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袁帥(1989—),男,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工程造價。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建筑行業規模不斷擴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行業亟需新的技術手段支撐其發展壯大。BIM技術的引入迎來了建筑行業發展的春天,BIM技術對于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有積極的影響和作用。基于此,本文對BIM技術進行了簡單介紹,就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標準化管理中的意義進行研究,總結了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標準化管理中各個階段的應用,旨在為相關造價工作提供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BIM技術? 建筑工程? 造價? 標準化管理
中圖分類號:TU72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923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economy, the scale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continues to expand, and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fierce. The industry urgently needs new technical means to support its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introduction of BIM technology has ushered in the spr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IM technology has a positive impact and effect on the cost management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project.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BIM technology, studies the significance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various stag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standardization management, aiming to provide relevant cost work. Provide some reference.
Key words: BIM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st;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建筑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加快,對建設項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從根本上實現建筑工程項目的有序開展,保證施工質量得到管理和控制,同時實現建筑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穩定增長,造價全過程管理要直接覆蓋施工項目的各環節,以相對全面、主動的方式實現管理和控制,保證建筑工程的動態化監督和管理能夠真正有效地落到實處。BIM技術是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有效手段,其不僅可以作為共享工程項目在數據信息使用方面的重要平臺,而且可以被看成是目前管理模式和技術方法在推進中的綜合體。BIM技術不僅有利于保證各項目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可以節約投資資金。
1? ?BIM技術概述
BIM技術即是通過計算機軟件構建工程建筑信息模型,其獨特之處在于利用數學、物理建模思維與計算機軟件進行有效整合,在融合過程中,能將工程建筑與房地產信息有效銜接,通過數字信息、參數調整等措施模擬出具體的形態模型。在此基礎上,高效構建出建筑物的規劃布局信息、工程造價參數等內容。其主要原理是通過計算機軟件搭建一個數字化的信息共享平臺,運用各種參數標準,不斷將工程建造階段各個信息要素有效連接,從而全面整合工程建筑項目的數據參數,實現信息共享[1]。
工程造價行業融入BIM技術能很好地促進成本預算風險控制,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過程中出現信息不連續、信息收集能力差、信息溝通不暢、頻繁出現預算錯誤等諸多問題,提升工程造價風險管理的整體效率,提前發現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風險,并有效控制。同時,BIM技術有助于建筑工程項目不同階段的成本預算工作有效銜接,保證可行性報告、設計、施工等階段造價信息的充分共享和有效銜接。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效實現了項目不同參與主體的經濟效益最大化,有效防范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風險因子的出現。因此,本文在BIM技術視角下,將其不斷融入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風險管理全過程,探析BIM技術在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風險管理中的實際價值,堅持以實際現狀為導向,研究建筑工程造價成本預算風險防御體系[2]。
