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飛 姜雷 劉梅 楊永春
體育教研組作為學校最基本的組織,是策劃與執行各項學校體育工作的核心主體。為保證有效完成學校體育工作任務,積極推進學校體育各項工作順利有序開展,切實提升全體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體育教研組團隊文化和制度建設非常重要。
1個團隊或1名教師的可持續性發展不僅要有知識能力,也要有對教研的認知和心態。既使個人能力突出,但缺乏正確的思維意識、行為準則、價值觀,也難以在教研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此,學校體育教研組一貫堅持“傳承發展、理想信念、職責擔當”的教育,以老一代體育人敬業精神為學習榜樣,筑牢理想信念,樹立目標責任感,以抓實抓細常規管理為準則,逐步完善體育教師量化考評制度,以此激勵團隊和個人共同發展進步。
一、發展的靈魂: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傳承優良體育精神
精神是一個團隊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信念是人生奮斗的目標以及針對這一目標所持有的堅定不移的態度,唯有精神和信念達到了一定高度,團隊才能在歷史的變革中發展與壯大。
(一)胸懷責任擔當,堅守教育信仰,激發工作內驅力
“參觀校史館”是每個重慶市鳳鳴山中學(以下簡稱鳳中)體育教師必須經歷的教育學習活動,“以史為鑒”方可筑牢信仰、升華精神、明確職責擔當。鳳中校史館里不僅展示了眾多的體育榮譽獎章,還展出了老一代鳳中體育人在艱苦環境中用雙手一點點建立學校、修補操場、自制體育器材、組織開展各項學校體育活動的簡介和圖片,以及老教師們保存完整的體育用書、成套的教案、工整規范的點名冊和成績冊等,展現出了老一代鳳中體育教師艱苦樸素、規范嚴謹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
“退休教師座談交流”也是學校和體育教研組每年堅持組織的教育活動之一。座談交流內容包括鳳中體育發展史簡介、教學技能技巧經驗介紹、體育教師基本功培訓、教師責任心養成、學校各項群體活動組織開展、學校運動隊訓練管理和運動員選材,以及學校體育科研工作等。通過交流座談活動,使年輕教師們更深刻地了解到了老一代鳳中體育教師堅守教育信仰、敬業求精、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受到了鳳中體育教研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以及為實現奮斗目標所持有的工作態度,從而有效激發了年輕教師投身學校體育工作的內驅力。
(二)發揚體育精神,積淀體育文化,做好學校體育傳承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一個團隊和個人的可持續性發展,必須有精神支撐,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出人的創造力,形成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做到有夢想追求、有責任擔當,在積極主動的奮斗中不斷超越,從而享受奮斗的快樂和價值。
鳳中體育特色發展從建校之初就得到了學校領導集體的高度重視,并成為學校發展的主要辦學思路。目前學校已基本形成了“一校多品”的業余訓練格局,共建有田徑、足球、健美操、羽毛球、射擊、乒乓球、擊劍7個校運動隊,長期參加各項目業余訓練的學生近500人,相繼培養出了代表中國參加巴西里約奧運會的運動員、世界青年沖刺射擊比賽冠軍、6名國家級運動健將、30多名國家一級運動員等優秀體育人才。
成績的取得源于鳳中體育團隊優良體育精神的傳承和發揚,源于鳳中體育文化建設核心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近幾年,人們的價值取向不斷在變化,年輕教師面臨著不小的壓力和不少的誘惑,學校始終把培養團隊優良體育精神放在體育教研組發展建設的首位。為此,學校建立了鳳中體育榮譽榜專欄,大力宣傳在學校體育工作中積極進取、成績優異的教師和學生。同時,在學校職稱評定、評優評先方案中加大體育量化分值,為敬業負責、踏實肯干、成績突出的體育教師提供物質保障和進一步發展的平臺。
二、發展的根基:加強團隊文化建設,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
制度建設是團隊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研組團隊的發展必須做到與時俱進、創新進取。建立和完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各項規章制度,引導個體和集體行為的穩定性和持久性,保證整個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學校體育工作良性開展的堅實根基。
(一)逐步完善常規管理制度,保障教研工作有序進行
抓好常規管理是學校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要求,為此學校根據“一校多品,志在一流;一點帶面,普及發展”的學校體育工作發展思路,首先在校級領導分工上進行了明確分工,成立了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2位副校長擔任副組長,具體負責課堂教學、體育科研、群體活動和運動隊建設的管理。其次采取項目責任制,每個年級、每支運動隊都有具體負責人,體育教研組作為策劃與執行的主體,負責各項常規管理制度的制訂和實施。
鳳中體育常規管理制度分為4類,即常規教學、校園群體活動組織、體育場館功能室使用、體育管理人員職責。這些制度和要求責任到人,以展板的形式分布在各個相應的位置,在教研組活動中進行學習領會,以便增強教師的責任擔當意識。同時體育組安排專人按各類活動時間進行考勤、考評,采用每月例行檢查和不定期檢查結合,做到及時公示糾正問題,并將其納入學期末個人常規量化考核評比。
(二)結合學校實際豐富課程體系,保障教研工作特色
作為全國首批體育工作示范學校和重慶市高中體育課程創新基地,學校不斷探索體育課程體系探索,以特色工作吸引教師,凝聚教師的工作信仰。根據現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結合學校實際情況,確定了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的課程教學體系。
