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書娟 鄧秋雅 段佳鋼
摘 要:新形勢下,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環境問題越來越凸顯,為了改善能源緊缺的問題,新能源汽車技術就呈現到了眾人的視野當中。在汽車行業發展和創新的歷程中,不僅需要引進大量的技術性人才,還需要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同時新型技術的出現,也意味著新型人才的需求。此時就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對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創新。因此,本文首先提出了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之后,結合現狀,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延伸與創新路徑。
關鍵詞:校企合作 新能源汽車技術 教學模式
Innovation of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Specialty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Xu Shujuan,Deng Qiuya,Duan Jiagang
Abstract: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ociet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blem of energy shortage,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has appeared in the eyes of everyone. In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t is not only necessary to int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technical talents, but also to inject continuous impetu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At the same time, the emergence of new technologies also means the demand for new talents. Currently, 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innovat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mode on the basi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refore, this article first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that needs to be explored,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the targeted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extension and innovation path are studied.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new energy vehicle technology, teaching mode
1 問題的提出
對學校來說,主要是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踐性和綜合性的人才,需要立足社會對人才的實際需求,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增強對應的專業技能。我國新能源汽車屬于發展速度較快的行業,需要在市場的基礎上,不斷的正確加人才的需求量,提升專業技術的需求[1]。在實踐的過程中,大部分的院校雖然對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新,但是,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一方面沒有很好的立足當前汽車專業的發展趨勢,另外一方面沒有充分的滿足學生對實踐教學活動與后期就業需求。鑒于此,校企合作模式下,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將如何創新?就成為了目前形勢下,眾多學者需要探究的主要內容與問題。
2 時代現狀
2.1 汽車行業發展方向的轉變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趨勢發展,新能源汽車的人數使用也開始不斷的遞增,那么人才的需求也就會上升一個重要的檔次。我國是汽車生產的主要國家之一,需要在市場行業的基礎上,確定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提高汽車技術的創新性。使用校企合作的方式,為學生的培養方向指明了道路,并滿足汽車發展的需求,提高對應的邏輯思維能力[2]。學生也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分析行業發展趨勢,認識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解決措施。
2.2 汽車行業的高技術型人才嚴重匱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汽車行業的發展也開始呈現逐年遞增趨勢。但是,在傳統的視角上,大部分培養的都是傳統的汽車類型人才,但是對于新型產業的新能源汽車發展還存在一定的區別性[3]。
2.3 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無法適應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發展
第一,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并沒有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的教學工作當中。從目前的形勢上看,大部分的企業并沒有積極的參與校企合作當中,甚至還有部分學校僅僅就是單方面投資教學,忽視了實踐部分。第二,校企合作的建設體系不完[4]。不僅無法對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探究,并且也很難達到知識學習的有效反饋。第三,院校在實施教學方式建設的時候,忽視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與當前的生產規模。在此種形勢下進行好學習,很容易讓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甚至很難滿足創新化的發展需求。
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教學模式的創新路徑
3.1 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在校企合作情形下的創新
第一,教學方式創新。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教師也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提高信息化技術的主要應用,不斷的為課程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使用分段式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深入理解能力,保持教學方式的創新。不僅需要關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還需要結合現實的需要,構建有效的人才培養戰略。在開放性的視野下,使用信息化技術,加大學生團隊協作能力,保持學生專業知識的理解與吸收[5]。充分的利用教學資源,將院校和企業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來達到實踐的主要目的,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的額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是什么”,之后以“能源”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分析電動汽車擁有更強的續航能力需要關注哪些。此時,學生之間就會相互探究,在問題研究教學法的基礎上,深入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
