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張亞影(1982—),女,碩士,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學。
摘要: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高校的圖書館學科館員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數據獲取能力,深入研究數據、整理數據,不斷地進行實踐與創新,提升自身的信息利用素養,更好地進行學科服務。本文分析了當前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實際狀況與高校圖書館在學科服務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而探究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里學科服務提升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 高校圖書館? 學科館員? 綜合素養
中圖分類號:G251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201-5640-6034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big data environment, subject librarian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ne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ir data acquisition capabilities,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 on data, organize data, and constantly practice and innovate to improve their information utilization literacy, and better Perform subject services locall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academic library subject services, as well as the shortcomings of academic libraries in subject services, and then explores th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ubject services in academic libraries under the big data environment.
Key Words: Big data era; University library; Subject librarian; Comprehensive literacy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云計算服務等技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并影響到各個領域。這也使得現階段的高校學科服務更趨于多元化、專業化、個性化和高效化,也使得閱讀方式、信息的獲取方式變得更加便捷、高效。圖書館管理機制的不斷更新,對于學科館員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官員需要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圖書管理員不僅需要擁有基礎的探究能力,還需要深入研究數據、整理數據,不斷地進行實踐與創新,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不斷地適應大數據時代下,學校圖書館服務需求,為讀者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提升圖書館的服務職能[1]。
1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現狀分析
1.1 圖書館學科服務缺乏系統性協調性
作為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在日常的圖書館里工作過程中,不僅要面臨比較復雜的工作任務,還需要主動地與各個學院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這也導致管理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疏漏,無法更加全面地協調各方面的工作,使整體學科服務質量有待提高。由于高校圖書館每年投入的經費相對有限,因此館員的數量和專業背景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無法較為全面地為不同學院和學科進行服務,達到各學科的服務要求[2]。學科服務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協調性和系統性。雖然高校圖書館在管理過程中,擁有學科服務職能,但很多時候由于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導致許多學科管理員仍然僅承擔聯絡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地深入探討學科教學的過程,這也導致許多高校圖書管理學科服務進入瓶頸階段,難以突破。許多學校的圖書館學科管理員成為信息中介,在科研教學過程中難以發揮重要的作用,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服務有待加強。并且高校圖書館服務,還需要構建較為完善的考核評價和獎懲機制,對學科管理員進行適當的考核評定,以此激勵所有學科管理員不斷做出突破[3]。
1.2 圖書管學科服務有所失衡
從現階段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不難發現,都是建立在咨詢服務基礎之上,進行學科服務。通常高校圖書館參與的咨詢服務內容大致包含這樣幾個層面:首先,解決讀者存在的各種疑惑,其中涵蓋了學生所存在的普遍性問題及科研教學人員的疑問;其次,整理書籍的所有數據,讓閱讀者能夠更迅速地尋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目標書籍,從而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再次,進行各種信息服務,給科研人員提供所需的數據信息;最后,專題文獻研究。[2]當前,高校也逐漸組織了各種文獻索引課程、信息素養培養和讀者培訓等。
學科服務和咨詢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也存在著許多不同。學科服務需要有效銜接給學員提供所需的學科信息,并構建各學科平臺資源和導航,從而協助教師進行文獻索引和文獻學科的評價與分析,為科研提供參考,這也使得服務體系的構建不僅是對咨詢工作的延伸。在此過程中,不只是以圖書館為中心,若未從用戶的信息需求出發,就很難提供更好的學科服務[4]。這就需要從本質上分析學科服務的特點。在信息化環境下,在圖書館內部設立館員服務新制度,培養各學科背景的館員不斷地完善圖書館學科服務體系,構建綜合性服務平臺。
2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面臨的挑戰
2.1 豐富多樣的信息源和信息獲取渠道
隨著現階段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信息量不斷增加。當前圖書館的信息儲存能力和運算能力有所欠缺,這也使得圖書館的硬件設施優化和管理系統更新顯得尤為重要。與此同時,圖書館的數據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態勢,以往的分析方式無法滿足現階段的圖書管學科服務需求。在管理和服務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更新思路并且在數據分析整理方面做出新的突破。當前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所要實現的共同目標是通過不斷地努力讓用戶的設備操作更為便捷,用戶只需要簡單地使用設備與便捷的操作方式,就可以更為迅速地獲取想要的信息。如此讀者在信息搜尋的過程中,不再是將網絡作為信息獲取的唯一途徑[5]。有效地轉變現有的信息獲取方式,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學科官員不斷地參與自主學習,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并深入了解信息產生傳播的相關傳播媒介,熟練地利用信息化工具,始終秉承積極學習的態度,合理利用現階段的各種社交和學習平臺積極地與讀者進行交流與溝通。
2.2 多元化的服務需求
隨著新時期的來臨數據的更新速度更加迅速,作為高校各類獲取前沿信息的方式層出不窮。雖然知識的呈現方式更為精準,也更具有時效性,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混亂碎片化的信息,使得知識呈現復雜化狀況。高校圖書館館員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緊,隨時代發展需求尤其是要具備更強的數字化適應能力,更為迅速地進行信息處理,并具備信息技術和鑒別能力。高校圖書館需要結合當前的時代背景,優化圖書館管理機制,協調考核和評價體系。不斷地提升學科管人的分析辨別能力,提升其服務水平和知識儲備量,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滿足現階段信息發展的多元化需求[6]。
