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菲 陳云霞
【摘要】目的:探究將拉貝洛爾作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療效以及對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方法:納入共計1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進行實驗調查,所有患者納入時間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將隨機數分組法作為組別區分標準,兩組患者組別區分:對照、觀察,各納入90例患者進行分析,對照組患者給予硫酸鎂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使用硫酸鎂基礎上聯合使用拉貝洛爾進行治療,所有患者的療效差異以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指標、妊娠結局以及并發癥發生率作為效果區分標準。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各項血壓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拉貝洛爾作用于治療妊娠高血壓患者的基礎下,患者的各項血壓指標可得到明顯控制,同時可提高產婦順產率,減少出血現象產生,另外可顯著抑制新生兒并發癥的產生,對提高產婦安全性,保證順產率及良好的預后質量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循證護理;妊娠期高血壓;應用效果
妊娠高血壓是女性在妊娠期間常見的一種疾病,通常發生在產婦各個妊娠時間中,通常以20周后為主要發生時間段。妊娠高血壓主要臨床表現為全身小動脈痙攣,進而形成蛋白尿、水腫等癥狀。經研究指出,妊娠高血壓可能會累及多個臟器器官,對胎盤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嚴重情況下可能導致產婦昏迷等不良現象,是影響胎兒以及產婦發病及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妊娠期高血壓的病癥治療需根據產婦情況進行,臨床主要以硫酸鎂進行解痙治療,同時采用各類鎮靜藥物、利尿劑等進行輔助治療。但硫酸鎂在對患者血壓的控制方面效果欠佳,且藥物不可大量使用,可能導致藥物蓄積而產生各類不良反應。拉貝洛爾屬于臨床水楊酸氨衍生物,可對機體腎上腺素受體產生選擇性拮抗作用,擴張患者機體外周血管,促使加快血液循環降低血壓指標,另外該藥物可針對產婦冠脈痙攣現象進行緩解,進一步減少痙攣現象[1]?,F為拉貝洛爾應用于治療妊娠高血壓患者的作用,選取180例患者進行分析,有以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納入共計180例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進行實驗調查,所有患者納入時間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將隨機數分組法作為組別區分標準,兩組患者組別區分:對照、觀察,各納入90例患者進行分析,對照組,年齡21~34歲,平均年齡(28.12±1.46)歲,孕周24~39周,平均孕周(30.84±1.66);觀察組,年齡22~32歲,平均年齡(27.46±1.45)歲,孕周21~40周,平均孕周(29.94±1.83)。所有患者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的相關診斷標準;2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h血糖≥8.6mmol/L;3未服用過其他相關治療藥物;4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屬均在知情同意下進行病癥治療和調查研究,由患者家屬簽訂調查同意書
排除標準:1排除肝腎功能障礙者;2凝血功能障礙者;3結合惡性腫瘤病癥者;4精神及交流病癥者;5其他妊娠綜合病癥者。
1.2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給予硫酸鎂(國藥準字H20033860)進行治療,用法及用量:所有患者首次用量為4g,以25%葡萄糖注射液20mL進行稀釋,為患者進行緩慢靜脈推注,隨后以25%硫酸鎂注射液60mL,將其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0mL中進行稀釋后為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控制速率為2g/h,所有患者以1次/d進行治療。
1.2.2觀察組患者給予拉貝洛爾(國藥準字H32026121)進行治療,根據患者體重情況進行用藥,通常為1~2mg/kg進行緩慢注射,單次最大用量不超過20mg,必要情況下需要于15min后再次注射。或采用靜脈滴注方式進行用藥,將100mg拉貝洛爾溶于5%葡萄糖溶液300mL中進行靜脈滴注,控制速率為2mg/min,并根據患者臨床表現調整藥物用量,給藥直至分娩前。
所有患者均在此基礎上進行常規治療,同時包含鎮靜、吸氧以及飲食護理、并發癥護理等,同時密切關注患者的各項生命體指標,在患者產生異常情況下需要及時告知相關醫師進行處理[2]。
1.3觀察標準
觀察所有患者的血壓指標情況,包含治療前和治療后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并做好記錄。
觀察并對比所有患者在妊娠結局的差異,妊娠結局包含剖宮產率、順產率以及產后出血率。
觀察對比所有新生兒并發癥發生率,具體內容同時以包含窘迫、胎盤早剝、窒息、早產以及新生兒死亡。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組間患者的血壓指標變化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各項血壓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所有患者妊娠結局統計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所有新生兒的并發癥發生率
