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鄒德萍(1984—),女,碩士,副編審,研究方向為圖書策劃出版。
摘要:信息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出版行業也迎來了發展的春天,從最初的紙質出版物到電子出版物再到多媒體出版物這一重大變革中,不難發現,隨著國民經濟水平不斷的提高,出版業也一直在緊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如今大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也預示著信息社會中出版產業要再一次面臨新的變革。本文就大數據時代下,對出版產業面臨的變革和信息化帶來的便利進行分析。
關鍵詞: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產業變革
中圖分類號:G230.7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8915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has also ushered in the spring of development. In the major change from the initial paper publications to electronic publications and then to multimedia publications, it is not difficult to find tha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ic level,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has been changing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Now, with the advent of the big data information age, It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will undergo new changes agai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es faced by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the convenience brought by informatization in the era of big data.
Key Words: Data age; Publication; Industrial chai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大數據”一詞在2009年成為了流行用語,在隨后的10年行業發展時間里,“大數據”以其優異性能在各行各業之中扎根繁衍,衍生出了形形色色的數據應用,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而如今出版行業在大數據時代該如何發展才能使出版行業發展越來越好,也受到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和話題的討論[1]。
1 信息時代“大數據”概念
1.1 什么是大數據
大數據這一詞目前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關于大數據的定義一般都有著不同的見解和描述。例如,麥肯錫公司給出的定義是利用常規的數據庫對信息進行獲取、管理、儲存,實現數據的收集工作。
1.2 大數據的特點和作用
大數據有4個特點,分別為Volume(大量)、Variety(多樣)、Velocity(高速)、Value(價值),一般稱之為“4V”。大數據的特征首先體現在龐大二字,實際上大數據可以滿足基本人的需求。再到存儲單位GB到TB甚至現在的PB、EB級別[2]。其次,就是靈活多樣、廣泛的數據來源決定了大數據形式的多樣性,任何形式的數據都可以產生作用,這是靈活性。再次是高速,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大數據通過互聯網迅速傳輸而產生大量數據資源。最后的特征也是核心特征,就是價值,其最大的價值是運用大量的數據,實現對未來形勢的預測,每一項數據都是值得研究和保留,以供人類運用到各行業領域現實生產中,從而最終達到改善社會、提高生產效率、推進科學研究等作用。
2 大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的變革
2.1 出版產業鏈概述
產業鏈是經濟學的一個概念,與各產業部門間的經濟、技術是有關的,同時根據特定的邏輯關系和時空布局,形成鏈條式的關系狀態。產業鏈的基礎在于可以對某種內在聯系的企業結構進行詳細描述,它是一個相對宏觀的概念存在兩維屬性,即結構屬性和價值屬性。產業鏈大量存在上游和下游的關系及相互價值的交換作用,上游環節向下游環節輸送產品與有關的服務,下游環節則向上游反饋一系列的信息。
