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現階段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更加注重對家國情懷教育的研究。歷史,是一門講述人類文明的“記憶”的學科,但是這種記憶無法重現,這種距離我們現實生活遙遠的、不可再次接觸的特性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的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歷史課堂活動的設計更好地開展家國情懷教育。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家國情懷教育
歷史的學習重在感同身受,而書面上冷冰冰的文字使大部分學生都很難體驗到歷史的精彩。現在我們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在教育方面更加注重培養有自己思想的人才。初中生的學習時間緊、任務重,作為一名歷史教師,要立足初中歷史課堂教學實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同樣的,現階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有很多問題我們都不能忽視,要根據時代背景去進行改善和創新。
一、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的重要性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進行家國情懷教育,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歷史的欲望,促進學生積極去思考和討論歷史中發生的各種事件。作為中學教師,要通過多種課堂活動來開展家國情懷教育,讓學生在理解家國情懷的同時對學習歷史產生濃厚的興趣。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生活經歷和知識儲備,并結合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水平,在進行課堂活動時從多個方面為學生創設一個通俗易懂、形象精彩的歷史情境,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思想情感的發展。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對家國情懷的學習,深刻體驗到歷史的精彩之處,產生對歷史的興趣,并積極思考過去的歷史給我們當今時代帶來的教訓和警醒。
二、如何在歷史課堂學習活動中開展家國情懷教育
1.在課堂活動中講述歷史故事
隨著年齡的增長,初中生在學習時可能比較難以理解為國家死而后已的情懷,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活動中講述歷史故事的方式來開展家國情懷教育。這就要求學生思考:這些歷史故事在歷史上都對應著哪些歷史事件?例如,在講授《金與南宋的對峙》這一章節的時候,老師就可以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岳飛與他母親之間的感情,而通過岳飛和他母親之間的家庭感情進一步延伸到岳飛對其母親、國家的感情。通過對歷史故事的講述,讓學生了解那些震撼人心的過去,讓他們從這些歷史故事當中學習知識,從而感受歷史的魅力,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然后更加深刻地去理解歷史。教師在講述歷史故事的時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收集相關的史料,讓學生了解那些震撼人心的過去,能夠在了解歷史故事的基礎上自主地理解家國情懷,在潛移默化中感悟歷史,讓學生實現自我教育;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從這些歷史故事中學習歷史知識,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從而感受歷史的魅力,從歷史當中吸取教訓,通過對歷史故事的了解能夠更深層次地理解家國情懷。
2.在課堂活動中演繹歷史人物
我們都知道,歷史的學習重在感同身受,而書面上冷冰冰的文字使大部分學生都很難體驗到歷史的精彩,教師可以在講某一門課的時候,號召學生主動進行劇本的編寫、角色設計以及飾演。初中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合作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同學的喜好來進行小組分配,四人一組或兩到三人一組,進行分工學習,教師可以分配小組任務,讓小組內部的學生合作完成,以進一步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人物身份扮演。例如,在講到《宋代經濟的發展》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登臺進行演出,這不僅可以令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會,學會去理解他所扮演的角色,比如農民、商人等,猶如回到了宋代社會,來體驗宋代曾經發生的故事,快速地理解該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關系,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宋代經濟的繁榮發展,體驗到歷史的精彩之處。學生在扮演角色時會產生對歷史的興趣,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并積極思考歷史給我們當今時代帶來的影響。同樣,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能夠更好地帶動學生進行歷史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對家國情懷思想感情的認同,還能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初中歷史課堂中的家國情懷教育還需要不斷地開展,所以教師不僅要提升自身綜合素質,還要注意利用課堂活動更好地對學生傳遞家國情懷的教育理念,正確進行家國情懷教育,促進學生理解家國情懷,推動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觀。
參考文獻:
[1]蔡振鶯.基于家國情懷理念的初中歷史教學探討:以“偉大的開端”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8):89.
[2]顧新利.初中歷史學科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策略:以部編本“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為例[J].教書育人,2018(13):37.
[3]吳曉棠.中學歷史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目標探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