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繼章
關鍵詞:技工院校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滲透
在技工院校開展德育教育,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和道德行為,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將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育中進行滲透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可以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教學要求。
第二,突出以育人為本的學校教育工作理念。在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可以突出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結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理論、方法,進而強化學生的素質能力。
二、技工院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策略
(一)采用現代的教育指導理念
技工院校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可以采用現代的教育指導理念,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結合社會對于各方面人才培養的相關要求,以及某個領域和行業發展的工作要求,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
普通高校碩士和博士是人才,技工院校學生也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人才,只要在某個領域有突出的社會貢獻,都應該被視為創新型人才。
所以,教師可以結合這樣的現代教育理念,對社會所需的職業技能人才進行培養,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了解自己對于社會發展的價值,明確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樣也能讓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心理和思想,以正確的就業觀和價值觀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導中。
需要堅持現代學生觀,突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
技工院校教育中,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正處于身心發展和良好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而且心理發展尚不成熟。
為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還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鼓勵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等,更需要對學生進行學習和思想方面的鼓勵、支持、理解等,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用教師的智慧來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并通過榜樣激勵和以身作則的方式,達到塑造學生人格、培育學生健康心理和情感的教育目標。
(二)構建良好的課堂教育情境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還需要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通過寬松的學習氛圍和情境,縮短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提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好地拓展學生學習和發展方面的心靈空間,給予學生更多自由體驗和獲得良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機會。
在課堂教學情境構建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通過自身強大的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凝聚學生,還要通過與學生之間正確的溝通,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培養學生優良性格品質的過程中,教師還要積極進取,笑口常開,為學生帶來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情緒體驗,防止學生對教師產生恐懼和害怕心理,通過教師自身的吸引力,實現對學生良好的心理指導。
此外,可以打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師生情感課堂氛圍,并通過情感課堂教學,讓學生合理表達出自己存在的心理問題,教師通過親切問候、話語引導的方式,拉近師生情感上的距離,合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從而全面提升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帶給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感受。
(三)采用多樣化心理教育方式
在現代教育發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互相合作的能力,而且在自主探究和互相合作的過程中,也可以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意識和心理。
教師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教育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比如,教師可以結合技工院校不同專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專業學習情況,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法、小組合作教學法、多媒體視頻講解教學法進行教學,合理引入與學生常見心理問題有關的教學案例、視頻等,通過合作分析、共同探究的方式,明確其中存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并提出應對的解決方案,這樣也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在心理健康學習方面的潛力,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內容。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構建心理健康教育網絡平臺的方式,讓不敢表達和不會表達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通過網絡教育平臺,分享自己的心理健康問題,這種分享方式可以匿名,從而有效保護學生的自信心,切實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提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三、小結
技工院校肩負著培養創新型技能人才的重任,為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還需要在全面發展學生職業技術能力、文化素養的基礎上,優化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并通過正確的溝通互動方式,做好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引導工作,這樣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防止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不利于自身能力發展的心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劉妙群. 淺談技校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 職業,2014(33).
[2]馬怡寧. 淺談學校德育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 科技資訊,2014(36).
[3]劉祖暉. 淺談心理健康教育在職業學校德育教學中的應用[J]. 就業與保障,2018(21).
[4]孫日升. 心理技術如何應用在學校德育工作中[J]. 職業,2015(35).
(作者單位:山東滕州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