同時,在大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也出現了變革的情況。
前些年電子出版發展尤為迅速,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電子出版產業鏈處在初具規模的階段,主體較為單一。模式比較成就出現空間重疊及供需失衡的情況。大數據信息時代的到來,給出版行業帶來了春天,加大變革出版產業發展方式與產業鏈的力度,有效促進出版價值的增值,構建新戰略聯盟,最終推動出版產業的有效發展[3]。
3 大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重構具體內容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出版行業也在不斷地進行轉型和升級,出版企業在管理模式、生產模式及運營模式等方面都做出了相應改變,出版產業鏈重構勢在必行。大數據時代下,出版產業鏈的任務巨大,對其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即出版價值鏈重構、出版供需鏈重構及出版空間鏈重構,這幾大方面充分說明了出版產業的價值、供需和出版空間關系。
3.1 出版產業價值鏈重構
對出版價值鏈重構主要是對我國的出版產業價值鏈自身做好再造工作,可以從兩方面入手,即出版企業內部價值鏈、外部價值鏈。內部價值鏈看成出版機構的組成,在出版企業下設的編輯部門、出版部門、發行部門及市場部門等形成內部價值鏈,在對出版企業的資源進行消耗的同時,又可以為出版企業創造巨大價值。出版企業外部價值鏈可以將其理解成所有參與者的價值鏈,參加人員包括了讀者、經銷商、供應商跟合作商。供應商指的是作者,合作商指的是印刷廠或是造紙廠。傳統出版企業內的價值鏈投入轉成大量產品后,這些產品又轉變成了價值思維的一種體現。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我國的出版產業價值鏈必須突破單向、單一的線性思維,建立多元思維,降低對出版企業自身怎樣實現盈利的關注,而是高度重視出版業整體將怎樣實現協同獲利。站在多遠角度分析,出版價值鏈是一種開放性的思維過程,圍繞一個中心將思維無限蔓延,參與者除了有作者、供應各種所需資源的企業,還有廠商和廣告商、經銷商、直接用戶和潛在用戶[4]。
3.2 出版產業供需鏈重構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革命的時代。數據資源讓每一個領域開始了變革,出版產業供需鏈也需要進行重構,怎樣在出版行業的供求關系鏈中應用大數據成為了當前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第一,在出版供需鏈中適當應用資源信息流,掌握并充分利用數據資源,實現資源再利用,讓數據資源流動起來。在大數據中,一些大量的數據都處于非活動狀態,在實際中沒有被充分利用,不少數據資源都處于沉睡閑置狀態,亟待喚醒,不能真正發揮其自身的巨大價值。因此,要全面從多平臺、不同的角度分析這些數據,應用大數據時代下數據挖掘技術,增強數據之間的聯系,通過這種聯系,可以從交易數據準確分析可能存在的行為。第二,從龐大的數據體量逐漸轉為數據質量。大數據背景下,數據量出現了成倍的增加,數據量也在日益龐大,同時也具有隨機性,如果不能發揮數據的可用價值,真正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讓數據流通起來,那么再多的數據也會成為“累贅”。所以,應不斷提升數據質量,使數據更具有可用性[5]。
大數據時代下有效提升了數據質量,能夠加快實現對出版供需鏈的再造,在不同平臺的支持下進行流程再造。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出版行業應集綜合性、創新性、多功能性于一體,如在智能手機、iPad、電腦等各種智能設備上進行閱讀。出版平臺的數量和形式多了,就能夠進行傳統出版的供需鏈、網絡出版的供需鏈及平板出版供需鏈,同時還可以在用戶個性化的基礎上制定相應流程,進而實現出版供需鏈的再造。一些傳統出版行業在出版供需鏈方面呈現出了一定的專業化、規模化,但隨著讀者的閱讀需求呈現個性化、多元化的趨勢,出版物無法滿足滿足讀者的需求。而大數據時代,就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廣大讀者的大數據分析,可以實現個人定制服務,例如,根據讀者群體實際數量,進而確定出版物的數量;可以準確預測供求關系,對于缺貨出版物做好補貨處理。
3.3 出版產業空間鏈重構
以傳統出版業角度來看,出版空間鏈是一種地域空間結構。在數字化多媒體時代,出版空間在不斷擴大范圍,并延伸到了網絡虛擬空間。在大數據時代,出版空間已經從以內容為主的時代逐漸轉變為以給廣大讀者提供所需為主的時代。因此,出版行業的空間列做好改變,從一線關系變成三維關系。三維空間產生的友好關系鏈和超大流量,成為了有待挖掘的巨大寶藏,優化出版企業和廣大讀者用戶間的關系,提高出版企業及讀者用戶的互動性,實現了各媒體空間的信息交流和互動。
