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 江影滿

摘要:目的:探討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積極心理特質、社會支持的關系。方法:選取2020年9月到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9例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個人情況問卷調查、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成人希望狀態量表、感恩量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肺癌患者認知功能得分最高,社交功能最低,患者的社交功能與希望狀態有顯著正相關性(t=0.290,P<0.05),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和認知功能與患者的感恩情況和家庭的支持程度有顯著正相關性(P<0.05)。結論: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積極心理特質有著密切的關系,需要有意識的發展患者的積極希望狀態和感恩水平,加強健康宣教提升來自家庭以及社會的支持,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積極心理特質;社會支持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1)06-145-01
肺癌是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的簡稱,是由于氣管、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病變導致的惡性腫瘤。由于吸煙、空氣污染、職業接觸以及電力輻射等各種原因造成。全球范圍內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極高且仍在呈上升趨勢,據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男性肺癌發病率以及死亡率占惡性腫瘤第一位,在女性人群中肺癌發病率則占據第三位,死亡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1]。嚴重威脅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由于臨床上目前尚未有治愈肺癌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成為肺癌治療的重要目標環節,本研究選取2020年9月到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9例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積極心理特質、社會支持的關系。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2020年9月到2020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9例原發性支氣管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經臨床病理檢查確診為肺癌,包括臨床分期1-4期[2];無精神病史以及服用抗精神類藥物。排除標準:語言障礙等問題導致的治療依從性不理想及調查障礙者;患有其他肺部嚴重疾病易產生調查干擾者。患者的男女比例為25:14,年齡在31-79歲,平均年齡為(42.62±3.7)歲;已婚38例,無偶1例;文化程度小學20例,高中及以上19例;醫療費用來源:自費6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例,醫療保險30例,公費醫療2例。
1.2方法
采取個人情況問卷調查、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社會支持評定量表、成人希望狀態量表、感恩量表對患者進行問卷調查。由調查員統一發放和回收,部分識字不夠及視力不佳者,由調查人員以詢問方式收集資料,調查員邊詢問邊于調查表上勾選登記,測試者負責回答或完成問卷,調查員可以給予客觀公正的解釋。發送39份問卷,回收39份,有效回收率100%。
1.3觀察指標
個人情況調查表為自制問卷,主要涉及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醫療費用支付方式等基本信息,并由調查人員負責登記補充被調查者姓名、住院號及調查地點等信息。
癌癥患者生活質量核心量表[3]從五個領域對患者的狀況進行評估,主要包括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角色功能、認知功能以及社交功能,每項滿分100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從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三個角度分量表組成,每個量表有1-7分,總分為三者相加,分值與社會支持程度呈正比。
成人希望狀態量表包括對未來和現實、對積極行動以及與他人親密關系的態度三項,總分12-48分,分值與希望程度呈正比。
感恩量表根據情感體驗的單一維度量表,分值與感恩傾向呈正比
1.4統計學分析
將觀察指標中的數據通過SPSS20.0進行數據庫錄入以及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t檢驗;計數數據(n,%)表示,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的生活質量、社會支持、希望特質、感恩得分情況
2.2肺癌患者生活質量與社會支持、希望狀態、感恩相關性
患者的社交功能與希望狀態有顯著相關性(t=0.290,P<0.05),患者的角色功能、情緒功能和認知功能與患者的感恩和家庭支持程度有顯著相關性(P<0.05)。
3.討論
肺癌早期的患者生活質量普遍高于晚期患者,臨床分期越早,患者的軀體功能和情緒功能相對較好,良好的身體狀況和心理狀態能夠保證患者以更好的狀態去認知肺癌,并且有足夠能力去進行日常生活習慣的改善,同時患者的社交和角色功能較低是由于時間集中于癌癥治療,個人愛好以及社交活動受到局限[4]。
本研究中發現希望特質作為人們對于現在以及未來的積極心理狀態,期待目標能夠實現,是人與人之間聯系的密切紐帶,肺癌患者希望水平越高,其總體的軀體功能和社會功能越高,并且同時會密切影響其社交功能,是影響肺癌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感恩與希望有類似效果。這一結果與王紅愛[5]在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的關系研究結果類似,進一步說明其有效性。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其積極心理特質有著顯著正相關系,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王紅愛. 肺癌患者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 護理學雜志, 2017,000(30):23-25.
[2]陳芹, 戴玉. 消化道癌癥患者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 重慶醫學, 2020,000(16):237-238.
[3]龍小香. 肺癌患者感恩情緒、希望水平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8(1):37-39.
[4]王紅愛, 曹楓林, 李潔,等. 肺癌患者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與生活質量的關系研究[J]. 護理學雜志:綜合版, 2017, 30(9):23-23.
[5]王紅愛. 肺癌患者的生活質量與積極心理品質,社會支持的關系[D].2017,000(16):175-176.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呼吸內科 ?廣州 ?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