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晨斐
摘 要:自然角是幼兒園常設的讓幼兒接觸自然、認識自然的最好空間,但是長期以來,自然角的材料只成了美觀的擺設,對自然角的作用和意義認識并不足,其教育價值得不到任何體現。因此本文通過創設情景化的自然角,讓自然角與小朋友互動起來,以便真正發揮自然角教育教學價值。
關鍵詞:幼兒教育;教學;興趣培養
一、幼兒園自然角環境創設現狀分析
(一)教師參與過多,幼兒參與較少
班級自然角創設以來,大多都是由老師進行擺放和創設,尤其是小班和中班,鮮有幼兒的參與。即便是到了大班,也只是個別幼兒的參與,并沒有讓自然角真正成為幼兒進行科學探索活動的空間,只是在每次的區域觀摩評比活動中,自然角才會引起老師的重視。孩子們帶來各種盆景和小動物來充實、豐富自然角,而管理種植的工作大多都由教師完成,或請班級個別孩子參與,如澆水、修剪、分類等,別的幼兒只能靜靜地觀賞,卻沒有再次參與的機會。
(二)形同虛設,脫離教育價值
自然角的創設看起來只是花卉盆栽的一個擺放,幼兒園虛設的一個角落,孩子們很少與自然角進行互動。花草帶來了,該怎樣照顧它們呢?種子種下去了,該怎么進行管理呢?自然角創設后,孩子們觀察發現問題以及去記錄探索思考的時間不多,只是單純地看一看,并沒有有計劃的主動參與其中,自主管理探究,以及自然角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等。
(三)呈現方式和內容比較單一
大部分班級的自然角都是通過擺放在植物架上的盆栽來呈現的,每一層都擠滿了各種綠植,很少利用班級的其他角落來呈現各種綠植或者季節性的果實,同時也比較缺乏水培,土培,飼養,實驗等內容,延展性不夠,總體上所呈現的種類比較少,形式單一,還不夠豐富。
二、情境化自然角環境創設指導策略
(一)創設情境化微景觀自然角
小角落大自然,自然角它是大自然的舞臺,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自然角的設計非常自由,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情景化的自然探索環境。下面我將以小班自然角為例,對自然角進行情景化環境布置。開學時,老師讓每位幼兒帶一盆“草娃娃”到班級,于是,孩子們把帶來的“草娃娃”擺放在花架上、桌子上觀看,還帶它們到戶外去澆水,可是沒過幾天孩子們就失去了興趣,沒有老師的催促,他們很少去照管這些“草娃娃”了。
于是老師創造性的為孩子們創設了一個“植物農莊”,很好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小班幼兒的興趣。“植物農莊”主要在擺放上改變了自然角傳統的材料擺放形式,布置出了具有立體的情景,農莊周圍是用kt板裁剪出的小柵欄,農莊里用無紡布制作的綠色草坪上,擺放著各種雞、鴨、鵝、牛等小動物的模型,用輕粘土制作的土地、籬笆上種植了小西紅柿、青菜等蔬菜;旁邊用孩子們撿回來的鵝卵石鋪設了許多的小路,魚缸里的小魚在歡快的游動,而每個“草娃娃”們都在做著喜歡的事情,例如種菜、喂魚。用積木搭建的小房子里住著快樂的“草娃娃”,周圍是用糖果盒制作的插花裝扮了農莊,儼然是一幅美麗的莊園圖畫。孩子們置身于游戲情境中,融于游戲情節,在幼兒的探索和精心照顧下,“草娃娃”的“頭發”長長了,綠油油的,教師還以此為契機,引導幼兒講衛生,培養幼兒喜歡理發的習慣。同時,還幫助幼兒回憶自己理發的經驗并激發幼兒為“草娃娃”剪發的興趣,即學會了更好的照管“草娃娃”的方法。在幼兒給“草娃娃”理發的過程中,老師為幼兒準備了硬紙卡做的大齒的梳子,引導幼兒大膽的嘗試,鼓勵幼兒在發型上與眾不同,孩子們在活動中輕松自由,大膽探索,興趣濃厚,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在延伸活動中,教師引導和帶領幼兒把理好發的“草娃娃”送回農莊,孩子們通過讓“草娃娃”種菜、釣魚、照顧它們喝水、曬太陽等,使孩子們樂在其中,同時達到了相互學習、欣賞他人成果的目的。為小班幼兒提供情境化的自然角探索環境,強烈地激發了幼兒對自然角活動的喜愛,孩子們常常自主地去照顧這些“草娃娃”,還幫“草娃娃”一起照管農莊里面種植的蔬菜,飼養的小魚等,孩子們經常在“植物農莊”里久久的不愿離開,他們在這樣情景化的世界里盡情的探索和游戲,樂在其中,流連忘返。
(二)情境化自然角內容的選擇
在進行自然角環境創設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來選擇,如小班的幼兒對各類昆蟲感興趣,也喜歡研究各種不同類型植物的葉子。教師可以從這一教育契機出發,創設以“昆蟲之家”為主題的自然角區域環境,在里面既可以種植不同類型的花草,利用低結構材料搭建各類昆蟲的房子,為幼兒提供各種工具(捕蟲器、放大鏡、剪刀、網兜等),不僅給孩子帶來各種感官的刺激,還為他們提供了觀察和自由探索機會。
(三)情境化自然角材料的投放
自然角與幼兒進行互動的前提是材料的選擇,引導幼兒一同參與創設,如:沙、土、樹枝、瓶子、盒子等讓幼兒自己去想象,創造自然角需要的東西。如用石子搭建“草娃娃農莊”的小路,用廢舊飲料瓶自制的器皿,簡單易得,操作性更強,用紙盒做成的小房子,利用這些材料創設出更加自然真實的環境,幼兒與自然角的互動也更為強烈。
三、自然角區域活動的管理
在照顧自然角的動植物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經驗,此外還需要細致耐心,而這些都是幼兒所欠缺的。因此要抓住教育契機,幫助幼兒明確解決方法和管理任務:比如小班幼兒的獨立意識不強,可以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下分組幫植物澆水,喂養小動物,做簡單的自然角清理工作和觀察記錄;中大班幼兒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教師要學會放手,多為孩子提供半成品和低結構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觸發幼兒發現問題,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獨立觀察、記錄并分享自己的發現。
我們應該鼓勵幼兒主動參與自然角的管理工作,促進幼兒和自然角之間的互動,但是在沒有具體區域規則的情況下,孩子們就會亂成一團,要么一哄而上,要么都對植物角不怎么關心,因此,制定合理的自然角管理制度,不僅能有效組織幼兒參與到自然角活動中,還能提高幼兒的責任意識。建立“小管理員”制度,責任到人并進行相應的獎懲。建立“綠色記事本”制度。讓照顧植物的孩子在記事本上記錄當天的情況:包括時間、天氣、溫度、澆水時間、植物生長情況和相關的建議。在以上制度的基礎上,對表現優秀的孩子進行表揚和獎勵,讓孩子們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養成充滿愛心,細心觀察,細致記錄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