4 大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重構舉措
4.1 延伸產業鏈
拓展產業鏈是把傳統出版產業鏈的上游企業出版的策劃及創業部分職能分離,使其成為獨立的創業策劃企業。此類企業向出版成立獨立的出版創意和策劃企業工作,由他們向出版社提供策劃及創意服務。這樣操作可以向上拉動出版產業鏈,放大產業鏈創造的價值。例如,長江文藝出版社北京圖書中心,他們就將創意跟策劃服務分離出去,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了出版產業鏈的價值。
4.2 拓寬產業鏈
通過將出版物的版權出售或租賃出去,包括圖書出版物、影音出版物,給其他經營企業加以利用,深度挖掘資源實現更大的價值、衍生價值。這樣不僅提高了出版產業的增值,也給合作的企業產業增值有益。例如,我國出版業通過對國外出版權、影視權、音像權租賃后再經營的方式來實現產業增值,通過一層一層的產業聯系,最終形成龐大的產業鏈。
4.3 發展多元企業鏈
大數據時代下,要改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拓寬企業經營范圍,發展多元化經營服務,壯大出版產業市場,實行企業跨界融合發展,打破行業壁壘,讓更多的市場參與進來促進產業融合。積極配合其他領域進軍出版行業,依托自身資源向包括社交平臺,社交媒體等行業展開聯合,形成新的產業鏈。
4.4 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
隨著21世界的到來,網絡技術、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給各行業帶來了時代的變革,抓住時代賦予的機遇,利用好網絡就能快速的發展。建立大數據人工智能平臺為企業產業的發展將是突破性的。通過微博、朋友圈、視頻等平臺的合作產業日益增多,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更加快了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出版企業通過用戶搜索習慣、觀看內容、關注內容等方面進行收集、分析、整理,再利用智能平臺反饋給用戶,其中涉及了眾多的產能信息,出版企業能獲得巨大的增值,只有充分了解用戶需求,才能更好地服務用戶[6]。
4.5 提升大數據產業鏈價值
隨著大數據不斷的數據積累和通過大數據不斷挖掘,分析技術和應用能力的不斷提升,大數據平臺發展壯大,有效地積累了大量的客戶數據,建立了海量的數據庫信息。從讀者的購買方式、閱讀方式、搜索內容等為依據,進行出版策劃、定位營銷、單獨定制的策略,形成市場受歡迎產品。
5 改善市場環境加強監督管理
加強對出版市場的管理和監管力度,制定完善的制度,并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執行,該罰的絕不手軟,該獎勵的絕不吝嗇。對于生產“低質量”出版物的企業一定要嚴查,不能放任不管,對性質惡劣的企業將其列入失信名單中。行業協會也要自建監督機構,一些出版企業和作者為了經濟利益而對出版物進行宣傳時夸大其詞,甚至利用虛假標題來吸引消費者從中獲利;一些企業還有花錢請人刷好評來誘導消費者選擇等惡劣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通過行業自律規則,制止不正當競爭和不道德的經營行為保護正當經營不受影響,這樣才能維護行業內各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受影響的共同利益。
6 結語
大數據時代出版產業鏈重構,拓寬了出版產業的發展道路,為出版產業的良好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增加了產業鏈的利用價值提升,也給社會其他行業帶來了一定商機。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結構參與,出版產業將會有更廣泛的產業鏈,更好為社會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晶.構建新時代我國編輯出版學研究體系的幾點思考[J].中國出版,2021(22):16-21.
[2]吳江文,姚惠.國家出版產業基地(園區)發展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中國出版,2021(22):42-47.
[3]李涵斌.大數據時代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J].中國新通信,2021,23(13):60-61.
[4]楊曦.大數據時代的出版文化與編輯角色轉型[J].中國傳媒科技,2021(1):71-73.
[5]梁媛.大數據時代數字出版產業的發展趨勢[J].傳播與版權,2020(6):132-134.
[6]劉雅軒.大數據背景下的出版產業信息化發展探究[J].科技傳播,2020,12(11):159-16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