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虎 畢興
摘? 要:環境監測指的是相關部門利用各種方式對生態環境的質量情況進行全面監督和檢測,其目的是真實、全面和及時的反應當前環境質量狀況,對今后環境狀況的發展提出預測,并及時針對發展趨勢采取相關措施。環境監測更可為環境規劃,環境管理和污染源的各種控制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在大氣污染治理中占據重要地位。本文分析環境監測管理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指出提升環境監測管理在大氣污染治理中作用的相關對策,以期為今后開展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管理;大氣污染;治理;作用
引言:近年來,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進一步發展。但隨之而來的則是生態環境的壓力不斷加大。對此,我國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旨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更要加大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其中,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可以準確反映大氣環境質量現狀,為大氣污染治理保護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提升治理的科學性。對于相關部門來說,需加大對其重視程度,做好環境監測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發揮其積極作用。
一、環境監測管理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
(一)預防作用
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給我國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污染,我國大氣污染程度不斷提高。因此,需加大對大氣污染的重視程度。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利用各種先進技術手段和先進設備,在專業人士的操作下,能夠對及時查找到污染的源頭,更能對生態環境中生物的活動情況進行監測,在保證數據的全面性及真實性的前提下對生態環境整體做出全面客觀的評價。更能對特定區域如工業區及生態脆弱區等地的空氣狀況采取實時監測,確定其污染源頭,為相關部門的治理工作提供依據,更能在治理中進行動態監測,有利于相關部門根據治理的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治理方案[1]。
(二)監管作用
開展環境監測工作可及時獲取監測區域內空氣質量、水質量等全方面生態數據,并根據國際上和國家的相關生態質量標準來對污染情況進行判斷,為環境標準的制定提供可靠數據。在開展環境監測中,能夠對大氣污染程度進行評價,從而確立環保標準,保證對大氣質量評估合理化及科學化[2]。
(三)基礎治理作用
大氣污染涉及許多影響因素,在現今科學技術發展的條件下,部分影響因素很難及時被預測,所以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經常會遇到許多突發性污染,如有毒化學氣體泄漏等。若沒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會導致污染面積擴大,造成極大的損失,給大氣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環境監測可對大氣環境進行實時監測,并針對常見突發性污染制定應急方案,在污染出現時可利用應急方案進行及時處理,降低大氣污染帶來的損失[3]。
二、提升環境監測管理在大氣污染治理中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加大資金投入
在提升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運用的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認清當今社會發展現實,認清環境污染給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帶來的重大影響,加大資金投入,引入先進監測技術先進監測設備,更新監測技術,來適應社會不斷發展給環境帶來的更大壓力。引入先進設備,來提升監測結果的準確性。針對不同區域的不同情況,采取合理的技術手段和設備對環境進行實時監測,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同時完善環境監測的多角度及全方位,可采用環境監測和遙感技術結合的方式,對區域內生態 環境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測。
在提升我國環境監測總體水平時,應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相關部門需加大資金投入,引入環境監測專業人才,提升薪酬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環境,吸引人才的加入。對已有的環境監測人員,應重視培訓的作用,加大培訓力度,提升監測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技能,來落實監測工作,提升監測數據的可靠性,更好的為環境保護工作服務。在進行技能提升時,需注重環境監測的理論知識和相關設備的操作技能相結合,保證環境監測工作人員的工作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更好的適應新形勢下對環境監測工作的各項要求。相關部門可構建完善的獎勵機制,引入績效制度,對有突出貢獻的工作人員進行獎勵,充分調動人員積極性。鼓勵監測人員開展相關環境監測技術方面的研究,并在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一定支持,提升我國環境監測水平,打造專業性極強、工作態度積極的環境監測團隊[4]。
相關部門還需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如舉辦公益活動,印發宣傳單、制作公益廣告等,宣傳環境監測在環保中的積極意義,提升人們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監測意識,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到環境監測和環境保護的工作中來,將環保工作帶入日常生活中,落實環境監測,使環境監測工作無死角無遺漏的開展,降低環境污染,更為環境污染的治理提供全方位的數據信息,節省治理成本,縮短治理時間,推進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我國經濟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立健全相關管理制度
在開展環境監測工作中,需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來明確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才能保證環境監測工作的科學有序開展,從而更好的發揮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相關部門需立足于當地實際情況,考察當地環境情況及導致環境出現污染的相關因素,并根據實際情況構建合理完善的監測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在構建體系中,需依照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對管理體系進行一定調整,來使環境監測相關管理制度和管理體系符合國家要求,滿足環境變化對環境監測各項工作提出的要求,真正將環境監測工作落到實處。更應在日常工作中,及時發現環境變化,并針對變化對管理體系進行隨時更新和調整,使其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環境,更好的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為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保障[5]。
結語:環境監測可為環境保護提供可靠的數據,提升人們的環保意識,對治理大氣污染起到極大的保障作用,在治理突發性污染方面也有積極的意義。因此,相關部門需不斷加大對環境監測的支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引入專門人才和最新科學技術,提升監測水平,不斷推動我國環境保護以及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保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姜波. 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對策[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21(2):50-51.
[2] 馮露. 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運用探討[J]. 數碼設計(上),2021,10(4):326.
[3] 張文娟. 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解決對策[J]. 皮革制作與環保科技,2021,2(11):110-111.
[4] 畢耜超,武光. 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運用探討[J]. 魅力中國,2021(8):433.
[5] 呂瑞. 環境監測在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作用及策略研究[J]. 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1(9):1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