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紅燕 盧加杰
摘 要:主要通過改變課堂教學方式,以精簡問題的啟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思考,并學會自己發問、自己解決問題。
關鍵詞:思維轉變;主動求變;“懶”出智慧
古語常有:“靜則思,思則變,變則通,通則達。”在教學中也是如此,一成不變的傳統教學方式已經適應不了當代的教育發展,因而轉變課堂教學模式變得尤為重要,教師應當做一個學習的引導者,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自從新課改提出后,我也在不斷地學習和反思,結合現在學校的校情和班級的班情,我的課堂教學應該做哪些改變。思考了很久,我認為首先在思維方式上需要有轉變,結合我的一堂語文課來談談我的“變”。
一、思維轉變
上《云房子》這一課時,我以談話導入:“今天我們一起去看一種特殊的房子。”課前有預習,所以孩子們齊聲說“云房子”。然后讓孩子們七嘴八舌地開始說。責成說:“感覺應該是會飛的小動物能住的地方。”接著有孩子提出不同的說法:“可以坐飛機或者火箭去云房子。”我不打斷,也不評價,馬上就有孩子提出來了:“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說法,如果是乘坐火箭會穿過直接去宇宙了,怎么住云房子呢?”有孩子提出“可以坐直升機”,又有小朋友說:“直升機的螺旋槳會吹散云房子的。”借機我提出:“想象要合理,你可以自由的想象,但是一定得符合我們的常理。”孩子們有了前面的例子立馬就理解了,很快就能實行起來。
這就是思維轉變的開始,以“變”應“變”,將主動權交還到孩子手中,做旁觀的引導者,以學生思維的變啟發學生的思考。學習第一自然段,孩子讀懂了“剛剛下了一場雨,太陽公公還來不及把云全收回去”。這個時候下過雨,太陽出來了,愷若立馬補充道:“我知道這是雨過天晴啊!”
二、主動求變
接下來的學習,孩子讓我感受到了轉變思維,還課堂給孩子真正做到了實處是會有收獲的。宇軒就提問了:“老師,云房子是由水蒸氣凝結而成的,是柔軟的,它不會倒塌嗎?”戴茹直接回答了這樣的問題:“這些都不是真的啊,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讓我驚訝于這些孩子的功底在一點一點地向超乎我想象的方向發展。俊哲說:“我在這段中發現了比喻句‘有的像大冬瓜那樣傻傻地橫著,有的像花兒那樣美美地開著。”我這時就提出:“‘有很高的大樓房,有很寬的大禮堂也是比喻句嗎?”錦洋立馬就提出來了:“這不是比喻句,它們都是一樣的,都是房子。”永澤補充說:“一樣的事物之間不能比喻。”我借機引導:“哦,那我發現了,說得更規范就是同類事物之間不能進行比喻。”我繼續補充說:“‘我像我爸爸是比喻句嗎?”建敏說:“不是,爸爸和我都是人,不能進行比喻。”
隨后讓孩子仿說這樣的比喻,有個孩子說:“有的像黑黑的綿羊。”立馬言嘉就站起來糾正了:“老師,我不同意他的說法,白云是潔白的,這里用‘黑黑的就不對了。”孟林的聲音響了起來,帶給了我驚喜:“比喻必須是兩個事物之間有聯系。”永澤說:“就是兩個事物之間有相似性,有共同的地方。”至此,對于比喻的知識點,孩子們二年級上學期就通過自己的發現學完了。
這種自我探索、自我發現的旅程似乎更加有趣味、更加有挑戰性。在一次次的提問互答中完成學習,掌握學習的主動性,能夠極大程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欲。
三、“懶”出智慧
學習繼續進行,更多驚喜還在挖掘中。我問:“你到我的房子里來做客,我到你的房子里去玩耍。為什么不是都是做客呢?”這時永澤說:“這樣就重復了呀,沒有新鮮感。”愷若說:“老師,我有疑問。那為什么‘它們從這幢云房子里飛出來,又向那幢云房子飛過去這個量詞就不重復了呀?”言律說:“如果都換成不一樣的詞就會讓課文看起來很亂。”我覺得當個“偷懶”的老師真幸福啊。
這種“懶”的轉變也是一種智慧的體現,在潛移默化中退居后位,讓學生上前,站到舞臺的中央。學習第五自然段時,永澤主動站起來說:“老師我可以給‘忽然換個詞……”這個孩子在換詞時不準確,于是同桌言嘉主動舉手幫助其糾正:“應該是‘突然。”隨機表揚:“真棒,你們可謂最佳同桌啊,就應該這樣在學習上互幫互助,你們是小朋友們的榜樣。”孟林提問:“老師,我不明白‘云房子變小了,云房子不見了。云房子哪兒去了?為什么要這么寫?”我隨機表揚孩子:“你真是個有智慧的孩子,這么會提問題。”展成說:“風吹來,云不是一下子就不見了。”孟林補充:“哦,我明白了,這是云消失變化的過程。”讓我驚喜的是展成這個孩子在我的課上從來不敢說話,就更不要說主動正確地回答問題了。我在想放手讓孩子自己思考真的會帶給孩子很大的變化,這是質的飛躍。睿說:“我還讀出來風特別大。”“你從哪里讀出來的?”“呼啦啦……這風吹得很大。”睿這個孩子在課上是經常不聽課的,喜歡做小動作,找同學說小話,可是今天卻如此認真地思考了起來,孩子們現在課堂上都會認真思考了。就連平時很膽小的心怡都開始主動舉手了:“老師,我在‘咦?這個字里讀出了驚奇。”我隨機評價:“好棒啊,寶貝,你今天好勇敢,敢主動提出你的想法,真是讓我好驚喜啊。”
世界在變,課改在變,教學也要隨之而變,不僅是思維的轉變,更是角色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將學習的主導權交還給學生,做到真正相信他們的能力,他們就會給你展示超乎想象的一面。
參考文獻:
[1]姜柳華.小學語文教學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探討[J].時代文學,2008(4).
[2]趙靜.開放的語文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與學生主體發展初探[J].學科教育,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