,打破了傳統圖書館的被動服務模式,開啟了新型主動服務模式。高校圖書館員開始走出圖書館,走近用戶,主動了解用戶需求,追蹤用戶行為,分析用戶喜好,為用戶提供有針對性和目標性的服務,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依賴度,進而提升圖書館在高校發展中的地位。
2.2 促進教學科研水平的提升
教學和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職能,也是高校圖書館的主要服務領域。高校教學和科研的發展需要大量數據、文獻資源的支持。但是,在信息爆炸時代,海量、復雜、低價值的信息資源使教學科研人員獲取有用信息成為一大難題。因此,高校圖書館需要主動介入,提供嵌入式學科服務,輔助研究人員完成教學科研任務。嵌入式學科服務是圖書館員借助圖書館信息資源優勢,主動嵌入教學科研過程,了解教學科研人員的實時需求,利用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快速查找相關數據,及時、準確、專業地為教學科研人員提供數據、資源支持,輔助他們既快又好地完成教學科研任務,最大化地體現嵌入式學科服務的價值和意義。嵌入式學科服務從根本上改變了圖書館員和研究者的關系,增進了二者間的交流合作,體現了圖書館員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高校教學和科研水平的提升,進而提高了高校的社會價值。
3 大數據環境下用戶對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新要求
3.1 便捷化要求
大數據時代,網絡信息資源以幾何倍速增長,結構化數據、半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越發多樣化。海量的數據資源為用戶檢索學科信息、發現研究熱點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低密度價值的信息資源也對用戶檢索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用戶獲取所需資源和數據成為一項費時費力且效果不明顯的工作。如何提高教學科研人員的信息檢索能力,幫助教學科研人員及時、準確地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是高校用戶對圖書館學科服務提出的新要求。
3.2 個性化要求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及科研水平的不斷提升,高校圖書館服務對象的知識層次、專業背景越來越多元化,他們對信息資源的種類、專業性要求也各不相同,這就需要高校圖書館提供個性化的嵌入式學科服務,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同時,大數據背景下的資源支持及信息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的快速發展,也為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服務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3.3 專業化要求
嵌入式學科服務要求學科館員主動嵌入用戶的教學與科研過程,但目前各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嵌入化程度較低。究其原因,在各高校發展建設中,無論課程建設還是科學研究都需要專業知識背景扎實的學科館員的參與,專業化的學科館員可以更快地融入教學科研過程,可以提供更加專業、更有價值的數據資源。但是,目前各高校圖書館具備專業知識背景的學科館員占比極低,致使其無法參與教學科研過程。因此,如何提升學科館員的專業素養,如何提供更專業化的嵌入式學科服務是用戶對高校圖書館提出的新要求。
3.4 智慧化要求
隨著大數據等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用戶對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智慧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圖書館智慧化建設主要體現在硬件與軟件兩個方面:在硬件方面,隨著教師授課方式的改變,線上課程要求圖書館為教師提供專業化的錄制空間和錄制指導,方便教師錄制網絡課程;隨著學生參與視頻大賽、演講大賽等活動日益頻繁,圖書館也需提供錄制、剪輯素材等空間供用戶使用。在軟件方面,用戶需要高校圖書館提供校外查閱、下載文獻等服務。
4 嵌入式學科服務的實現策略
針對大數據環境下用戶對圖書館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新要求,高校圖書館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4.1 提高館員的大數據素養
高校圖書館要通過多種方式提高館員的大數據素養,館員在充分運用自身熟悉的圖書館學、情報學知識的基礎上,要不斷學習先進的信息檢索技術、數據挖掘技術,學會借助大數據分析工具對海量、多樣、低價值密度的數據資源進行篩選、分類,幫助用戶方便快捷地查閱其所需資源,從而提高圖書館的嵌入式學科服務水平。
4.2 建設個性化服務平臺
針對大數據時代用戶提出的個性化需求,高校圖書館可建設個性化服務平臺。首先,圖書館可依據用戶身份的不同,將其劃分為普通用戶、教學用戶和科研用戶;其次,圖書館要針對不同用戶收集其借閱數據、搜索記錄等信息,利用統計學、數據分析技術等統計分析用戶需求、喜好,通過機器學習算法進行個性化推薦;再次,圖書館應根據推薦結果建設相應的讀者專題、教學專題、科研專題,構建個性化服務平臺。平臺構建過程見圖1。
4.3 優化館員配置
4.3.1 提高館員專業素養。高校圖書館可根據館員專業知識儲備情況對已入職學科館員進行劃分,將具有專業學科知識背景的學科館員分配至相關學科的學院,開展專業化的嵌入式學科服務;對于不具備專業知識背景的學科館員,要組織、督促他們學習相關專業課程,并定期檢查其學習情況,同時鼓勵學科館員進修相關專業學位,提高學科館員的專業化水平,促使學科館員更加深入地嵌入教學和科研服務。
4.3.2 引進專業化學科館員。高校圖書館可根據館內學科館員配置情況以及高校各學科專業的設置情況,吸收、引進具有相關專業背景的高學歷、高素質學科館員,完善高校圖書館整體館員的配置情況;聘請各學院、各專業的教授及學科骨干作為兼職學科館員,輔助高校圖書館開展專業化的嵌入式學科服務。
4.4 構建智慧化圖書館
大數據時代,在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元化技術驅動下,智慧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的必然走向。構建智慧圖書館是一件長期、開放、持續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大量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時間成本的支撐。因此,高校圖書館可綜合考慮自身的經濟承受情況、本館現有資源的配置情況、高校用戶需求的迫切度等,按照由點及面、由小到大的漸進式原則,從軟件和硬件兩個方面構建智慧圖書館,從傳統圖書館邁向智慧圖書館。
參考文獻:
[1] Martin A.Kesselman and Sarah Barbara Watstein. Greating oppurtunities: embedded libraries[J].Journal of library administration,2009(49):383-400.
[2] Stebelman S,Siggins J, Nutty D, et al.Improving library relations with the faculty and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the role of faculty outreach library[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1999(2):121-130.
[3] 許儒敬,陶宗寶.繼往開來 再鑄輝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系統發展綜述與展望[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0(4):62-65.
[4] 劉穎,黃傳惠.嵌入用戶環境:圖書館學科服務新方向[J].圖書情報知識,2010(1):52-59.
[5] 嚴玲.關于高校圖書館開展嵌入式學科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學研究,2012(20):78-81.
[6] 初景利,孔青青,欒冠楠.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進展[J].圖書情報工作,2013(22):11-17.
[7] 孫丹霞,王偉軍,姜毅.基于用戶小數據的嵌入式學科服務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4):84-90.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