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
[摘要] 目的 探討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聯合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痰結核菌素轉陰比率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療法,觀察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聯合治療。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變化,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指標變化及臨床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 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CD4+、CD8+、CD3+以及CD4+/CD8+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CD4+及CD3+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左氧氟沙星與卷曲霉素聯合治療時,能夠增強患者的痰菌轉陰效率,提高空洞的閉合效果以及增大對病灶的吸收程度,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左氧氟沙星;卷曲霉素;肺結核;痰結核菌素
[中圖分類號] R521?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11-0108-04
Effect of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capreomycin on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tuberculi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ZHANG Xue
The Third Ward of Tuberculosis, the Ten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capreomycin on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tuberculin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10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evofloxacin and capreomycin. After treatment,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tuberculin, the cavity closure rate and the lesion absorp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tuberculin, the cavity closure rate and the lesion absorp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4+, CD8+, CD3+ and CD4+/CD8+ 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After treatment, CD4+ and CD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CD8+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4+/CD8+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Levofloxacin combined with capreomycin can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io of sputum tuberculin, improve the cavity closure rate and increase the absorption degree of les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Levofloxacin; Capreomycin; Tuberculosis; Sputum tuberculin
肺結核在臨床治療中屬于難治愈類的肺部疾病,患有該類癥狀的患者通常情況下具有較長的臨床病程并伴有纖維空洞現象的產生,同時在機體內會形成符合結核菌繁殖的內部生長環境,具有治療閉合難度較大及出現巨大空洞等不良反應[1]。患者在發病后,由于不合理的用藥或不規則使用,會容易在機體內產生較強的耐藥性,促使患者的病情臨床發生遷移現象,同時造成難治愈結果,嚴重的會危害患者的肺部功能,臨床常使用卷曲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進行聯合治療[2]。卷曲霉素在化學原理上屬于環多肽類藥物,可以有效治療肺結核分枝桿菌等,能夠對患者的病情轉移及合成相關的蛋白質起到抑制作用,但臨床使用卷曲霉素會造成患者聽力減退[3]、體內電解質發生紊亂等不良反應。左氧氟沙星可以有效緩解體內的結核分枝桿菌的活性,抑制患者體內DNA的復制過程,起到治療的效果,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4],二者聯合使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本研究以臨床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聯合治療對肺結核患者痰結核菌素轉陰比率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1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方法,男28例,女27例,年齡37~61歲,平均(49.21±1.39)歲;病程0.46~7.11年,平均(3.55±0.58)年。觀察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聯合治療,男27例,女28例,年齡38~62歲,平均(49.11±2.35)歲;病程0.52~7.34年,平均(3.52±0.4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肺結核的臨床診斷者;在治療前未服用過抗生素等藥物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5]者;年齡<65歲者;意識狀態清醒,可以積極配合治療者。
1.2.2 排除標準? 具有心肺腎等嚴重的器質性疾病者;對治療所需要的抗生素過敏者;處于哺乳期者;具有精神類疾病、意識不清晰、無法配合治療者;治療前使用過免疫類藥物者;具有惡性腫瘤疾病者;中途退出治療者。
1.3 方法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需要接受痰涂片、藥敏試驗以及進行臨床X線確診等常規檢查[6]。對照組采用常規的治療方法,醫護人員需要給予患者口服吡嗪酰胺(上海五洲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105),每次20 mg,每天3次,同時口服乙胺丁醇(沈陽紅旗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1022349),每次20 mg,每天1次。口服異煙肼(開封制藥集團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2341),每天1次,同時還需要在空腹時口服利福平(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346),每天1次。針對病情嚴重者還需要給予肌內注射鏈霉素(華北制藥華勝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2418),每天1次,以上方法持續治療2個月,停止服用鏈霉素與吡嗪酰胺,整個療程為9個月。觀察組患者采用卷曲霉素(遼源市迪康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83063)與左氧氟沙星(黑龍江諾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8231)聯合治療,在治療過程中使用卷曲霉素代替鏈霉素使用,左氧氟沙星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每次服用0.2 g左氧氟沙星,每天2次,將卷曲霉素與生理鹽水混合后進行靜脈滴注,每天1次,3個月后兩天1次,療程與對照組相同。之后需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情況調整患者的用藥劑量。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4.1 痰菌陰轉率、空洞閉合率、病灶吸收率? 記錄兩組治療后痰菌轉陰率(痰培養與痰涂片出現轉陰且不復陽[7])、空洞閉合率(空洞閉合或發生阻塞性閉合[8])及病灶吸收率(病灶直徑變化情況)[9]。明顯吸收:病灶的直徑減少80%;吸收:病灶直徑減小40%;無變化:病灶直徑未發生改變。病灶吸收率=(明顯吸收+吸收)例數/總例數×100%[9]。