2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標準化管理中的意義
2.1計算準確
BIM技術的特點就在于能夠保存和處理數據,通過建立模型的方法來針對具體情況具體呈現,進而對現有的數據有效保存,包括市場價格變動、施工方案優化等,并且還能夠對最終的結果進行準確計算。此外,這些數據還能夠不斷更新,進而有效減輕技術人員的壓力。BIM技術的應用,能夠提前對數據進行處理,這樣就能夠保證數據的準確,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幫助。
2.2共享信息數據
在建筑工程造價管理中,管理人員要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妥善處理。運用傳統方法,無法為工程造價管理效率、質量提升提供保證,傳統的造價管理方法也很難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在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推進中,管理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處理方法進行合理利用,例如可將數據信息直接儲存在對應的計算機或云端。而傳統方法則直接在現有的紙質文件中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加以保存處理。結合目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現狀,無論哪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但綜合來看,第一種方法可以實現數據信息的共享,結合造價管理需求,對其中涉及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篩選、處理;在二次調取或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引進和利用時,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造價效率和精準度。合理運用BIM技術,能夠有效提升施工造價管理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基本要求,對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信息進行全方位地掌握和了解。結合目前BIM數據庫的構建及具體的應用現狀,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數據進行準確、有效地查詢和利用,并以此為基礎,對項目工程造價指標進行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有效提升建筑工程造價的精準度。合理運用BIM技術,能夠對自動計算目標進行有效推進,避免由于人為因素的影響,對數據計算帶來一系列不良影響,避免在經濟方面造成嚴重的損失[3]。
2.3多專業協同作業,保證設計質量,有效控制施工成本
BIM技術擁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即“三維可視化”。在設計階段,不同專業的設計人員在BIM軟件中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工程項目的設計工作,加強了不同設計專業之間的交流和溝通。通過三維可視化的功能,能夠較好實現相關專業之間的銜接,同時軟件也可以進行不同專業之間的模型整合與碰撞檢測,在設計階段就可以發現施工圖紙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更正,對設計方案不斷優化。這樣一來,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風險在設計階段較早被發現并予以解決,施工中就不會出現因為方案設計錯誤等原因導致的施工問題,極大提高了施工質量,降低了施工成本。
3 BIM技術在建筑工程造價標準化管理中的應用
3.1投資決策中運用
管理與控制項目投資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應該密切聯系項目分析調查結果,按照具體情況將合理、科學的投資方案制訂出來,基于此,各方參與者按照投資項目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問題展開分析研究,對最合理的項目方案進行運用。與以往的經驗結合,該階段的造價管理效果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后期管理效果。甚至能否成功地開展整個項目建設,多與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為了能夠按照預期的目標完成此階段的造價管理工作,需要借助BIM技術構建信息采集模型,達到科學存儲及整合分析項目各類信息的目的[4]。
如果項目方案較多,通過BIM技術的動態分析功進行展示與模擬,讓每個項目參與者都能夠按照方案內容展開經濟論證,選取最合適的方案。在選擇方案時,管理者通過BIM的數據功能優越性統計與計算項目數據,重點按照投資預算內容,測算分析投資金額。
3.2項目設計階段的應用
建筑工程在正式施工前期,必須完成設計工作,此時設計人員需要利用二維模式設計施工技術,但是工程的設計準則在不同專業之間存在差別,并且不同專業之間的設計準則并沒有過多的聯系,因此,一旦在設計過程中,某個環節發生問題,其他環節的設計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察覺,就會導致問題被忽視或者擱置,這將對工期產生巨大影響。問題不解決,正式的施工工作就無法正常進行,企業會因此蒙受經濟損失,但在使用BIM技術之后,就可以使用三維模型將建筑過程中的各個環節清晰展示出來,如建筑工程項目的主體結構與機電結構等;同時,可以將建筑工程項目結構中不合理的地方一一查出,在第一時間處理。此外,BIM技術可以幫助各個專業之間互相協作,使造價預算的準確性大大提升。
3.3招投標階段的造價控制