2.3 更為專業的圖書館服務方式
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工作如火如荼,院校的硬件更新速度更加快捷,軟件設施也不斷地更新和優化。這也使得高校的圖書館學科服務呈現多元化態勢。學科管理員可以與讀者聯系。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圖書館館員不再是被動的滿足不同用戶的淺層信息需求,而是可以有效地運用先進的程序對信息進行深入分析與適當處理,從而進行更高層次的服務,以滿足不同讀者的多元化需求。圖書館為了能提供更好的用戶閱讀體驗,管理員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主動服務意識,積極地分析用戶信息和信息獲取途徑,并定期總結和歸納讀者的行為特點,在此基礎之上為讀者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為讀者提供更為專業的信息化服務。
3 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能力提升的有效對策
3.1 積極提升自身的數據獲取和分析運用能力
作為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獲取篩選和整合能力。這也是基礎能力之一,也是進行更好知識服務的前提。對于信息的捕獲、篩選過程主要體現在信息檢索、信息識別及信息推送等環節。信息的獲取和篩選能力的提高其關鍵點在于,學科管理員結合所服務學科對象的實際發展需求,有效地運用各種有效途徑獲取各類知識信息,并進行有效的分類整理以及信息評估,從而篩選更有價值的知識信息。有效地把握信息的來源和獲取途徑。尤其是在當前的大數據環境下,各類數據信息數量龐大,不斷地提高學科管理員的信息獲取和篩選能力顯得至關重要。
除此之外,高校圖書館館員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知識整合素養,也就是在綜合性信息搜尋和篩選的過程中,對于各學科的知識進行適當的整合,不斷地分析并理解圖書館內各類學科知識特點,優化和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并且不斷地整合和分析圖書館相關的知識內容,不斷地獲取新的知識豐富自我,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知識獲取和利用效率,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在服務學科建設的環境下,圖書館學科管理員,需要將所獲取到的信息和知識進行分析和理解,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并結合學科服務的相關任務,理清不同知識模塊與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將具有較強關聯性的知識點有效銜接,構建相應的知識單元體系。
3.2 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運用能力和知識分享素養
對于當前高校圖書管學科館員來說,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完備的知識結構體系是進行知識運用的基礎。知識的運用過程也就是自己積累的知識顯現出來和隱性知識相互結合,從而進行新的構建的過程。通過這一歷程構建新的知識結構體系,這也是圖書館管理和服務的最終需求。從新的發展方向來分析,要有效地提高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人的知識運用能力。首先,需要引導其不斷地擴展自身的知識結構體系,并完善知識結構體系下的單個知識單元;其次,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新知識結構構建能力。
對于學科管理員來說,知識的共享能力是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在學科管理員的知識儲備量、日常管理和服務過程中,對于知識的分享方式、服務過程、協調組織方案都可以體現學科管理員知識信息共享能力和素養。知識信息共享的過程中,不僅要完成對顯性知識的共享。同時,也要加強對隱性知識的共享和運用,要確保這一過程的有效進行,需要學科館員與團體之間擁有更好的信息共享意識和一定的默契度,結合管理員對于知識信息的共享狀況,也可以直接體現出學科管理員所融入學科建設程度,也可以將其作為評價的重要參考依據。
3.3 不斷提高跨學科和綜合學術水平
對于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來說,擁有跨學科和綜合性學術能力,是提升圖書館服務質量的前提。圖書館學科管理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學術研究能力。在此過程中,需要參與信息的獲取信息的篩選、運用、理解、實驗操、調查分析、寫作綜合分析及計算機應用等。大數據環境下作為高校圖書管學科管理員需要擁有更敏銳的信息洞察能力,也要具備自身的判斷力和信息鑒別能力[7]。圖書管理員不僅擁有信息搜尋、檢索、分析和運用的能力,同時也要擁有一定的定位、組織、評估、信息創建等能力。作為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需要擁有更高的科學數據素養,并有效地運用所獲取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通過對于數據的分析,進行學科研究。在當前的大數據和云儲存環境下,圖書館學科官員需要在日常的管理和服務過程中,不斷地開展學習和科研活動,不斷地閱讀和了解更為專業的文獻專業的書籍并及時地獲取各類信息,不斷地完善圖書基礎信息專業知識。另外,還要進行學術性的研究,不斷地分析自我,了解自己在服務和管理過程中所潛在的短板,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職業定位,不斷地尋求自身專業知識的成長點和職業發展的新動向,并與時俱進地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術和服務能力,努力發展成為具有學科專業知識和信息應用能力的新時期圖書館學科管員。
3.4 掌握并有效運用各類僅僅工具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圖書館學科管理員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需要更為熟練地掌握各類軟件工具,對信息進行檢索,發現新的知識進行更為專業性的分析。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云計算逐漸改變了數據儲存方式,海量的數據存儲成為一種基礎性的工作行為,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面對當前的數字化環境,學科管理員需要對數據儲存、分析和運用基礎工具有更多的了解和認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信息化工具使用技術,從而有效地利用信息化的工具,更好地為讀者提供服務。
4 結語
總而言之,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圖書館的服務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作為高校圖書館學科管理員,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應對大數據時代來臨的圖書館管理需求。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要清晰地認識到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重要性,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不斷打造更為優質的服務團隊,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優化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機制。
參考文獻
[1]陳芳璇.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復合型館員的素質定位與培養研究[J].情報探索,2017(12):62-65.
[2]高琳.基于大數據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建設研究[J].南北橋,2020(13):93,95.
[3]吳嵐.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素養提升途徑[J].新智慧,2018(5):65-66.
[4]林靜,陳和,陳娟,等.基于關聯數據消費的高校圖書館延伸服務探索——以廈門大學圖書館為例[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0,38(3):71-79.
[5]張鳳斌.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小數據系統的構建與優化[J].圖書館,2021(11):64-68.
[6]李潔.數據驅動下數字圖書館知識發現服務創新模式與策略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9.
[7]雷桂元.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隊伍建設探討[A].廣西圖書館學會.廣西圖書館學會2014年年會暨第32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廣西圖書館學會:廣西圖書館學會,2014:341-344.