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帥鵬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學校體育從屬于教育和體育兩大系統,在當前教育發展全面開花的背景下,學校體育教育也應全面升級,向著更加普及化、民主化、制度化、多元化方向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體育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抓手,課內體育和課外體育應雙向并舉,學校在抓好體育課的同時,也應該積極組織課外體育活動,課外體育活動在學校開展的情況,直接影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以及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甚至于影響學生終生體育觀的培養。[1]因此,課外體育活動在現代教育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筆者從W縣高中學生中隨機抽取200人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110人,女生90人。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課外體育活動的相關論著和論文,為本研究提供翔實的理論依據。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的目的設計調查問卷,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發放與調查。本次研究共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95份,其中男生107份,女生88份,有效率約為97%。
3.數據統計法
對收集的所有調查問卷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描述處理。
4.面談法
主要是通過與學生直接交流的方式,了解學生的體育訴求與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情況,對問卷調查中沒有涉及的部分進行有效補充。
從表1的調查結果可以明顯看出:大多數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感興趣,持喜歡態度,而女生態度一般,不喜歡者居多。筆者通過與這些學生的交流,大多數學生認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會或多或少地影響到主干課程的學習,而且,除體育特長生進行體育考試外,其他學生仍然是以文化課考試為主,他們不想把多余的精力浪費在對高考無用的科目上,因此對課外體育興趣不大。女生由于性格內向、思想傳統、注重形體等因素討厭參加體育鍛煉。

表1 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
《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定:普通中小學應保證 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從表2的調查結果看,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在60分鐘以上的所占比例只有29.5%,沒有達到條例要求的規定,活動時間的不足和缺乏,不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運動技能、體育價值觀等的形成。

表2 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持續時間
從表3可以看出:高中生在體育項目的愛好上呈現出多元化特征,就統計結果看,男生對球類運動比較感興趣,女生則偏向于舞蹈、毽球、跳繩、跑步等活動量不大、但趣味性高的體育項目。

表3 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選擇的項目
從表4明顯地看出:75.1%的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場所主要是學校,其次是公園和社區,比例為19.2%,經營性場所只有5.7%。通過與學生的交談了解,學生由于學習緊張,除節假日外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參加體育鍛煉,而對于公園和社區參加鍛煉人群主要是年齡較大者,并且不同的社區體育設施配備完整度有差異,不能很大程度地吸引學生,一般情況下學生參加人數不多。此外,學生經濟來源有限,去經營性場所的可能性很少。

表4 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選擇的場所
從表5可知,由于場地和器材的缺乏導致無法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人數居多,此外因為學習負擔重、時間緊迫而無法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同學也不少,這兩個原因導致課外體育活動內容單調。學生由于學習負擔重以及學校體育工作者對學生缺乏組織指導,加上有些學生自身對體育活動的懼怕,嚴重阻礙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興趣,影響參加鍛煉的積極性。

表5 影響高中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
1.大多數學生對待課外體育活動有正確的認識和積極的態度,并且參加課外體育活動有明確的目的和興趣點,此外男生在積極主動性方面明顯強于女生。
2.學生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上沒有達到《學生體育工作條例》規定的要求,尤其是女生,在鍛煉次數和時間上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明顯的不足。
3.學生在選擇喜歡的項目上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由于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制約了某些運動項目的開展,而球類項目的運動被多數學生重視,比較單一,說明課外體育活動的開展存在一定局限性,不能滿足學生需要。[2]
4.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主要在學校進行,學校場地器材的不完善,以及學生學習負擔重直接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忽視體育的重要性,對體育鍛煉失去信心。
1.學校應該重視體育工作方面的改革,提高體育工作者自身素質,鼓勵學生積極地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鍛煉的興趣愛好。
2.學校在保證體育課教學以外,應確立計劃,有組織、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進行一些體育賽事。此外學校還可以鼓勵學生成立一些相應的體育社團等學生組織的機構,提高學生對體育活動的熱情。[3]
3.學校應重視場地建設和器械設施的配備等方面的不足,加大資金投入以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需要。同時學校可以與該縣私營企業HX鋼鐵廠達成一定的協議,HX投資財力物力等用于學校的建設,學校可以照顧HX企業的職工子女文化教育,雙方實現雙贏。
4.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要充分考慮女生,根據女生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點,開展一些適合她們的活動,從而鼓勵女生積極地參加體育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