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雯
內容摘要:學業情緒對小學兒童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從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發展,其中包括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規律、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特點、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問題;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因素對學業情緒研究進行綜述。最后總結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兒童 學業情緒 研究綜述
一.引言
董妍、俞國良認為學業情緒是指學生在各種學習情境中所產生的種種情緒體驗,這些情緒與學生的學業密切關聯。[1]大量研究者證明:積極的學業情緒還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2]、培養良好的學習策略[3]、能正向預測學業成績等。[4]
本文主要從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發展;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因素進行綜述。最后總結目前研究存在的問題。
二.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發展
主要以下三部分展開: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規律、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特點、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問題。
(一)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發展的規律
最重要的規律是年級發展的規律。大量學者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進行研究發現,隨著年級的升高,消極學業情緒越顯著。[5]趙伊麗研究發現,四年級學生的消極低喚醒情緒低于五、六年級學生。[6]
(二)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發展的特點
筆者發現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特點主要分為領域特異性、情境特異性、多樣性、動態性。
1.領域特異性
領域特異性是指小學兒童在不同學科上表現出的學業情緒有所不同。徐速研究發現六年級學生對數學的喜愛要顯著高于對英語和語文的喜愛程度。[7]于文華研究發現,在藝體科上,學生擁有相對較高的情緒體驗。比較發現,愉快維度和樂觀維度在兩種學科的平均數差異更為顯著。[8]
2.情境特異性
情境特異性是指在不同情境下的特定學習任務與要求表現出不同的學業情緒。[9]情境特異學業情緒(包括課堂學業情緒、課外學業情緒、考試學業情緒)。朱向榮研究發現,課外積極學業情緒高于課堂、考試兩種情境。[10]
3.多樣性
多樣性是指小學兒童在學習的過程中,會獲得各種不同的情緒體驗。如學生獲悉考試成功后會體驗到高興、自豪等積極情緒;在獲悉考試失敗后,會體驗到焦慮、羞愧等消極情緒。可見學生體驗到的學業情緒具有多樣性。[11]
4.動態性
動態性是指小學兒童在學習過程中,隨著學習任務和學習時的情境變化后,表現出不同的學業情緒。[12]
(三)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發展的問題
主要有以下幾點:總體厭學情緒嚴重、傳統課程消極學業情緒普遍、課外積極學業情緒高于課堂。
1.總體厭學情緒嚴重
相關調查統計,在小學兒童這一群體中有5%—10%的學生具有厭學情緒以及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較吃力,在學校被教師忽視或遭到教師的批評,他們討厭上學,甚至害怕上學。[13]
張喜梅研究發現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業情緒總體狀況不容樂觀。[14]
2.傳統課程消極學業情緒普遍
大量研究發現,小學兒童在語數英三種傳統課程情緒上表現出消極學業情緒。于文華對小學低段兒童進行了研究,對文化科和藝體科的課堂情緒加以比較,發現文化科和藝體科在課堂情緒總體上差異顯著。除緊張和放松外,其他各維度(愉快、焦慮、自豪、樂觀)差異性顯著,藝體科均高于文化科。[15]
3.課外積極學業情緒高于課堂
大量研究發現,小學兒童課外積極學業情緒高于課堂與考試學業情緒。[16]
三.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因素
主要從內部和外部因素兩個方面素進行劃分。個人因素可分為心理因素、身體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外因主要有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一)個人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1.心理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心理因素主要從成就目標、自我效能感等幾大方面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1)成就目標
成就目標影響小學兒童學業情緒。宋雪芹等人[17]的研究表明,掌控目標和正面情感是正向關聯的,而掌控目標和負面情緒之間的關系是不一致的。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影響小學兒童學業情緒。馬麗研究發現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對學業情緒的積極高喚醒、積極低喚醒呈現正向影響。[18]
2.身體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多項研究表明,男生所體驗到的積極學業情緒多于女生。這種差異得到了有關支持。[19]
(二)外部因素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1.學校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學校因素主要從學校歸屬感、教師行為等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1)學校歸屬感
學校歸屬感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產生影響。Walton等人對美國青少年的一項研究中發現,對學校的歸屬感與積極的情緒狀態呈顯著正相關。越積極也越穩定,對學校的歸屬感越低,則學生體驗到的抑郁和焦慮情緒越多。[20]
(2)教師行為
教師行為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產生影響。蔡飛、喬建中(1994)等人的研究發現,教師的授課行為對學生的情緒感受有顯著影響。[21]
2.家庭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家庭因素主要從父母教養方式、父母期望值、父母最高學歷等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
(1)父母教養方式
大量研究發現,民主型的家教方法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最有利的。小學生父母教養方式中的積極因子與小學生積極學業情緒呈正相關。[22]
(2)父母期望值
大量研究者發現,父母期望值過高與小學生消極學業情緒成負相關。張喜梅研究發現,小學中髙年級學生學業情緒影響因素多元化,家長期望值對小學生學業情緒具有影響。[23]
(3)父母最高學歷
宋麗文調查了744名小學4-5年級學生,研究發現父母最高學歷會影響小學生的學業情緒。[24]
四.已有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關于不同課程上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探討,仍然集中于探究傳統課程(比如:語文、數學、英語等),而學業情緒具有領域特異性,目前來看,缺乏新式課程(如:STEAM課程等其他新式課程)學業情緒的研究。
第二,影響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外部因素中的家庭因素主要涉及父母教養方式、父母期望值、父母最高學歷等,但是目前很多家庭都是隔代教養家庭(包括祖輩完全教養和祖輩與父輩協同教養),可是隔代教養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影響,未見文獻報道。這從側面為隔代教養能影響小學兒童學業情緒提供了理論基礎。但是目前從文獻來看,明顯缺乏隔代教養對小學兒童學業情緒的相關研究。
參考文獻
[1]董妍,俞國良.青少年學業情緒問卷的編制及應用[J].心理學報,2007(5):852-860.
[2][3]孫芳萍,陳傳鋒.學業情緒與學業成績的關系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2010,33(01):204-206.
[4]王愛華.小學生同伴依戀、學業情緒和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
[5]盧茜.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教師期望知覺、學業情緒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6]趙伊麗.小學高年級學業情緒、學業控制感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
[7]徐速.兒童學業情緒的領域特殊性研究[J].心理科學,2011,34(04):856-862.
[8][15]于文華.低年級小學生學業情緒教師評定問卷編制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
[9][12]徐先彩,襲少英.學業情緒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9,17(1):92-97.
[10][16]朱向榮.小學生學業情緒的初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
[11]王妍.小學生學業情緒的問卷編制與現狀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
[13]趙琳.小學高年級學生厭學成因及教育對策研究--以遼寧省某市某區為例[D].遼寧師范大學,2016.
[14][23]張喜梅.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學業情緒現狀及特點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
[17]宋雪芹,郭成,謝德光.成就目標、學業情緒及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述評.社會心理科學,2011,9(26):62-65.
[18]馬麗.小學生家庭作業學業情緒的研究[D].溫州大學,2016.
[19]金則霜.學業情緒研究現狀與展望[J].社會心理科學,2010,25(Z2):12-14.
[20][21]蔡飛,喬建中,謝曉昱.課程性質和授課水平對學生的認知行為和情緒感受的影響[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3):41-45.
[22]王蕾.小學生家庭教養方式與學業情緒、學業延遲滿足的關系[D].天津師范大學,2019.
[24]宋麗文.小學生調節定向對英語學習成績的影響:學業情緒的中介作用[D].上海師范大學,2018.
(作者單位:湖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