在工程招投標階段,項目造價將受到合同價的影響,需要利用招投標文件有效控制項目造價。在常規工作中,工程造價人員將根據CAD圖紙進行工程量計算,完成清單編制和實施計價管理。但在圖紙變更滯后、工程量大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錯漏項,給造價管理帶來困難。采用BIM軟件將二維圖紙轉換為立體模型,能夠按照工程量計價規則進行分析,加強工程各部分定額編碼和清單編碼聯系,由計算機進行整合分析,精確計算工程報價。由系統對各單體構件和整體工程量進行計算,可以避免因人工計算出現的差錯,保證數據準確性,以免后續出現工程量不清的問題,引發變更索賠和爭議。對于投標方來講,也可以通過模型精準核算清單內容,將結果與招標工程量對比,通過內部成本測算科學制定投標策略。在合同定制過程中,通過BIM加強工程量清單分析,確認是否存在計算偏差,能夠做到嚴謹、清晰地確立合同條款,降低合同缺陷產生幾率,避免后期出現施工超預算問題[5-6]。
3.4施工階段的應用研究
工程施工階段受工程項目規模影響,規模越大,工程內容越復雜,周期越長,不確定因素越多。在施工中影響成本控制的因素有很多,如建筑材料價格波動、設計變更、工程量變化、人工費調整、不可抗力、政策變化等。各種變化的因素都會增加造價管理的難度。在此階段引入BIM技術可以有效降低各種不確定因素給工程施工和造價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實際項目中可以將建好的BIM模型導入施工模擬軟件中進行施工組織優化,可以在三維模型中實現施工管理中人、材、機的協調,三維模型可以進行道路的規劃、場地的布置、土石方工程施工的安排、各類機械設備的調度配合,通過事前控制,找到最合理的組織方案。本工程采用廣聯達BIM5D軟件進行施工階段項目管理。該軟件可以模擬施工過程,可以地準確反映施工過程中的進度、成本、資源等各項信息,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管理,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和準確度。在施工階段,要想實現標準化的造價管理,需要借助BIM技術,做到以下兩點:一是把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和機械設備做好記錄與整理,并且要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建立一個動態管理方案,確保建筑當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設施得到充分利用;二是企業自身要有一個良好的信息控制系統和反饋系統,實時對造價進行管控,并定期對預算成本進行比較,分析變動的原因,制定出整改措施,對潛在的問題也要制定相應的舉措進行預防。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介入是通過BIM軟件模擬施工過程,準確地反映項目進程中的各項問題,有利于工作人員及時采取措施解決問題,主動把握項目實施節奏,規避可能發生的風險,提高項目的施工水平和施工速度,降低施工成本,有利于相關人員對工程造價的管控。
3.5工程結算階段的造價控制
進入到竣工驗收環節,由于工程建設涉及的內容范圍較大,以往核算資料掌握在不同部門人員手中,給資料匯總和造價計算帶來了較大困難。部分工程建設周期過長,可能出現資料丟失問題,造成結算效率較低。而引進BIM模型,能夠實時采集和整理工程信息。在施工結算階段,經過前期不斷更新和改進,已經形成完善的BIM模型,能夠提供全面、準確的工程信息,并反映工程量和相關造價信息,輔助人員進行工程實際造價的統計、分析和計算,提高工程結算效率。在造價審核過程中,也可以隨時通過BIM數據庫調取相關數據,做到精準、客觀評價。此外,通過將核算結果與額定數據比較,可以發現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問題,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通過索賠減少經濟損失,同時改進工程管理措施,確保后續工程建設能夠取得較好造價管理效率。
4? 應用中的注意內容分析
為了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切實發揮BIM技術的優勢和價值,需要造價管理者深刻地研究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意義與價值,最好能夠通過該技術的應用原理與優勢充分結合,在工程的決策、設計、招投標、竣工結算階段中都融入和應用BIM技術展開,確保按照預期規定控制項目投資效益。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本身的操作行為要嚴格規范,及時改正BIM技術操作水平弱項及個人資質不過關的情況,以避免影響全過程造價管理的效果。應該注意的是,就全過程造價管理中遇到的重點問題,工作人員一定要根據科學部署與統籌規劃的原則,積極運用BIM技術對工程造價管理進行決策管理與可視化分析,以保證將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從根本上予以提升。
5? 結語
將建筑技術和計算機結合在一起,建立BIM模型對工程造價進行管控,能夠通過匯集各方信息加強工程投資決策、設計、施工等各階段關聯,從整體上確立成本管控目標。在BIM模型支撐下,合理進行各階段成本分析,能夠采取有效的造價管控措施,通過造價的全過程控制節約大量工程建設資金,為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凱.建筑工程施工進度預測與管理中BIM技術的應用分析[J].汽車博覽,2020(36):282.
[2]賀張毅.基于BIM下的全過程造價管理實踐探討[J].中國房地產業,2020(2):204.
[3]周瑛.芻議工程造價管理中BIM技術在智慧建筑中的應用[J].中國房地產業,2020(9):270.
[4]謝鑫寶.基于BIM技術下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21(16):807.
[5]金晶.EPC項目造價控制的績效評價[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20.
[6]陶亮.建筑師視角下的工程設計管理策略研究[D].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