第二,促進校企之間的聯合教學。對于院校來說,只有加大校企之間的關系,才可以在有效的探究中,確定人才的培養方向,不斷的完善教學教育改革路徑,提高目標建設的針對性。在合作中,共同編制專業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了解為汽車企業發展需求的時候,也可以靈活的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獲取工作經驗,適應崗位的需要[6]。
第三,實施訂單培養。可以在企業的需求基礎上,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通過訂單的方式,下發對應的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各大院校也需要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根據崗位的需求,針對性的制定出科學的解決計劃。打造順應企業發展的工藝流程,保證有效的技術路線,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質量人才。
3.2 學校和企業需要共同建立學習工作平臺
此時學校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根據“校企合作培養,互利共贏發展”的原則,立足社會和企業的需求,找到可以符合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雙軌實訓課程。另外,還需要結合企業的生產現狀,看到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將企業和學校有機的結合起來,以此來達到高效的教學模式[7]。此外,學校還需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汽車專業技巧,從開始的模仿向著獨立操作的方向進行發展。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與其他的工作存在著較大的區別,不僅需要維修,還需要保養。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的汽車進行對比,新能源需要更多的耐心與細心。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內容更加的復雜,操作的時候需要更多的細化。因此,在實施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在全面的視野下,將學校和企業結合起來,構建更為廣闊的學習平臺。例如:院校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設一個 4s 門店,屬于維修、保養一體化的實訓室,還有其他的配件室和多功能會議室。以工作為導向 ,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最后,院校還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參與比賽,讓新能源汽車檢測和維修技術專業和一些知名企業進行結合,增強實踐的效果,掌握市場的發展規律。教師也可以在實踐中,升華自身的理論水平,了解更多的實踐知識,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在綜合性素養的基礎上,合理的引導學生,增強對應的專業水平,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就等同于就業,并且在企業中可以得到更為廣闊的技術延伸。
3.3 全面貫徹人才培養的戰略方針
第一,需要在校企合作的基礎上,落實好相關的政策與制度,促進兩者之間的共同進步。在現實的生活中,新能源汽車屬于國際化的趨勢,并且在不同的國家中,對于新能源汽車的制造標準也是不一樣的。只有將院校和企業結合起來,提高兩者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那么才可以滿足教學方案的完善性與針對性。以職位工作能力為導向,建立真實的工作任務,重要對發動機進行探究,提高設備的科學建設力度,扎實基礎,促進人才教學模式的融會貫通。認識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調查的力度,構建對應的課程體系。
第二,需要在校企合作制度的基礎上,不斷的優化與完善。制度的建設主要是為了提升企業和學校之間的工作熱情,加大溝通性建設,保持教學方案的約束性和管理性,合理的引導學校和企業都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以此來達到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從企業的視角看,需要加大與學校之間的合作力度,加大監督性,讓優秀的企業人才到實踐基地中進行課程的指導。長久下去,學生不僅可以感受到企業實際生產的氛圍,還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不斷的增強自身的綜合性能力[8]。學校也需要結合現實的需要,建立有效的獎懲制度,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需要給予最大化的鼓勵,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提升。
3.4 運用創新型手段進行人才培養
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不僅是全球的發展趨勢,也是我國目前形勢下,需要探究的重點。在對新能源汽車專業學生進行教學培訓的過程中,需要教師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使用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方式,延伸學生的思維邏輯,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創新能力,滿足學生個性化的發展需求。此外,還需要將理論和實踐相互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驗證中形成新的創新理念,促進教學模式的轉變,保持教學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規律,轉變原有的教學模式,整合教學資源,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之后,需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鍛煉平臺,在實踐中優化自己,在校企合作中,增強動手操作能力。執行2+2教學模式,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企業,保持知識、技能、企業發展的匹配性,讓學生更好的適用于企業,主要使用的創新方式是問題研究、內容分析、實踐探索、項目研究等。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需要根據新能源汽車專業的社會發展需要,分析企業的生產現狀,共同建設學習工作站點,強化育人的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更新創新創業的理念。提升對應的教學質量,引進企業高素質人才。縮短磨合期,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揚長避短,強創新創業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創業理念,保持自身的特色性。
參考文獻:
[1]曾志平.湖南省高職院校汽車專業建設適應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思路[J]. 中國產經. 2020(14).
[2]張甲瑞.職業院校“1+N”模式校企合作探究——以新能源汽車技術專業為例[J]. 繼續教育. 2018(02).
[3]袁菁蕓,李步照.賽教結合模式下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專業建設的探究[J]. 南方農機. 2019(13).
[4]郭炬,賈林平,張振英,于江.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 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18(02).
[5]周寧.高職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為例[J]. 輕工科技. 2017(10).
[6]楊柳青,疏祥林,潘希姣,劉靈芝,丁舒平.面向新能源汽車和校企合作項目的高職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教學改革[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2).
[7]陳力鈞.校企合作模式下學生思政教育研究——以福州職業技術學院阿里巴巴大數據學院為例[J]. 輕工科技.2019(12).
[8]閆永,周波,胡燕.汽車專業校企合作模式及人才培養方式的探究[J].汽車實用技術.2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