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佩
【摘? ? 要】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衡量學生語文素質的重要尺度,能夠反映學生的語文水平。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就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興趣的基礎上指導學生進行有方法、有內容、有創造性的寫作。本文即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 語文教學? 寫作水平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4.180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如何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直以來被探討的熱門話題。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其年齡小、閱讀量少,且缺乏生活體驗,導致語言匱乏,普遍存在詞不達意、寫作困難的現象。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需從興趣、素材積累、方法技巧等方面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愛上寫作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做好一件事最大的動力。因此,想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先要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一)以激勵為主,調動學生寫作興趣
教師的反饋對學生的寫作行為具有調節作用,寫作反饋可分為肯定和否定兩種。小學生都喜歡得到教師的表揚,鼓勵和肯定能讓學生的學習更有動力,而一味的否定和批評則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在作文評改中,教師應多用一些激勵性語言,少用一些否定性語言。在評改作文時,應多發現每篇作文當中的閃光點,如作文中有寫得好的句子、好的想法、好的創意閃光點或者好的書寫,教師應對這些好的部分進行贊揚和鼓勵,用光環效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優秀作文作為范文在班上朗讀,起到激勵作用。對于寫作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挑選他們寫得好的部分(如立意、語言、思路、題材、選材、書寫等)在班上予以表揚,增強學生的寫作自信,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二)取材生活,寫感興趣的事
寫作題材的選擇會影響學生的寫作興趣。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寫作訓練時,教師應盡可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或者話題,讓其在寫作時有思路、有話題、有想法,充實寫作內容。如一二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玩具到班上,向同學們介紹自己這個玩具是什么、如何得到這個玩具的、為什么喜歡它以及玩具有哪些特點,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用文字寫出來,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二、觀察生活,發掘寫作素材
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他們的想法和情感會在一定的情景中產生。很多小學生之所以情感匱乏,寫作無話可寫,正是因為缺乏對生活的觀察。寫作需要靈心善感,只有對事物有敏感的感知力,才能更好地寫作。遇到的人、見到的事、生活中悲傷或快樂的情感,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山河湖海、四季更替、日出日落等等,一切皆可是寫作的來源,只要留心觀察,都可以“有話可說,有話要說。”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從現實中汲取素材和靈感。如低年級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將喜歡的事或者人畫下來,并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通過日記記錄生活中的人或事,鍛煉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在生活中發掘和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水平。
三、注重課內外閱讀積累
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語文寫作尤其看重平時的語言積累。很多學生寫作困難,原因就在于語言表達能力缺乏。要解決學生語言匱乏的窘境,需要依靠課內外閱讀,不斷積累語言方法,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在課內閱讀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考,在充分閱讀的前提下,同學之間再互相交流、探討,以達到充分理解文章詞句、思想感情的目的。此外,還應學習借鑒文章中的表現形式、寫作技巧、精彩詞句、表達手法等,進行再創作,以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在課外閱讀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做讀書筆記,將閱讀中喜歡的語句、段落、名人名言等摘抄下來,為寫好作文做好鋪墊,還可以借鑒文中的表現方式和寫作技巧,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從而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四、發揮想象,拓寬寫作空間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應“激發學生的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小學生這個年齡段的特點就是想象力豐富,而寫作離不開想象力的發揮,沒有想象力的寫作就像鳥兒沒有了翅膀一樣。在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將看到或想到的事物經過內心情感的加工,注入自己豐富的想象和幻想,形之于語言文字,這樣就能寫出新穎有趣的作文。比如寫“十年后的XX”,這種寫未來的主題離不開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越是新穎離奇的幻想,越能讓這類文章內容充實、充滿趣味。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先留一節課讓學生說,鼓勵學生奇思妙想,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暢想,在接下來的寫作教學中,讓學生將自己想到的內容寫成作文。這種想象力的發揮可以拓寬寫作空間,開啟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寫作水平。
五、讓學生寫有真情實感的作文
寫作時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空話、假話、套話”,在內容和情感上力求真實,避免作文“假大空”。為了避免學生在寫作時陷入空洞、無話可寫的窘境,教師應讓學生從真人真事寫起,通過寫身邊實實在在的人或事,使作文有話可寫,寫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感情。在教學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自主寫作,多一些開放,少一些束縛,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發揮空間,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寫自己內心真實的悲與喜。這樣的作文才是內容充實、有深度、有感情的作文。
六、加強作文指導
學生語文寫作除了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之外,還需要教師的指導——通過評講、批注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法,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教師對學生的作文指導主要有三個部分:指導審題、指導立意、指導選材。審題,即作文題目是什么,作文要寫什么;立意,就是通過給出的作文題目,需要表達什么樣的中心思想、情感;選材,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寫作對象可以緊扣主題,達到表達中心思想的目的。此外,教師還應在學生遣詞造句、語言表達、寫作方法、謀篇布局等方面予以指導,讓學生寫出符合要求的好作文。
總之,教師應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加強作文指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將寫作與生活相結合,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鄧茂華.淺析如何讓學生愛上寫作[J].劍南文學(下半月),2011(6):210.
[2]黃建濤.強化小學語文作文指導效果的若干思考[J].家教世界,2012(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