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討論
臨床數據調查統計指出,目前國內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約為7%~30%左右,屬于我國影響產婦預后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時病癥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新生兒的妊娠結局及產后并發癥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該病癥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研究調查發現病癥產生于患者肥胖、年齡、貧血等因素共同引起,最終形成全身小動脈痙攣。患者病癥可累及多機體器官,其中患者機體生血管痙攣情況下會促使其產生腎小球擴張現象,纖維素沉積于內皮細胞從而引起基底膜受損,且在基底膜通透性增加的情況下會促使血漿蛋白露出腎小管導致答案白丟失。從而引起尿檢指標中蛋白含量升高,而臨床病癥診斷在可根據該現象判斷患者病癥程度。全身小血管痙攣的情況下還會促使機體肝臟部位缺血缺氧,同時會進一步影響肝臟的蛋白合成?;颊邫C體腦組織也會在痙攣情況下受到一定的影響,其小血管痙攣會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極大程度增加腦水腫的發病風險、病癥在進展至一定情況下可能導致患者產生腦疝現象。而小動脈痙攣同時可顯著增加外周阻力,最終導致患者心臟負擔加重,心血管系統處于組織狀態,最后影響患者機體血液循環,加大患者的血壓指標。而高血壓則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性具有嚴重的影響[3]。
針對臨床妊娠期高血壓病癥的治療,主要采用硫酸鎂作為主要用藥,通過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的情況下,可促使藥物鎂離子通過血液對胎兒的血漿濃度情況起到平衡調節作用。另外藥物可通過加強胎兒周圍神經肌肉交界處解除,從而達到抑制鈣離子和乙酰膽堿的釋放,從而起到抑制患者機體運動神經功能活性的效果,保證患者機體骨骼松弛,緩解小血管痙攣現象。另外有分析指出,硫酸鎂中的鎂離子可通過抑制中樞神經的興奮程度達到減輕患者腦補耗氧量的效果,從而減輕腦補缺氧狀態。且在血液流通過程中,其鎂離子可作用于血管內皮產生前列腺素,進而降低患者血管收縮作用,減輕機體小血管痙攣而擴張患者血管達到降壓目的。另外鎂離子可提高產婦和胎兒血紅蛋白對氧的親和力,從而改善患者機體養循環;同時可降低機體對腎上腺素、血管緊張素的親和力,從而降低患者血壓指標。但硫酸鎂在使用過程中負面作用反應明顯,同時大量使用下極易產生藥物蓄積作用,形成鎂中毒現象,且在患者停止用藥后可能引起療效反彈,形成惡心、嘔吐等不良現象,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在中毒情況下需要及時通過告知相關醫師進行病癥治療,減少病癥遷延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或并發癥,保證產婦以及胎兒的預后。
拉貝洛爾則屬于腎上腺素受體阻滯劑,可通過對機體腎上腺素受體產生選擇性拮抗作用,進而擴張患者外周血管,減少血管的阻滯作用,減輕高血壓現象產生。同時在該藥物作用下,患者不易產生低血壓癥狀,藥物整體使用價值顯著,且有研究指出,拉貝洛爾在降低血壓的過程中不會對患者的胎盤血液流動產生影響,且對腎臟、腦部、子宮的血液灌注液無明顯影響。同時可降低患者心肌的耗氧量,對改善患者的癥狀具有顯著的使用價值[4]。
本文以180例患者分析有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前的各項血壓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剖宮產率和產后出血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順產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治療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由此分析通過拉貝洛爾對妊娠期高血壓患者進行治療,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壓指標,同時可提高患者的順產率,減少產后出血現象發生,另外針對胎兒可避免產生窘迫、早產等并發癥,保證胎兒的預后質量,藥物整體使用價值顯著,值得廣泛推廣。
綜上所述,拉貝洛爾作用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的病癥治療過程中,整體療效顯著,可有效保證產婦良好的分娩結局。
參考文獻
[1]孫紅霞,張昆.拉貝洛爾應用于妊娠高血壓中的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9,16(6):136-137.
[2]路永梅.分析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7):101.
[3]秦志權.研究拉貝洛爾治療妊娠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9,14(6):97-99.
[4]續靖寧,徐琳,劉進軍.拉貝洛爾聯合硫酸鎂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效果及對分娩結局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20,24(20):92-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