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崴
摘 要: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要求逐漸提高,教育更加注重針對學生的素質培養,這也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巨大的挑戰。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提出了明確的高中政治教學標準,教師應在保證學生掌握政治知識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以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為研究對象,探討增強學生思維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高中政治;思維教學;思維能力
處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正是建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刻,而政治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正確觀念與人生品格的重要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更加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更加健全的人格,以提升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疑問”思維能力的培養
從高中政治教學目標來看,教師應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辯證思維看待事物的能力。眾所周知,每一個事物都具有雙面性,每一個問題也都不是只有一個答案,所以每個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它有可變性。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可以在學生未得到答案之前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以引起學生深思。培養學生的“疑問”思維能力可以有效引領學生主動探究與思考,從而獲得正確的解決方法。因此,政治教師應對學生的“疑問”思維能力加以重視,可以通過創設問題的形式培養學生的能力。
以學習《商品的基本屬性》這一課為例,學生通過看書可以看出作者創設了一些問題,比如將三個杯子分別裝進三種不同的水,分別為礦泉水、自來水以及河水,這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提問:在三個都裝滿水的杯子中為什么第一個杯子與第二個杯子都需要用錢買,第三個卻不用?第一杯與第二杯都需要用錢來買,但為什么第一杯要比第二杯貴?這樣,學生就可以跟隨教師提問思考問題。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對“商品屬性”充分掌握,還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索”思維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探索思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在不斷獲得中豐富知識。由于高中學生將要面臨人生中最重要的考試,所以他們承受的壓力非常大,再加上學生學習的科目非常繁多,導致高中階段的學習時間非常緊迫。大多數的學生為了考取理想的成績將主要科目放在復習的重點上,忽略了副科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發展。但目前大部分高中教師并沒有發現這一點的嚴重性,依然注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忽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從培養學生的探索思維能力出發,在幫助學生減輕壓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因此,政治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在課堂上布置一些較有深度的課后問題,使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思考的深度,發展學生的橫向與縱向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的生存之本。由此可見,我國目前的人才市場急需創新型人才。所以,高中教師應充分認識這一點,將教學的主要任務放在培養學生創新性上,以提高學生未來的競爭力。由于我國開設政治課程的主要目的是想要從精神層面培養學生人格,而人格的培養與學生自身的邏輯思維是不可分割的,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思維模式,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以學習《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 執政為民》這一課為例,該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政治體系有所了解與掌握。因此,教師首先應將政治理論體系的基本內涵向學生講解清楚,使其對內涵全面理解。其次是教師應幫助學生在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從而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理論體系中獲得更多的知識靈感,形成創新思維。
四、“舉一反三”思維能力的培養
由于高中是非常重要的階段,教師的教學時間非常緊迫,學生的學習也是一樣。因此,為了向學生傳播更多的知識,政治教師可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比如,教師在講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題目時,雖然題目有限,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多種解題方式解決。學生具備了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不僅可以在政治學習中快速解題,還可以在任一科目中使用。
以學習《文化對人的影響》這一課為例,教師在將教材知識當作教學的重點的基礎上,可以將一些貼近生活的例子引入課堂之中,從不同方面來分析文化對人們的影響,比如人們的實踐活動、交往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等。這不僅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在不斷學習中掌握一些重要的解題技巧。
綜上所述,伴隨著我國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高中政治教師應改變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對學生的疑問思維、探索思維、創新思維以及舉一反三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從而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龔娜.分析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科學咨詢,2020(18):71.
[2]文小華.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存閱刊,2020(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