1.初中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構成
(1)初中多樣化課程教學體系構建原則主要有4點:一是遵循《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理念和運動水平目標;二是參照《重慶市中學生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三是根據初中升高中體育考核要求;四是結合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師資情況。
(2)初中體育教學體系內容組成必須有4個單元,即1個體能、2個運動技能、1個健康教育。其中體能項目參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5項內容,結合中考體育項目進行學練和評價考核。運動技能在每個年級每學期由年級負責人上報教研組長,再由教研組長統籌確定,并定期組織單元小結,相互學習交流。
(3)初中體育課程評價構成主要按分數(100分)換算成等級評定(A、B、C、D、E)。各項評價權重是:體能占50%、運動技能占30%、健康教育占10%、行為表現占10%。其中體能項目以中考項目為考核項目計分,評價標準參照《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進行量化統計。
2.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體系構成
(1)學校高中體育走班選項教學已經堅持了10年,形成了比較成熟的課程管理模式。高中一年級學年上學期主要以必修必學模塊為主,以行政班級組織上課,高中一年級下學期和高二、三年級進行年級內走班選項教學,目前開設了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6個項目的選項教學內容。
(2)高中體育教學體系內容組成以模塊的形式呈現,按照《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要求,平均每學年修習4個模塊,結合實際情況,學校將1個模塊設為12~18個課時。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為了便于教學組織管理,確定了在高一年級上期進行體能、田徑、體操、武術4個模塊的教學,且模塊之間的教學并不相對獨立,而是可以相互融合。其他年級每學期開學第一月按照行政班級進行體能和健康教育學習,之后再根據學生選項實施走班教學。
(3)在高中體育課堂評價方面,學校已初步形成了體能與專項技能、進步幅度與行為表現相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比較客觀地反映了學生體育課學練水平,并建立了“重慶市鳳鳴山中學學生體育檔案”。其中專項運動技能評價參照了上海體育學院編輯的“青少年運動技能等級評定標準”,既認定了學生該項目學練達到的等級標準,又進行了分值量化,有助于進行學期學分綜合評定。
三、發展的保障: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學校自2011年起就開始實施體育教師量化考核評價方案,其目的是明確職責、獎優罰懶、激勵個人成長發展,調動教師投身學校體育各項工作的積極性。在具體執行中,體育組也在不斷修改和完善考評方案,迄今已修訂到2019年版。評價考核內容主要包括體育教學常規和教師個人能力發展兩大類(見表1)。評比檢查流程是教師先根據評價標準自評,再由高中、初中備課組長復評,最后由教研組長審核并上報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
(一)教學常規類評價(60分)
1.體育課教案類(23分)。主要檢查體育教師學期教學工作計劃、單元計劃、課時教案的編寫,以及課后小結和二次備課情況。每學期固定檢查3次,前2次主要是找出不足和問題,提醒教師及時更正補充,最后一次則在學期末進行,實行量化考核評定。
2.課程考核總結類(37分)。主要檢查以下內容:教學單元總結評析不得少于2個,少一個扣4分;學生體育課成績表按照實際上課班級數,分選修班級成績(高中)表和行政班級成績表進行檢查,差一個班扣1分;學生考勤行為表必須是原始記錄,按照行政班級和選修班級(高中)統計個數,差一個班扣0.5分;聽課記錄每位教師必須完成20篇,差一篇扣0.2分;學生體育檔案,每學期末完成表格填報,因身體原因未參加體育課學練和相關測試的,必須有醫院證明,差一人扣0.1分。
(二)教師個人發展類(40分)
主要是對教師參與教學改革科研情況進行檢查統計,包括論文撰寫、課題研修、教師賽課、校本教材編寫、參與校園體育競賽活動組織和運動隊成績等。
1.參加校區級以上培訓、觀摩等活動,完成心得總結或編輯簡訊上傳體育組并在鳳中外網掛出的,一份加2分。
2.論文、賽課、體育教師基本技能大賽獲獎:國家級一等獎7分、二等獎6分、三等獎5分;市級按5分、4分、3分加分,區級按3分、2分、1分加分,校級一等獎加2分,二等獎加1分。指導教師、第二作者及之后作者加0.5分。
3.論文發表:國家級核心刊物5分、非核心刊物3分,市區級刊物記3分、2分。
4.參加校級以上展評課等:包含“KDL課題錄像課”“一體化實驗項目”課、區校級展評課和公開課,每上一節加1分,參與相關數據統計工作的一節課加0.5分。
5.參與課題相關工作:申報課題被批準立項的,主持人加3分,主研人員加1分;課題結題的,主持人再加3分,主研人員再加1分。
(三)體育教師量化考核獎勵
每學期末根據上述兩類量化考評結果,以分數換算成等第呈現,等第標準:90分以上為優秀、75~89分為良好、60~74分為及格,低于60分為不合格。對達到優良等第的體育教師給予獎勵,對僅達到及格等第的教師,在承認其完成工作的同時,使其知曉自身不足并明確今后努力改進的方向。
多年來,鳳中體育教研組傳承老一代優良體育精神和理想信念,開拓進取,不斷完善體育教研組文化和制度建設,使這個團隊始終保持著激情與活力。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教育理念和目標的不斷深化,我們必須牢記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承體育人的理念,進一步貫徹理解“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學校體育目標,結合“教會、勤練、常賽”,探索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風格,為學校體育工作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