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美玨
【摘 要】調控策略是英語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學習策略,旨在從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覺性出發,探討學生自我調整學習方法、合作探究和多元評價對豐富學生認知學習思維方法的促進作用。調控策略指導是活化教學過程與方法的必然需要,也是強化學生認知體驗的必然途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策略;調控;總結
學習策略指導是英語課程標準倡導的重要內容,旨在引導學生能結合自身的學習認知發展需要鼓勵他們在自主學習和互動交流中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活力。調控策略就是引導學生在自我計劃和調整學習方法中完成相關學習任務,在歸納總結中找到相應的方法,增強學習自覺性。結合學生英語學習認知規律,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加強自身學習英語監控、反思、調整和評價,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教師引導學生加強調控策略指導,不僅是豐富學生認知思維情感的必然需要,更是學生拓寬自身認知表達綜合運用能力的必然需要。
一、圍繞閱讀自定學習計劃
學習計劃是學生自我學習開始執行的方案,也是學生主動融入閱讀的必然起始。在閱讀中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多鼓勵學生在主動融入閱讀中制定相應的計劃方案,引導他們按照差異化與發展化要求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學生可根據相應的計劃,在認真執行中主動予以及時調整。
學生通過制定計劃來明確學習目標,是豐富自己的理解視野和思維的有效切入點,能真正體現以自我預學為導向的原則。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學習計劃,引導他們在自我調整運用中強化理解,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6 Birdwatching的單元導入和“Reading Birds in Zhalong”教學中,圍繞“What are characters about Zhalong?”表達自己的認知。教師可建議學生就“你心目中扎龍”表達自己的感知。在此基礎上,可結合“What are there in Zhalong?”“Why do the birds like Zhalong?”等問題主動從語篇中圈劃出相應的詞匯和語句。教師可建議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一)語篇整體理解:建議學生從“Which information did you find from the article?”主動梳理相應的信息;(二)互動交流:鼓勵學生結合“The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Zhalong”主動進行同桌交流和小組探討,幫助他們深化認知感觸;(三)拓展延伸:要求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圍繞“Why do we need Zhalong more and more?”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
學生圍繞自己的閱讀認知需要,從整體認知、協作探究、總結歸納的角度深入引導,鼓勵學生針對自己的閱讀發現多深化感知,利于其從中生成多樣化感觸體驗。結合學生的自我制定計劃,可建議他們針對各自閱讀主動調整相應的方法,鼓勵他們結合各自的閱讀及時調整相應的方法。
二、依據問題協作探究交流
合作探究是基于一定的問題理解基礎上的深化,也是學生自我調控的重要途徑。這種建立在問題協作探究基礎上的互動交流是學生自我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的重要形式,也是提高學生語用表達綜合運用靈活性和準確性的必然需要。學生根據自己在合作探究中發現和收獲,有針對性制定相應的策略方法,定能使得學生在主動參與互動交流中形成獨特的認知印象,形成多樣化認知與語用方法。
教師多引導學生依據問題深入協作探究,引導他們在彼此交流中認真互動切磋。教師多依據問題協作交流,如,在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4 Growing up的“Reading A Never give up”閱讀引導中,結合“How do you understand never give up?”問題多給學生彼此交流探討的機會。教師可針對學生對語篇的閱讀理解,圍繞“How do you think of Spud Webb?”“If you were a reporter,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Spud Webb?”“What did you get from Spud Webbs story?”“Why do we need Spud Webb?”等話題,建議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深入互動交流,幫助他們在主動聚焦問題中深化理解識記。很多同學在主動交流中能切合文本表達內容有針對性深化互動交流,能從中深入體味其中表達主題大意。
學生可結合互動交流,按照問題探究的方式方法,多深入總結其中的表達運用方法,在深入了解文本可表達運用的前提下多自我收集整理。結合學生互動交流,教師可有針對性提出自己的設想與意見,引導他們多歸納總結,讓他們提煉其中的有價值信息要點。
三、形成評價總結歸納方法
評價是學生了解自我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學生鍛煉自我、發展自我的必然途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做出評價,引導學生在及時歸納總結的基礎上多提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讓他們在有的放矢地探知中提升語用綜合運用技能。教師可針對學生的整體理解感知,多給他們相應的方法指導,引導他們在多元開放化評價中深入探討,定能使得評價富有指導意義。
這種多元形成評價不僅是學生學習和使用英語調控的必然需要,也是學生主動總結和反思自己學習過程的重要載體。教師可結合評價內容,如,在八年級英語下冊第四單元的“一本好讀物”的“Reading Gulliver in Lilliput”教學時,可嘗試此種方法。學生在整體理解了文章的表達主旨后,不妨對“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進行深入引導,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整體理解感知深入探究。在此基礎上,可建議學生結合“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Gulliver?”“What are characters about Lilliput?”“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Gulliver in Lilliput?”等話題主動深入構思,引導他們針對各自的發現進行有針對性歸納,讓他們產生多樣化體驗。
教師可建議學生在主動評價自我認知感悟的基礎上,針對自己的閱讀理解、互動交流和探知發現主動提出自己的設想,引導他們在主動融入相應的探究中提升自己的綜合運用技能。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形成評價來了解和收集相關信息,多建議他們對學習認知過程、自我發現等方面予以深入評價,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理解深入探知交流。
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中運用調控策略能在凸顯生本主義人文關懷的視野中更加彰顯學生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能凸顯教育的導向性價值意義。教師可針對學生的不同理解,多給他們相應的策略指點,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感思深入理解,鼓勵他們依據得失自我調控,定能使得學習過程富有深度和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