1.4.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的變化? 免疫功能細胞包括CD4+、CD8+、CD3+以及CD4+/CD8+T淋巴細胞亞群,在治療前抽取患者清晨時空腹的外周靜脈血進行流式細胞分離法分離。
1.4.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主要包括皮疹、腸胃不適、肝臟損傷。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免疫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CD4+、CD8+、CD3+以及CD4+/CD8+T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觀察組CD4+及CD3+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1 肺結核的病理原因
肺結核會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治療難度較大、病程較長,同時會出現纖維空洞等癥狀,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生長,影響患者的呼吸系統[10]。肺結核患者的痰菌轉陰較為困難,會導致空洞難以閉合,若臨床用藥不規律,會產生耐藥性,從而增加了患者的治療難度,對于治療該類疾病,需要控制患者的耐藥性[11]。
3.2臨床治療肺結核的主要方法
近年來臨床常使用鏈霉素進行抗結核治療,會產生不良反應及耐藥性較高。目前臨床上通常使用卷曲霉素和左氧氟沙星進行聯合治療,卷曲霉素是多肽類藥物,能夠有效抑制患者體內的結核分枝桿菌,適用于治療具有復發性的結核病,能夠提高患者的臨床治愈率,同時還起到良好的抗炎作用[12]。左氧氟沙星是抗菌類藥物,具有極強的抗菌作用,能夠有效抑制患者細胞DNA解旋酶的活性,從而抑制細菌DNA的復制過程,導致致病的細菌死亡。二者臨床聯合使用能夠促進患者體內的痰菌轉陰,縮短患者的治療時間,促進患者空洞的治療效果[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以及病灶吸收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臨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與卷曲霉素聯合治療肺結核患者時,能夠增強患者的痰菌轉陰效率,提高空洞的閉合效果及增大對病灶的吸收程度。
3.3藥物聯合使用效果
肺結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機體免疫功能與致病菌進行有效抗爭,同時結核分枝桿菌入侵可以導致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進行正常運作,T細胞群會對細菌入侵起抵御作用,臨床長期藥物治療會損傷患者的免疫功能,病菌也會對免疫功能造成破壞,進而使肺結核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CD4+及CD3+高于對照組(P<0.05),CD8+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兩組CD4+/CD8+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臨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與卷曲霉素聯合治療肺結核疾病時,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相關指標,增強免疫力,有效控制病情發展。因此,臨床使用卷曲霉素與左氧氟沙星聯合治療,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療配合度與依從性,改善患者的臨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病灶吸收率。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肺結核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聯合卷曲霉素,能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
綜上所述,臨床使用左氧氟沙星與卷曲霉素聯合治療肺結核患者時,能夠增強患者的痰菌轉陰效率,提高空洞的閉合效果及增大對病灶的吸收程度,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可明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相關指標,增強免疫力,有效控制病情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玉婷.左氧氟沙星與卷曲霉素聯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研究[J].中國急救醫學,2018,38(z1):298.
[2] 唐瑤.奈替米星+左氧氟沙星對耐多藥肺結核治療效果及對痰菌轉陰率影響評價[J].臨床檢驗雜志(電子版), 2018,7(4):714-715.
[3] 李志強,劉鳳新,何玉霞.穴位手法注射卷曲霉素與莫西沙星聯合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療效觀察[J].世界中醫藥, 2018,13(1):195-198.
[4] 王茂軍.胸腺五肽聯合左氧氟沙星治療對復治菌陽性肺結核實驗室指標及臨床療效的影響[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8,15(2):66-68.
[5] 侯婧,劉剛,韓莙,等.涂陽肺結核患者243例耐藥特征分析[J].中國醫藥,2019,14(2):71-74.
[6] 梁晨,張旭霞,邢青,等.北京基因型結核分枝桿菌的流行及與二線抗結核藥物耐藥性的相關性[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20,43(4):356-361.
[7] 張萌濤,許優,馬進寶.利奈唑胺聯合環絲氨酸膠囊和左氧氟沙星治療耐藥肺結核的療效及機制分析[J].河北醫學,2018,24(8):76-79.
[8] 武延琴,任斐,黨麗云,等.西安市111例耐多藥肺結核患者的藥物敏感試驗結果[J].中國熱帶醫學,2018,18(6):54-57.
[9] 楊惠衛,李冬雷,李潤浦,等.莫西沙星聯合纖維支氣管鏡藥物灌注治療耐多藥肺結核的臨床效果及對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9, 14(9):1336-1339.
[10] 高玲燕,王月,劉雨玲,等.長期應用卷曲霉素致嚴重電解質紊亂和橫紋肌溶解癥[J].藥物不良反應雜志,2020, 22(1):44-45.
[11] 白大鵬,孔偉利,張麗霞.2006-2017年天津市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9,29(3):35-39.
[12] 戴仲秋,張雨薇,鄧勁,等.四川大學華西醫院2016年—2018年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情況分析[J].華西醫學, 2018,33(8):69-73.
[13] 孫銘艷,吳倩倩,王業鑫,等.膿腫分枝桿菌16S rRNA檢測及生物學特性研究[J].中華皮膚科雜志,2018,51(12):901-904.
[14] 楊芳,張磊.初治肺結核患者耐藥情況,耐藥危險因素,耐藥基因及其輔助診斷技術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8,26(11):5-10.
[15] 褚天奎,姚鴻嫻,咼美玲.含左氧氟沙星化療方案治療復治痰涂片陽性肺結核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9,16(10):1425-1427.
(收稿日期:20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