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
小學音樂教育是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青少年成為德、智、體、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印發,為深入貫徹落實其要求,更好地發揮地方政府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主體責任,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教育局組織全區六年級學生進行了藝術測評。
本次藝術測評以音樂基本素養為導向,關注學生音樂實踐能力發展,注重音樂知識和能力在一定情境中的實踐運用。這對于指導教師在常態課中將關注點落實到音樂上,落實到學生的音樂素養上起到了關鍵作用。圍繞常見結構、體裁形式、風格流派、演唱、演奏、識譜、編創等基礎知識和力度、速度、音色、節奏、節拍、旋律、調式等基本要素及教材中的學唱歌曲和欣賞曲目,重點考查學生對音樂的聽辨、感受、反應和記憶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適度安排主觀題和創作題等。測評還針對表現領域設計了合唱和小樂器演奏等內容,從姿勢、演唱(奏)方法、準確度(音準、節奏等)、表現力等幾方面入手,充分了解了學生的藝術學業情況。
當然,音樂監測的結果并不是目的,而是了解學生在常態教學下音樂學習的情況,了解教師教學的基本情況,以加強和改進教學,促進教學健康開展,才是我們開展藝術測評工作的意義所在。這次測評,我們感到最大的收獲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了更深入、具體的了解。
一、測試結果反映的主要問題
1.學生識讀樂譜能力普遍較低。只有部分學習器樂的孩子能夠無障礙地識讀樂譜。
2.學生的旋律創編能力不足,學生大多出現時值不準確、簡譜書寫錯誤、創編旋律感差等問題。學生音樂知識綜合應用的能力弱,音樂素養有待提高。
3.在音樂風格與相關文化的聽辨與欣賞方面,從數據反映出,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方面的知識及欣賞、聽辨力比較薄弱。對于中國少數民族音樂風格的聽辨,通過率較低。
4.對指向單一測試指標的題型得分率較高,但綜合型題目得分率較低,這也體現出學生音樂的記憶力和綜合分析能力普遍達不到測試的要求。
5.教師教學方法單一,拓展不到位,沒有將音樂理論的教學與實踐結合起來,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重視程度不夠。
6.校際之間音樂教學存在較大差距,所以測評對于督促學校加強課程管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也有據可查、有理可依。
二、解決策略
1.教育行政部門的有效介入
(1)建議教研室組織力量進行調研,摸清保證基礎教育藝術課程開設的基本條件是否達標。在對學校的考核體系中增加課程開齊開足的考核權重。
(2)加強對藝術教育薄弱學校的幫扶,如對課程開設、教師配備、設備配置等予以一定的政策傾斜。強化教學常規管理,加強對備課、上課、教研活動的監管與指導,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對于音樂教學質量相對優秀的學校,則要引導藝術教育向縱深發展。
(3)引導藝術學科教師立足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對知識的長效積累和鞏固,通過扎實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切實提高學生良好的藝術素養以及扎實的基本功。
2.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
(1)學校加強對藝術教育的重視,開齊開足美育課。
(2)加強藝術教育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藝術教師的業務能力。
(3)落實“體藝2+1”項目要求,全面推進“班班有合唱”“小樂器進課堂”等工作。
(4)規范藝術課堂教學,加強日常教學監測,通過聽課、檢查作業,規范課堂教學行為,杜絕課少、差、慢、費等現象的出現,反饋交流促進學校層面對課堂教學的重視。
3.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加強過程性評價,完善評價體系。學生的音樂學業質量評價是一項系統工程,既包括上述由教育主管部門或學校統一組織的終結性評價,也應當包括平時的過程性評價。因此,我們鼓勵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留意學生的表現,采用各種方式,在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等教學目標上對學生進行及時評價,把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真正發揮評價的診斷、激勵與改善的功能。
(2)從一年級開始,重視音樂理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如,拓展欣賞古典音樂、交響曲、中國民族音樂、民族樂器等。
(3)將音樂課堂搬出教室,不拘泥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如,可以在生活中尋找音樂元素,組織孩子們聽一場音樂會、開一場班級音樂會等。
(4)分學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低年段可以將音樂理論知識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教學,使學生在玩中學;中年段可以利用學科整合的方式,從數學角度了解音符的名稱、時值、演唱方式等;高年段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作力,利用已經學過的音樂理論知識,嘗試自主創作或對熟悉歌曲的再創作等。
總之,本次城關地區的藝術學業水平測試是在“以測促教,以評導學”的指導思想下開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的測評考的其實是教師,是學校,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門。我們實施的測評方案雖然還很不完善,內容也不全面,測試面也不廣泛,但正是這樣一根小小的測評“杠桿”,撬動了學校藝術教育質量評價研究和整個藝術課程的發展。讓我們以歷史擔當的責任感重視和加強這項工作,投入具體的研究與實踐,在實踐中邊摸索,邊完善,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的健康發展!
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研究成果,課題名稱“核心素養背景下提高中小學藝術測評體系實效的策略研究——以蘭州市城關區為例”,課題立項號:GS[2020]GHBZ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