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艷玲


關鍵詞:人工智能;圖書館;圖書采編;系統設計
摘 要:文章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互聯、智能、高效等特點,對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進行了分析,構建了智能圖書采編系統框架,明確了框架結構、各模塊功能及智能圖書采編流程,研究了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5-0103-03
人工智能技術是世界十大重要技術之一,對于智能化社會的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隨著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在智慧醫療、互聯通信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在圖書館領域,關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的研究成果較多,筆者認真梳理分析發現,這些研究成果主要體現在個性化設計、數據融合等方面,關于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的研究成果相對較少。因此,筆者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優勢和圖書館圖書采編工作的特點,研究設計了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以期提升圖書館的智能化水平,為圖書館的智能化發展奠定基礎。
1 圖書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必要性
1.1 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重構圖書館的信息資源體系
人工智能技術是一種集信息采集、梳理、分析等于一體的技術。圖書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服務能夠極大地提高服務水平,快速完成館藏資源的數字化工作,并建立相應的圖書館管理系統數據庫,方便讀者查詢和使用[2]。同時,人工智能技術能夠通過數據抓取、特征分析等方法,派生出更多有價值的、更易被讀者認可的數據資源。
1.2 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高館員的信息素養
在傳統圖書館的運營和管理中,館員的工作以體力勞動為主,如將歸還的圖書擺放整齊、幫助讀者及時找到圖書分類目錄等。圖書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日常工作,能夠在為讀者提供便利的同時,提高館員的信息素養和工作能力。館員應不斷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的新知識、智能終端設備的使用方法等,提高自身信息素養和服務效率。
1.3 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提高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目前,圖書館的在線服務主要通過圖書館管理系統、信息化平臺等開展,采用互聯網與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終端相結合的服務模式,側重于信息數據的整合分析。圖書館應用人工智能技術開展服務,能夠極大地提高智能化服務水平,突破傳統圖書館服務的范圍限制,為現代化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
2 圖書館圖書采編工作概述
2.1 圖書館圖書采編的含義
圖書館的圖書采編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工作內容:一是需求搜集工作。需求搜集工作是為了確定圖書采編的范圍和數量,圖書館每年年初會制訂圖書采購計劃,根據館內實際經費數額,分批次、分階段地采編圖書,并通過圖書館管理系統用戶留言平臺、圖書館圖書信息交流平臺等渠道,及時了解讀者的需求信息,更新圖書采購計劃,提高讀者滿意度[3]。二是圖書采購工作。館員按照圖書采購計劃與相應的出版社進行聯系和溝通,提出圖書采購意向、簽訂圖書采購合同、確定圖書交貨時間,并及時跟蹤了解圖書印制進度等情況。三是采編圖書的信息錄入工作。館員對經過驗收的圖書進行分類整理,將書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錄入相應的數據庫系統,以方便管理及檢索。
2.2 圖書館圖書采編工作的特點
2.2.1 書目涉及的領域較多。圖書館的館藏圖書涉及人們日常工作與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種類、數量繁多。圖書采編工作的目的是對館藏資源進行補充,一般會采購多個領域的圖書。很多圖書館都會在每年的年初根據經費預算和讀者需求,制訂圖書采購計劃,以豐富館藏資源。
2.2.2 廣泛征求意見。圖書館在擬訂采購計劃時,會廣泛征求廣大讀者的意見。讀者是圖書館的使用者,館藏圖書的種類和數量往往會決定讀者的數量,圖書館只有及時掌握讀者的閱讀需求,才能提高館藏資源的利用率,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
2.2.3 圖書信息錄入工作量大。圖書館通過圖書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館藏圖書的管理。在該系統中,每本圖書即為一個數據單元,館員必須及時對采購的圖書進行逐一編碼,并錄入相應的數據庫,以方便日常管理和讀者借閱。
3 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設計
3.1 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構成
對于傳統圖書館來說,圖書采編系統功能的發揮取決于硬件設備的投入,館員需要通過人工輸入的方式完成圖書采編工作。在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不僅有先進的硬件設備,還有對應的軟件系統,該系統能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神經網絡、知識庫等技術結合起來,滿足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工作的需求。本文研究的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主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圖書書目的智能化選定、圖書的智能化訂購及圖書信息的智能化采編,高質高效地完成圖書采編工作。
3.2 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架構
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主要用于實現圖書智能化采編工作,包括圖書書目的智能化選定、圖書的智能化訂購和圖書信息的智能化采編。如圖1所示,圖書書目的智能化選定主要涉及圖書選購計劃、讀者需求留言、圖書選定反饋意見等;圖書的智能化訂購分為圖書初選、讀者訂購、選定驗收三個步驟;
圖書信息的智能化采編主要涉及圖書編碼、摘要的智能生成,以及圖書條碼、作者、書名等信息的智能錄入[4]。
3.3 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工作流程
智能圖書采編系統改變了圖書館原有的圖書采編模式,集中反映在圖書書單擬定智能化、讀者意見反饋梳理智能化、圖書訂購及檢驗智能化和圖書信息采編智能化四個方面。如圖2所示,智能圖書采編系統能夠將圖書館于每年年初擬訂的圖書采購計劃與讀者反饋的圖書需求信息進行分析比對,梳理出當期需要采購的書單目錄[5],經相關管理人員審核確認后,自動與各出版社聯系確定圖書的發貨時間,并在收到圖書后進行智能驗收和智能信息采集,完成圖書的智能化采編。
4 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應用價值
4.1 促進智慧圖書館的發展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能夠提高館員的圖書采編工作能力,有效提高圖書館的運行效率,為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奠定基礎。智慧圖書館是圖書館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有學者指出,人工智能技術將被應用于智慧圖書館的信息感知系統、數據智能處理與分析系統、圖書資源智能分類系統等,能夠推動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升級和擴展,提高圖書館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務質量。
4.2 提高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水平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在提高圖書館數字圖書資源智能化采編水平的同時,還增加了圖書館數字資源的館藏量,為圖書館個性化服務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圖書館可以對讀者的行為特征、閱讀習慣等數據進行分析,并根據讀者提供的個人信息,實現數字資源的個性化匹配,為讀者提供精準的圖書信息推薦服務[6]。圖書館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分析讀者的閱讀軌跡、停留時間等特征數據,如:通過館內車牌登記系統記錄讀者車輛的停放時間,并根據讀者在館內的行動軌跡判斷讀者的閱讀喜好,以提高圖書館個性化服務的精準度和服務水平。
5 結語
在人工智能時代,圖書館應將圖書采編系統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起來,提升圖書采編工作的智能化水平,進而提高圖書采編工作的效率。目前,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不夠成熟,應用范圍不夠廣泛,在圖書館領域應用的成功案例較少。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智能圖書采編系統的各項功能將逐步完善,推動智慧圖書館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冬梅.數據挖掘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應用研究[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1):143-145.
[2] 唐曉波,李新星.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識服務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7(13):26-31.
[3] 吳建中.再議圖書館發展的十個熱門話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7(4):4-17.
[4] 楊艷飛.智能化IM咨詢機器人在數字圖書館信息服務中的應用[J].圖書館學刊,2016(9):117-120.
[5] 郭利敏,劉煒,吳佩娟,等.機器學習在圖書館應用初探:以TensorFlow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7(6):31-40.
[6] 張興旺.從AlphaGo看人工智能給圖書館帶來的影響與應用[J].圖書與情報,2017(3):43-50.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