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斌
【摘? ? 要】數學作為義務教育的基礎課程,有利于促進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本文立足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從創設有趣的教學環境、利用多媒體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師個人教學技能和魅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等方面探析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生? 數學? 學習興趣? 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094
小學數學教師應當把握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要求,為學生未來發展打好堅實的數學基礎。教師應當著眼于長遠發展和具體現實的雙重價值,在傳遞小學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小學生的理性思維塑造,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
一、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數學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小學生而言,學好數學事關他們升入初中、高中乃至未來繼續深造的基礎水平,學好數學能夠鍛煉他們的理性認知和思維水平。眾所周知,只有學生感興趣才能主動學習相應知識,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當不斷探索如何提高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這樣學生才能在教師教學的基礎上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提高課堂質量。數學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更具理性認知,需要從抽象到具體,對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腦力運用程度具有開發效能。因此,從具體現實需求和長遠趨勢的雙重目標來看,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
二、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
(一)創設有趣的課堂氛圍
小學生具有好動、活潑等成長階段性特點,同時難以保持長時間的注意力集中,但是小學數學課堂又是需要學生具有一定認真思索的專注力才能順利推進的。因此,就需要教師營造一個具有數學趣味的、能夠吸引學生認真參與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趣味環境下進行學習。比如通過學生報名扮演數學題目中的數字,類似于小話劇的形式,四則運算口訣便是他們移動的口令,對于學生而言扁平化抽象化的數字運算變得豐富生動立體起來;還可以通過課堂競賽的形式,分小組作答或個人單獨報名的形式,使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保持集中的注意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同時可以在學生之間形成同輩的榜樣模式,激發其對于數學的興趣,你追我趕地實現共同進步。
(二)利用多媒體設備豐富小學數學教學的形式
多媒體技術是應時代發展而產生的科學技術,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其功能。教師應當在掌握多媒體操作技術和電子設備的課件制作基礎上,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偏好,搜集小學生感興趣的電子教學素材。多媒體設備具備靈活、多變、豐富的特征,就長時間而言還相對節約教學成本,能夠為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帶來新鮮有趣的知識。例如,小學生對于四則運算組合較多的情況一時難以理解的話,教師在黑板上進行靜態解讀對于他們來說可能理解起來會吃力,但是若是對其進行動畫演示,同時輔之以可愛的人物或者小動物,那么對于小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就相對容易,而且他們更愿意去參與課堂的思考。但是切不可本末倒置,過于依賴多媒體設備,應當明白只能將其作為教學補充,在最大范圍和可能性內發揮多媒體的數學課堂教學輔助功能。
(三)提高小學數學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個人魅力
教學技能是教師作為知識傳授者立足于課堂的根本,小學數學教師原則上一定是在完全掌握小學數學這門課程的全部內容基礎上,明晰以何種方式更能使學生接受知識教學,在新課程標準改革基礎上對于教育目標和意義有充分掌握的情況下,能夠對小學生進行數學基礎知識和抽象思維能力的啟蒙與鍛煉。由于小學數學對于學生而言枯燥而抽象,所以教師可以參考并練就詼諧幽默但又不失嚴謹的教學風格,盡可能地吸引學生對于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還應當心懷對學生的真誠關愛,具備師德師風的基本素質,對于小學生抱以更多地關心和呵護,站在學生的視角去理解問題。同時,教師還應當不斷學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因為對小學生而言,他們是十分尊敬愛戴教師的,容易受到教師的影響,所以教師應當嚴格恪守對自身的要求,向學生明確傳達自己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與學生交朋友,了解其對于學習的真實感受。一般說來,學生對于數學教師抱以崇敬和喜歡的話,也會更愿意聽數學課,從而對數學課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四)尊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
小學數學教師作為小學數學課堂中的主導力量,需要對課堂的授課內容、課堂秩序進行把握。同時,還應當留心觀察小學生對于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反應,是專心致志、漫不經心還是全然不在狀態,這都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進行仔細觀察并記錄。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課堂小問卷、平時的測試和與家長的訪談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通過課堂小問卷和試題測驗可以即時反映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與家長的交流可以大致了解學生在家里做作業的狀態和學習效率,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是具有個體差異的,由于學生的生活環境、身心發育、受教育方式、獲得的心理引導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也存在差異。教師應當明白,這種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教師應當在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的基礎上,對于存在的數學成績差異進行針對性提高。教師要注意的是,應當循序漸進,不可揠苗助長,教師應當是對個體差異的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對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行記錄,對試題的正誤進行分析,而后與學生溝通找到原因。注重補足學生學習中的短板,為數學學習吃力的學生制定貼合實際的學習計劃,并對其進行開導與鼓勵。尊重小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個體差異,為其制定合理的學習方案并進行疏導,有助于學生增強自信心,形成提高學習數學學習成績的良性循環。
總之,對于數學興趣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教學氛圍的影響下,向小學生說明何為數學,如何去學習,如何在克服困難的前提下,通過借助多媒體充實教學內容,豐富教師自身等方面,令學生逐漸產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并愿意跟隨教師的教學進度去思考,同時采取一定的鼓勵和友好的競爭機制,通過觸動學生的好勝心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劉俊銘,梁宇,鄒循東.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研究[J].廣西教育,2016(29):103-104.
[2]陳冬梅.尊重個體差異? 因材施教——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之我見[J].教育教學論壇,2014(4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